生命教育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初探

時間:2022-06-09 03:09:11

導語:生命教育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命教育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初探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及其實施途徑

生命教育作為一種價值追求,一種精神理念,其內容影響到物理教學過程的開展。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只停留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方式的選擇應尊重學生的生命特性。教學環境的建構要秉持平等互助的準則。教學評價的設計要考慮科學性和差異性,避免不合理的教學評價成為學生發展的障礙。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反映生命價值和生命理念,力避不健康的、消極的、殘忍的內容。生命教育的實施,可以通過如下途徑:第一,學科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可以滲透到初中物理學科中,結合物理教學中與生命相關的知識開展生命教育。第二,專題教育。它是將生命教育依據內容分為不同的專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專題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發起對物理學習的濃厚興趣。第三,課外活動。教師要利用課外活動的優勢,將生命教育理念貫穿于其中,物理實驗中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鍛煉學生在實驗中思考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與生命教育關系闡釋

首先,初中物理教學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物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比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關系,而生命教育揭示是人與自己、他人、自然、社會和宇宙的關系。初中物理學習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世界,懂得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系,讓他們明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可見,物理教學有利于滿足生命教育的需求,是生命教育不可獲取的部分之一。其次,初中物理教學也更需要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導。物理教學的對象是不同個性的學生,物理教師教學的出發點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物理教學整個過程要遵循學生的生命特性,實現學生在認知、情感及人生意義上的滿足。然而,在初中物理現實教學過程中,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性使得教師很易忽視這些。因此,物理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需要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也更需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導。

三、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首先,加強物理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提高物理教師對生命教育的認知。物理教師作為生命教育的第一對象,有關部門要加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使教師認識到生命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將生命教育理念內化為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另外,物理教師要具有親和力,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使物理教學處于輕松的氛圍中,并嘗試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將學生自身發展的主動權歸還于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生命規律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建構溫暖的、開放的和分享的物理教學環境。良好的師生關系、溫暖的教學環境,并且學生能感受到人性的溫暖,這樣學生才有成長和成才的可能。物理教師不應將視角囿于有限的書本知識中,而應更廣泛的關注科學的前沿動態,讓學生知曉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明確學習物理知識的價值所在,調動他們自覺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用生命去感受物理、理解物理和應用物理。再次,挖掘物理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是認知生命、珍惜生命和熱愛生命。物理學科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進行挖掘。如,講到“我們怎樣聽到聲音?”這一問題時,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保護聽力?”,講到“平面鏡成像”時,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講到“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時,引導學生對“惰性”這一人生問題的思考。最后,物理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生命具有主動性、獨特性、差異性和體驗性等特征,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應尊重生命的特性,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一,自主學習。物理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活動。第二,體驗學習。要倡導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的生命體驗。如,講到浮力時讓學生將手伸入盛滿水的水缸中,感覺浮力的大小。第三,探究學習。第四,合作學習。比如,小組合作學習。

作者:喬翠華 單位:烏海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