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方法與實踐
時間:2022-08-27 09:38:00
導語:獨家原創: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方法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師的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在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是與物理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使用有效教學從根本上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探究式學習。本文根據素質教育的教學原則,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提出物理在有效教學中體現教導學生的方式方法,以及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差異化比較。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方式;有效教學
由于學生對物理大多存在為難情緒,所以我認為學生要學好物理,必須了解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然后才能確定物理學習的原則。翻開高中物理課本,所學的內容并不是太多。學習物理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產生的條件和原因、理解物理規律,而對物理教師來講,一方面是要傳授一定的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開創一個良好的開端。因而在教學中要注意用有效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看實質,從物理意義上認識物理現象,逐步學會提出問題,逐步學會深入地思考物理現象的內在規律。
一、有效教學的定義
“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目前,國內典型的研究是把課堂的有效教學分為基礎性與發展性兩個方面。
(一)基礎性
1、是否能把握教學內容的定位;
2、是否注重個別差異
3、教師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語概念式表述、案例領悟式表述和圖式結構式表述
4、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資源。
(二)發展性
1、是否能靈活運用、選擇和編制教學計劃
2、是否運用啟發式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如開放性提問,適當的幽默,鼓勵冒險精神等)
3、課堂教學能否體現互動和開發的要求,老師能否尊重學生,喚起學生的自律意識,能否容許學生個體專長的課外開放
4、是否具有科學思維和創造性。
二、物理有效教學的實踐方法
巴甫洛夫認為:“重要的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的總結,認識一個科學家的方法遠比認識他的成果價值更大。”
1、以信息技術帶動實驗教學
如:在“機械波的干涉衍射”、“光波的干涉衍射”、“原子的結構”等不易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物理教師應采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演示,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轉化為有形、易懂、生動逼真的物理情景,讓學生去探索、分析、歸納、總結。這樣,既讓學生理解、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規律,也間接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以情境引入物理教學
如《平面鏡成像》教學時,使每兩個同學一組,假設他們中間又一面鏡子(為了便于表演,在他們中間豎一個空地木框架),一個學生站在鏡子面前,另一個學生扮演他在鏡子中的像。同學們自己設計動作,體驗像與物在不同在方位上有什么不同。同學們很積極地進行游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然后請兩組同學分別上臺表演,教師舉一個空的鏡框,一個學生在鏡框前表演向左轉、擦玻璃、行隊禮等一些動作,另一個學生扮演他的像,課堂氣氛逐漸達到高潮。這樣能很好地將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融入到游戲中。通過游戲,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人和像左右相互顛倒的關系。
3、發揮思維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師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反復強調學生學習知識的兩重意義:一方面掌握知識本身,這是學習更高深知識的基礎。另一方面是要訓練自己的思考方法,發散自己思維的能力。在許多重要的概念和規律的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沿著科學家已用過的正確思維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規律,以加強科學思想方法的訓練。
如著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發現之前,安培和科拉頓都做了與法拉第相同的實驗。只是科拉頓將電流計放在另一間,結果將磁鐵插入線圈后再去觀察電流計,沒有看到感生電流的產生,錯過了一個重要現象發現的時機。
總之,物理的有效教學方法還有許多。如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法、因材施教針對教學法、多媒體與教學內容整合法等,只要學科教師探索揣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一定會更加完善屋里有效教學方法。
三、有效教學的優缺點
有效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內涵上都主張教學必須促進學生的發展,以滿足社會和個體發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據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都強調教與學的統一,都蘊含著教學要遵循的規律.只不過有效教學更側重從學生的角度看待教學,而傳統教學更側重從教師的角度看待教學.
有效教學的優點:1、以學生角度看待教學,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教材中的知識問題,以問題情境引入發現問題,探討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2、使學習意義明確,容易被學生接受。3、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效教學的缺點:有效教學強化了學習的意義,突出了解決問題的意識、探究能力。但是,也客觀消弱了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扎實度。學生技能掌握鞏固應該引起重視。
對策:安排復習時有針對性對相關知識技能進行鞏固復習。
四、總結與反思
以上,僅是個人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增強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在教學實踐的一些設想和體會。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而學習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投入和主動認知,建構認知結構基礎之上的。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與學習的有效性是統一的,不可以分割的。有效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學習,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更新教育觀念,把提高教學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慎英-《有效教學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2]盧加英-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學[J]-《成才之路》-2009(04)
[3]章仁云-談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理念和策略[J]-《成功•教育》-2009(03)
- 上一篇:我國地下空間法律制度論文
- 下一篇:土地承包經營權性質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