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技巧的研究
時間:2022-09-29 08:40:07
導語: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技巧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通過設疑法和激趣法進行導入
在進行物理新課的導入時,可以通過設疑法和激趣法進行導入。濃厚的興趣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而設疑法和激趣法則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較高的學習熱情進入到課堂學習中。用設疑法進行新課的導入,能夠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維的發散。例如,物理教師在導入“全反射”的定義時,可以在講課前給學生提出疑問:“如果將某一束光線從空氣介質中斜著進入到水中時,通過不斷地增大入射角,會有什么樣的情況發生?”學生一般都不知道將會發生什么現象,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時教師就可以開始“全反射”定義的講述,從而使得教學更加順利地進行。而激趣法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對學生接受物理新概念能夠起到鋪墊作用。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比較依賴物理實驗,針對這一情況,物理教師可以在講課前進行一個相關的小實驗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該節內容的趣味,從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興趣和疑問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條件,只有對物理內容感到好奇,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運用實驗法進行導入
高中物理的課程一般都和實驗有聯系,而實驗也是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進行物理新課的導入,物理教師可以運用實驗法進行導入。實驗法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到物理現象,從而輕松地掌握物理知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根據物理實驗的優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通過物理實驗的現象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例如,在講解“凸透鏡成像”這節物理內容前,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進行一個有關凸透鏡成像的小實驗,通過實驗現象一點點地進行物理內容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容易理解該節教學內容。又如在進行“彈力”概念這節內容的講解時,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進行擠壓,之后松開手發現氣球瞬間彈出去。然后在進行該節內容的講述,從而能夠讓學生對該節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實踐表明:實驗法是導入物理新課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也是效果非常明顯的一個方法。
三、借助類比法和聯結法進行導入
在高中的很多學科中都能夠采用類比法進行教學,在物理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借助類比法進行新課的導入。類比法的運用是讓學生根據已知的知識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思維的過渡,使學生對新知識能夠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例如,物理教師可以通過以前學的電勢能進行類比,來引出重力勢能的概念。類比法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物理教師順利進行新課的導入,還能夠對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借助類比法進行新課的導入,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并且掌握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聯結法也是導入物理新課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在高中物理中,很多內容都是根據已知的概念進行聯結推理出來的。聯結法和類比法差不多,都是利用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新知識的導入的。物理教師借助聯結法能夠使新課導入更容易,通過新課內容和所學過的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經過一定的思考和推理來得出新知識,讓學生對這些內容印象更加深刻。類比法和聯結法的運用,能夠順利導入高中物理新課,有利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提高物理水平。
四、采取實例法和外延法進行導入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應服務于生活。為了更好地導入物理新課,可以采取引用實例法和外延法。實例法的引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的物理概念,通過實例的講解來加強對新課內容的理解。例如,在進行“振動”這一節物理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擺出一些和生活有關的實例,如彈簧振子、不倒翁或者單擺等,讓學生根據這些實物的特點進行思考,分析它們振動的特點,這樣有利于講解新課內容。實例法的引入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新課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而外延法也是進行物理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能夠從外延入手,幫助學生掌握那些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直接講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學生很難理解這部分內容,教學效果不夠明顯,而采用外延法則能夠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使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抽象概念。綜上所述,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高中物理新課內容,就必須加強對新課導入技巧的研究。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技巧而言,教師應該根據物理新課的具體內容,選擇適合的導入方法,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作者:徐春廣 單位:江蘇省鎮江市丹徒高級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 下一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