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學分析

時間:2022-02-03 03:20:07

導語: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學分析

摘要:stem教育理念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綜合教學理念,具有相互補充、互相支持和共同促進的關系,能夠培養學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素養,指導學生更好認知知識和解答問題。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STEM教育理念指導學生在深層理解下學習,深入學習物理知識、掌握各項物理解題和實驗技能、理解技術設計與開發過程、運用數學工具等,從而結合情境提出問題、運用實驗探究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更好開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探討。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高中物理;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科學問題來源于人類生活和生產實踐,在觀察自然現象與其他現象中產生,并通過反復觀察、模擬實驗、推導論證解決這些問題,形成各種科學定理,進而為人類深入了解大自然、生產和生活服務。比如自然界和生產生活中蘊含的科學問題有“雷雨天為什么會有閃電?”,比如“怎樣控制電服務于人類?”等,這些問題涉及到電能的控制和利用等,在科研和教學中結合這些問題展開探索,就涉及到科學與工程的聯系問題,下面內容主要是結合高中物理教學進行相關實踐分析。

一、創設生動情境,提出相關問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基于STEM理念開展課堂教學,首先應該根據相關物理知識內容引入相關生產和生活的實際情境,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并運用多媒體創設和展示生動的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驅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情境提出一些問題,從而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問題探究、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中,更好地解決問題[1]。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2中有“渦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課程,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渦流的產生,知道渦流的有利之處和弊端,知道如何利用渦流,防止渦流的危害等。在主要的內容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入一段電磁爐使用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電磁爐在短時間內將一些水和一些食物加熱,進而提出問題:電磁爐運用了什么原理?電磁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什么?我們如何模擬這項原理的應用?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互聯網工具查閱相關資料,并在實驗室中創設和操作實驗,探究這些問題。

二、指導設計實驗,探究相關原理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工具創設生動的情境和提出探究性問題之后,可以指導學生準備相關實驗用的器材,搜索和整理相關的數據,運用已學的物理知識和數學知識設計相關實驗,探究實際情境中的相關原理,在此過程中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教師應該指導小組之間共同交流與探討,相互合作,并注意監督和指導學生,以便讓每一名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其中,并保障物理實驗操作的安全[2]。例如,在上述的問題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重新復習電磁渦流的知識,并為學生提供可以拆卸的教學變壓器上線圈、硅鋼片疊加鐵芯、外形相同的鐵芯等器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和操作實驗,同時加強指導與監督。在實驗中,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根據此前搜集到的電磁爐原理資料,將線圈接到220V的交變電源上,線圈中接入塊狀鐵芯,并運用絕緣物體或者溫度計檢測鐵芯發生的變化,5分鐘后會看到溫度計的明顯上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其中原因,可知在變化的磁場中金屬離子會在磁場中運動,形成感應電流,鐵芯的磁通量變化,進而形成閉合電路,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熱,這種現象被稱作渦流。

三、探究相關結構,得出實踐結論

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會涉及到物理學習知識、工程學設計、技術操作和數學演算等,教師在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實現多學科的整合,更好地體現STEM的教育理念[2]。學生在弄懂相關原理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具體應用的結構,并根據原理得出實踐結論。在上述的實驗中,學生可以基本弄懂電磁爐的工作原理,之后可以讓學生將塊狀鐵芯換成整塊的硅鋼片進行實驗,感知到溫度無明顯變化,可以繼續讓學生根據原理解釋。例如,學生通過探究電磁爐的基本構造可知,其主要的結構是控制器、高頻感應線圈、高頻電力轉換相關裝置等。主要工作原理是:在高頻的感應線圈通入交變電流后,感應線圈會形成交變磁場,上面會放入鐵磁材料制作的鍋體,這樣可以讓感應線圈形成的交變磁場通過鍋體本身產生渦流,進而在鍋體上產生熱量,從而讓水和食物的熱量升高。根據這個結論,便可以解釋整塊的硅鋼片沒有明顯溫度變化的原因,主要是渦流被限制在較小的薄片中,導致形成較大回路電阻,渦流減弱,產生的熱量較少。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何電磁爐不能用非金屬材料。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在具體的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目標,引入豐富的教學素材,創設生動的實際情境,并結合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其中的原理,并根據實驗解決問題和得出實踐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用到物理知識、工程學原理、實驗操作技術和數學知識等,在無形中滲透了STEM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董莉.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劉曉利,張軍朋.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液壓傳動"的教學為例[J].物理通報,2019(02):73-77.

作者:劉逢春 單位:平遠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