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物理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嘗試

時間:2022-04-21 04:23:00

導語:小議物理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嘗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物理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嘗試

高中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懂難學,思想負擔較重。怎樣才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負擔呢?我們在教學過程做了三點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革考試制度,淡化分數,減輕學生精神負擔

傳統的考試制度、形式、內容及評估方式,對學生精神壓力太大,以分定位,一榜定論,像一具精神枷鎖枷走了年青人的朝氣,鎖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重知輕能使同學們鉆入“高分低能”的怪圈,個性得不到發展,特長難以發揮,總是圍繞高考指揮棒游來轉去:凡是考試內容,深挖細究,猜題押寶,填鴨硬灌,反之一略而過,甚至置之不理,純屬應試教育。

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我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試方式和新評估模式。

實行“兩種考試并行,三種活動輔助”的新方案。開卷考試(占40%)與閉卷考試(占60%)并行,概念的形成,規律的推導,物理學史實,實驗操作,實踐應用等方面進行面試和開卷考試,可以查閱資料,可以相互研討,但最后師生必須共同講評,這樣面向全體學生,人人積極主動探究,個個動腦思維進取,為進一步掌握高層次科學技術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矗而對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提高思維素質的題目進行筆試,試題設計要有層次,有梯度,有大有小,新穎脫俗,波浪起伏,不拘一格,有效度,有信度,有難度,有區分度,讓每個同學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再大跨一步。更重要的是不論那種考試,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淡化分數,使每個同學心悅誠服,歡暢樂學。

三種活動指的一是章一活動,一編一競賽,一年一答辯,以此作為檢驗同學們智能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些活動,一可增強師生競爭意識,二可充分展現自我,三可加重智能檢測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意義。例如高三學年總復習前,我們擬定了“高中物理學基本思路與方法探討”的答辯論文題目,同學們積極準備,踴躍答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位同學從“合成與分解”,“整體與隔離”,“宏觀與微觀”,“力與運動”,“圖象”,能量轉化與守恒等七個方面基本完整總結了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思路與方法,為全面復習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效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戰場,我們打破“堂上盡由著老師灌”的僵局,實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思為主攻,練為主線,把學生完全推向教學,讓他們在學習中參與,參與中學習。思、看、讀、做、聽、議、寫、評,在教師指導下,交錯進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指的是知識、方法、能力一起抓,同步走。教師的備課、講課、輔導,學生的領會、理解、記憶,都要把知識的核實,智力的開發,能力的提高當做基礎工程去抓。像遇到習題教學時,首先做好習題的分類歸檔工作,海水舀不盡,習題做不完,但類型畢竟有限,所以狠抓典型,翻透弄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點,解決一片。在課堂上爭取把知識落到實處,多給學生方法,多指點學法,從能力上、素質上、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效益,從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三、開展多種活動,引情激趣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學生對物理科有畏難情緒,特別是討論題、證明題、設計題更使他們心有余悸。我們認為主要是教學不對路子,同學們不是積極想方法探討規律,而是被動地窮應付。一天五門課節節灌,堂堂壓,氣都喘不過來,那有余力發揮特長?我們一改傳統的進學式,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有趣有味,掌握得實實在在,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例如學完力矩平衡后,號召同學開展試制小桿秤活動,盡管他們土法上馬,利用廢舊物品制得不象樣,但確實是自己親手制作,心理格外歡暢。更奇妙的是一九九三高考物理第三十題恰出了桿秤題,我們的同學就不感到陌生,心情就不那么緊張。另外我們組織攝影組、航模組、家電維修組、板報組、小制作小組等,第一課堂打基礎,第二課堂展才華,讓同學在大海中學會游泳,在實踐中增加才干。同時定期舉行各種競賽,物理學史實筆賽,基本概念搶答賽,物理規律猜迷賽,設計新型實驗賽,讓每個同學在不同場合下多露臉,常閃光,多展才華,以成功激情趣,減輕學生心理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