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

時間:2022-12-07 03:08:04

導語:物理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

一.在體驗物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的意識

問題意識不是天生的,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或者不敢或者不愿提出問題,或者不能或者不善于提出問題。第一類情況是學生雖然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沒有表現欲,呈潛在狀態,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潛在的、靜態的問題意識轉化為顯現的、動態的問題意識并發揮其作用,第二類情況是學生因教與學等諸多因素,不善于于思考,惰性嚴重,而不能或者不善于提出問題,問題意識較少或沒有。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相對而言,大部分學生屬于第一類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一步激發。物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物理,讓學生親身體驗物理世界的奧妙,認識物理學科知識無處不在的用處,了解物理知識的應用,以活生生的物理事實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科學探究過程中激發學生思維,產生問題意識。特別是將教學中所需解決的問題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置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必將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引發學生探究知識,問題由然而生,問題意識得以激發和培養。例如在《萬有引力定律》課堂上,學生觀看天宮一號與神九上天以及天宮一號與神九自動對接和手動對接的錄像,讓學生身臨其境,自然就會產生很多疑問:人造衛星為什么能繞地球轉動?是什么規律支配這一運動?這兩顆衛星都運轉這么快,為什么能對接?對接過程居然毫發無損而且還那么精準等疑問就產生了,帶著這樣的問題走進課堂你還擔心他們不喜歡物理、學不好物理嗎?

二、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物理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而現代教學理論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積極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方式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當學生提出獨特的意見和想法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多用激勵性語言,并鼓勵其進一步探索創新;對于好問總是抓不住要點的學生,不嘲笑,不諷刺,要對其進行耐心指導,讓他們在提出問題之前先思考,以便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對于不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要用"放大鏡"的眼光去審視他們,哪怕他們僅提出一個小問題;首先要肯定其勇氣,然后再幫助其分析,解決;對于提出與自己不同見解的學生,仍應采取尊重和鼓勵的態度.這樣,學生才會消除膽怯心理,努力去表現自己,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大膽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創造性思維就會更加活躍,從而在班級里逐漸形成一種人人參與提問的氛圍,促使學生增強問題意識.課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條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做些什么呢?第一:教師要轉變角色。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讓他們充分披露靈性,展現個性。使師生交往的狀態達最佳水平,使各種智力開發和非智力開發的創新因子都處于最佳活動狀態,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興趣,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鼓勵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并且可能的增加學生自己的探索知識的活動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充分發現學生的個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給了學生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大膽質疑,發現和提出問題。第二:教師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要熱情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每一個問題。不可能每一位學生都能提出好問題,也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是跟物理學習內容有關。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老師在遇到有些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差,思維中斷的時候,應該對他們加以鼓勵和引導,引導他們找到語言表達或者思維的突破口,當有些問題跟所學內容無關或者暫時無關的情況下,老師也不能忽略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課后探究等。幫助學生養成善于發問、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自己能看到、能做到的,鼓勵學生自己去看去做,長期堅持,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就會形成。不僅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還有利于問題意識的發展。

三.要教給學生提問的技巧,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啟發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使他們成為學習中的有心人.可以多種渠道來進行:(1)從實際生活中培養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電學"一章時,引導學生去觀察一些家用電器,閱讀它們的說明書,如洗衣機,電吹風,電冰箱,空調,電視機等,然后讓學生給合電學部分的基礎知識和家用電器說明書上的一些信息提出問題.有學生就會提出了如下的問題:電視機,洗衣機等用電器是怎么工作的?能否將復雜電路抽象出來變成簡單的物理模型?有的用電器為什么要用三腳插頭?洗衣機用兩腳插頭能否工作?(2)從課本教材中培養問題意識.課本中有許多問題有待學生挖掘探究.如:指導自學"光的折射"課后的"閱讀材料"---海市蜃樓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沙漠和海洋中形成的蜃景不同,為什么在海洋和沙漠能形成這樣的美景?提出了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去搜集材料,分析,研究.(3)從各種信息媒體中培養問題意識.如:在觀看電視上跳遠比賽時法現有些實力很強的選手在即將勝利時刻,由于起跳過高而痛失獎牌,應如何在訓練中克服這個問題呢?跳遠成績好壞與什么因素有關?引導同學一起探究.(4)從老師設置的問題情景中培養問題意識.教師應設置出生動直觀,富于啟發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深究細挖,或老師在課堂上會有意識留下"空白",從而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欲望和探究問題的熱情,這無疑是鍛煉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如:講完摩擦力一節時,老師可以提出:滑水運動員在水面上為什么不會下沉?拔河比賽必得是力氣嗎?摩擦力與體育有什么關系?

四.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問題意識

問題的解決意味著新知識的新發現.當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試圖從多方位,多角度找出各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考慮使用這些方法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結果,從中尋找最可行的解決辦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必定會遇到新的疑惑和困惑,碰到新問題,學生在進一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便可獲得新知識,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重視這方面的引導要多設計一些開放性和探究較強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猜測,探究和論證,使問題的解決過程成為學生對知識探索和創新的過程.如在教授《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時通過分析猜想: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磁場力---安培力就是運動電荷受磁場力的宏觀表現,接著可通過下面的問題情境,去驗證這一猜測。(1)要檢驗運動電荷在磁場中會受到磁場力的作用,需要哪些器材?(2)如何產生離開導體的運動電荷?(3)出示感應線圈,請同學們注意開關閉合后,會發生什么現象?(4)介紹陰極射線管及其葉輪裝置,加上高壓電時,葉輪轉動,說明什么?(5)如何顯示它在磁場中的受力情況?(6)同學們在研究左手定則還適用嗎?并找出宏觀BIL和f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自己推導,從而得到洛倫茲力的表達式。這里沒有直接給出陰極射線管是演示洛倫茲力,而是通過兩個過渡性實驗去誘導學生,是學生不斷生疑、析疑、解疑的過程中發展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總之,讓問題成為課堂的中心進行教育、教學,要讓學生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誘發學生產生新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質疑和創新精神,應加強課堂問題性教學的設計,加強問題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結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及時捕捉問題,讓問題成為課堂中的亮點,必定會使物理這個學科課堂教學演繹相互最別樣的美麗。

本文作者:何若彬工作單位:貴州省習水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