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分析
時間:2022-03-03 11:43:00
導語: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物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是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去認真完成的任務。文章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必要性,探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方法:通過了解物理史上的輝煌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學習興趣;通過了解近現代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關鍵詞:物理教學;愛國主義情感;科學技術;學習興趣
愛國主義情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重要基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本著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目的和目標,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下面,本文對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進行探討。
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必要性
1.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就是增強學生的是非觀。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學生會接觸到各種“網紅”“明星”,并把這些人奉為偶像,最后迷失在崇拜的快感中。其結果是一些學生不知道該真正向什么樣的人學習,不知道該崇拜什么樣的人。而學生正處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學習任務非常艱巨,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所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可以增強他們的是非觀。2.愛國主義情感是促進學生完成學業的重要動力。目前,世界已進入以智力和知識作為資源和生產力要素的知識經濟時代。面對這一機遇和挑戰,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廣泛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一些學生自身情況來看,他們存在厭學情緒,在這個時候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成為他們完成學業的動力。3.培養愛國主義情感能讓學生肩負起振興中華的使命一些學生對中國歷史、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馬列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幫助學生了解祖國的過去,認識祖國的現在,展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起振興中華的使命。
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方法
1.通過了解物理史上的輝煌成就,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學習興趣力學,最早是物理學發展中的一個分支,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在力學發展中取得了震古爍今的成就,人們在肯定阿基米德的同時,也不能否認古代中國先哲在力學方面的貢獻。例如,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在《墨經》中的名句“力,形之所以奮也”,是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墨經》中對力的定義和說明,比牛頓關于力的定義早2000多年。我們的祖先也是最早發現地磁偏角的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磁針“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磁偏角的記載,比西歐記錄早400年。教師要告訴學生,先進的科學技術,會不斷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我國當前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物理成就,是無數先輩努力的結果。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學好物理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延伸到課外。在講到固體壓強時,教師可以介紹一下我國自主研發的99式主戰坦克。坦克最早由英國發明,我國對坦克的研制比西方國家晚了30多年,但我國自主研制的99式主戰坦克首次亮相便震驚了國際軍界,人稱東方雄獅,它的單位基本功率與德國的豹2相當,主炮可以撕裂850毫米厚的勻質鋼裝甲,激光眩目系統能夠摧毀敵人的觀瞄系統,使敵人成為睜眼瞎。在講到為什么選用液態氫來作為火箭的燃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近幾年我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2016年8月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2017年11月北斗三號成功發射,北斗導航系統步全球組網新時代;2018年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絕無僅有的第一次。在講到光學望遠鏡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驕傲地介紹一下我國的“天眼”:2016年9月,位于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投入使用,它被稱為中國的“天眼”,這是世界上單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只要有人在其他星球上使用通訊工具,都會被天眼盡收眼底。在講到流體壓強時,教師可以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機殲-20:它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除了超音速巡航不能與世界最先進的戰機相媲美,其他方面都毫不遜色。通過這些有意思的課外信息,學生既得到了知識,又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謂是一舉兩得。2.通過了解近現代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例如,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高中畢業時在數理化方面嚴重“瘸腿”,三科加上英語總分不過25分,卻以語文和歷史兩科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然而就在他進入大學不久,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三省。在收音機里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拍案而起: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于是,他棄文從理,開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后,錢偉長又留學加拿大,用50天完成了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于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的60歲祝壽文集內,這本文集還刊登了愛因斯坦等著名學者的文章。愛因斯坦看后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此文奠定了錢偉長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就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他決定放棄在美國每年8萬美金的優厚待遇,憑著一腔熱血回國參加祖國建設,領著當時每個月只夠買1個暖水瓶的薪水開始自己的科研實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又如,我國核試驗的奠基人、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1937年他赴法國留學前正值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父親由于憂慮國家前途也病倒在床。在這國難家禍之際,錢三強對留學法國打了退堂鼓,他的父親對他說:“你一定要去,你的眼光一定要放得長遠一點,不能只有近憂,還要有遠慮,你所學的我們國家今后一定能用得上。”錢三強在父親的勸說下,踏上了去法國留學的道路。到了法國,錢三強師從法國著名科學家居里夫婦的女兒和女婿(人稱“小居里夫婦”)。在法國,錢三強學習異??炭?,被小居里夫婦稱為“是同時期學生中最優秀的一位”。學成歸國后,錢三強發現國內外形勢異常緊張,美國不斷對我國進行核訛詐、核威懾。為應對這一情況,錢三強迅速集中了一批科學家進行原子彈的研制,這其中有彭桓武、于敏以及以后的兩彈元勛鄧稼先等人。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國不僅成功爆炸了原子彈,還成功爆炸了氫彈。這些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是深化學生探究熱情的瑰寶,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近現代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能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更加熱愛祖國,從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刻苦學習,努力拼搏。
三、結束語
總之,物理學是人類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物質及其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它一直引領著人類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深化著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技術進步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不僅要做知識的傳承者,更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在物理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魏智能.物理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成才之路,2014(19).
[2]王清皿.思想政治教育在物理課堂中的滲透[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11).
[3]張芳芳.利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J].中學物理,2015(16).
[4]李旭.試論如何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物理教學[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12).
作者:張鑫 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第十九初級中學
- 上一篇:少學時固體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 下一篇:高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