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教學應用論文

時間:2022-05-08 10:55:00

導語:物理實驗教學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實驗教學應用論文

高中物理新大綱中明確要求,要“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做好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對學生實驗的指導。應該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手腦并用,既要獨立操作,又要善于與別人合作。”可見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物理實驗,作為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活動,它使學生處于教學的主要地位,靈活地運用知識并促成知識遷移;它也經生動的形象作用于學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并通過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的發展。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應強調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筆者曾有幸作為本市中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職教類專業課的評委之一,在評定優秀課時,把是否采用電教手段作為一項評定內容之一,這無可厚非,也是值得提倡的。要推進素質教育,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電教媒體的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但電教手段并不就是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更何況對各學科應區別對待,對于物理學科,筆者認為,更應強調實驗教學,特別是探索性實驗教學,以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觀察實驗能力,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能力。而多媒體課件對本學科來說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加以運用,因為它畢竟是制作的課件,而課件容易在學生頭腦中產生“假”的想法,只是有時用實驗無法或很難看清楚的物理現象,利用課件的方式,通過放慢其變化過程,利用屏幕重現其物理現象,從而使學生看清楚其間的變化,起到補充和強化物理實驗的效果。所以兩者之間各有優缺點:

1、多媒體課件課堂容量大,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不能真正體現物理現象的真實性,即課件的結論不能使人信服;而物理實驗,現象直觀、結論真實,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很有說服力,但課堂演示實驗花時較多。

2、多媒體課件制作所花費時間較長。從這一點來看,不可能每節課都使用課件,大多數可以說在開設公開課、優質課或競賽課時才使用。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可能每個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或落后地區都具備這種設備。相對來說,實驗教學在農村中學還是唱主角。

3、課堂教學并不是一種死板的、教條式的教學,它應根據教學中的主體——學生來組織教學,隨時調整和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做到課堂教學靈活多樣,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而要達到這些,用課件教學較難滿足,原因是課件是教師在上課前就已經制作好的,課件中所設置的問題也僅僅是教師的“一面之詞”,而實際情況往往與教師的“假設”相差甚多,特別是用課件完成的實驗是不會出任何“差錯”的實驗,這樣一般不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更不必說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得到培養。但物理實驗特別是學生實驗完全可以彌補課件的缺陷,學生在實驗中或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往往能激活課堂氣氛,從而使課堂教學處于“新”、“奇”之中,學生從中也能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這對培養學生的優良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大有幫助。

4、演示實驗要求教師動手能力強,反映教師的基本素質;而課件的制作和使用反映教師掌握先進教育設備的本領。從教育的發展趨勢來看,這兩方面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

在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觀察物理現象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在操作中去觀察物理現象,去體驗物理規律的奧秘,所以必須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通過各種手段重視物理現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變化的內在規律,這就需要解剖麻雀,把物理變化中某一瞬間或某一位置的狀態加以觀察,認清它的特點,使學生對于物理現象的認識既有整體變化的過程,又有整體變化過程中每一階段的具體狀態,以利較確切地把握整個物理過程,而這可通過課件來實現,所以物理實驗教學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是相輔相成的。

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前提下,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提供機會和場所,進行課題研究及探索性實驗;而在課堂教學中,應是物理實驗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互結合。這兩者如果使用得當,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使課堂變活,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近發展區”,盡可能使學生的創造能力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