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運業現狀論文
時間:2022-04-17 11:06:00
導語:國際貨運業現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各國經濟貿易往來的日益頻繁,跨國經濟活動的增加,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貨運行業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國際貨運人隊伍不斷壯大,并已成為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繁榮運輸經濟,滿足貨物運輸關系人服務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世界各國已有國際貨運公司40000多個,從業人員達800—1000萬人之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西歐主要國家,平均每個國家都有300—500家的國際貨運公司。其中,聯邦德國有4500多家,法國也有2000多家。在美洲,僅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就有貨運公司6000多家。在亞洲,日本擁有國際貨運公司400多家,新加坡擁有國際貨運公司300多家,韓國、印度分別擁有200多家。我國香港地區擁有國際貨運公司1000多家,臺灣地區擁有近260家。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空運貨物,70%以上的集裝箱運輸貨物,75%的雜貨運輸業務,都控制在國際貨運人手中。
貨運行業的發展并不平衡。總的來講,發達國家的國際貨運行業發展水平較高,制度比較完備,國際貨運公司多數規模較大,網絡比較健全,人員素質較高,業務比較發達,控制了世界國際貨運服務市場。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貨運行業發展比較緩慢,制度不夠完備,國際貨運公司多數規模較小,服務網點較少,人員缺乏培訓,以本國業務為主,市場競爭能力較差。
貨運行業起步較晚,歷史較短,但是由于國家重視,政策鼓勵,規范發展,發展十分迅速。到2002年12月底為止,中國已有國際貨運企業3775家(包括分公司),從業人員近30萬人。其中,國有國際貨運企業占了近70%,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企業占了近30%。沿海地區國際貨運企業占了70%,內陸地區國際貨運企業占了30%。從事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的企業361家,占大約9.6%。這些企業遍布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布在30多個部門和領域,國有、集體、外商投資、股份制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運輸事業的重要力量,對于中國對外貿易和國際運輸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目前,中國80%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運輸和中轉業務(其中,散雜貨占70%,集裝箱貨占90%),90%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運企業完成的。
中國貨代企業的發展方向
改革開放20年來,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中國國際貨運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新興服務產業。但從整體上講,中國目前國際貨運業的現狀可概括為(經營規模小、資產規模小)、(服務功能少、專業人才少)、(競爭力弱、融資能力弱)、(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網絡或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及入世后中國貨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的國際貨運業必將分化重組。未雨綢繆,在這種大背景下,關注思考中國國際貨代企業的發展方向就顯得十分必要。中國貨代企業發展方向定位干規模化、專業化、網絡化、物流化。
規模化
規模化作為中國貨代企業發展的一項基本戰略,是合理配置其現有資源、推動其永續經營的必由之路。規模化是貨運企業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優化配置全球資源,由其引發的主要特征是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其中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合并、收購、重組之勢風起云涌,高潮迭起。拿航運業來說,東方海外收購美國總統,馬士基收購海陸就是明顯例證。這兩年航運市場由低迷趨向活躍,經營業績表現不俗,一方面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驅動,另一方面,與航運業的兼并收購所產生的規模經濟性密切相關。規模化是加入WTO后整合中國目前中小貨代企業資源的內在要求。
隨著貨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實力超群的外資貨代將大顯身手,相當一批勢單力薄的貨代將被淘汰出局。我國的貨代企業如果仍按原路子走下去,前方只能是死路一條。出路之一就在于聯合、重組,搞戰略聯盟。而從貨源、資金、網絡的規模化入手,走規模經營之路,正是實施這一戰略必要而有效的一步。以資產和效益為紐帶,打破地域、行業、企業等界限,在業務上通過空運銷售、海運訂艙或指定、一程租船經營等方式,促進貨源的規模化、集約化。在財務上,通過集中融資、吸納外資、私營等民間資本,從資金上為推動規模經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過經理層年薪、職工內部持股、競聘上崗等機制創新,加大貨代橫向之間聯合、兼并、重組的步伐,整合貨代固有資源、推動其發展壯大。
專業化
從完善服務功能、開展集約經營的角度出發,專業化服務是對貨代企業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國多數貨運仍停留在“代辦運輸”的中間人角色,服務功能單一,管理水平落后,客戶需求只能低層次地得到滿足,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客戶需求的提高,貨代企業還應當完成向獨立運輸經營人的角色轉換,為此就必須拓寬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檔次,在業務操作、員工素質、企業文化等方面按專業化服務的標準規范企業行為,從戰略、成本、質量、營銷等方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專業化是培育貨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最擅長的業務,是企業品牌、主業、實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資源優勢的外化。而專業化是培育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經,一個貨代企業只有立足于專業化經營,才能將它區別于其它企業的地方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通過核心競爭力來凝聚利潤,從而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國際貨運的業務范圍十分廣闊,專業化服務的內容就是要求貨代企業以培育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的,在空運、整箱、拼箱、海運、租船、集港疏運、倉儲分撥、物流配送等業務上選擇其中的一、兩項作為主業,在市場開發、企業戰略、人才選用、管理規范等資源配置方面采用密集性的營銷策略,穩扎穩打,滾動發展,最終成為市場領導者,達到制勝的戰略意圖。
目前,我國相當一批中小貨代企業貨源、資金、人才等資源有限,瞄準專業化發展目標,這是他們迎接挑戰,參與市場競爭激烈的明智選擇。
網絡化
網絡化有三層遞進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貨代企業有形的國內外營運網點的建設。貨運作為國際運輸的一項輔助服務,發展到成熟階段就必須有一定的網絡支撐,否則既缺乏滾動發展的后勁,也會使滿足客戶需求的理念流于形式。目前,除一些大型貨代和一些合資貨代擁有相對比較完善的網絡設施外,中國其它貨代企業普遍缺乏網絡培育,這是導致中國貨代企業競爭力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二層含義,是總部對貨代企業營運網點的
資源能統一調配,通過網絡運作追求規模效益。這就要求各營運網點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自相殘殺,而是根據業務和戰略發展的需要聯成一體,服從總部的集中指揮和管理協調。這正是泛亞班拿、辛克、聯邦快遞等跨國貨代的經營之道。第三層含義是指貨代企業這些星羅棋布的網點怎樣聯結的問題。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特征決定了利用Internet、EDI、E-mail等先進的傳輸方式,構筑無形的信息管理系統,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內部資源網絡化運作,這是聯結這些分割的有形網點的最快捷和最有效手段,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共享資源的目的。
在這里,我建議大家考慮不妨利用一下信息的公共平臺—中國國際海運網。它是以國際海運為核心,相關物流為輔,橋接相關行業,具有供求信息交互、專業數據匯通、在線實務操作及行業新聞等功能的大型綜合性國際海運門戶商務電子平臺。將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相融匯,將進出口貿易、國際海運以及相關行業產業鏈進行商業組合,有效地解決航貿信息不暢、物流成本過高、操作脫節、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
貨運物流化
第三方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的核心思想之一,對于貨代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競爭實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物流在中國還不是一種成熟的產業,國內外客戶的需求又有很大不同,根據本國特色,確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貨代物流產品是適應市場的首要條件。另外,由于中國的貨代企業長期處于低層次的粗放經營狀態,系統組織能力很低,又缺乏有效的全球網絡,提供全球供應鏈的管理服務有一定難度。所以,中國的貨代企業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條件,融入到全球物流體系之中,加速把過去傳統的貨代業提升為貨代物流業,開發不同層次的物流服務,最大限度地在物流產業中受益。
根據中國貨代企業服務創新的目標,有以下幾種模式選擇:(1)以提高服務附加值為目標的基礎物流服務。運輸、倉儲、包裝、分撥是物流的基本環節,也是物流系統的實際執行者,并構成了物流產業的基本需求。(2)以培育新的客戶群為目標的個性化物流服務。客戶對運輸和物流的需求具有多樣性,特別是中小型客戶,自身的商務功能有限,需求更具有特殊性,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客戶群。為這些客戶提供包括運輸、倉儲、商務等附加服務在內掠式的靈活物流服務,不僅可以有效地支撐貨代主業,還可以增加附加收入。(3)以實現產業更新為目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蜒系統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是介于客戶和實際物流承擔者之間,為生產商提供物流設計、控制和供應鏈管理的物流服務模式。這是物流服務體系中的最高層。這種服務完全不同于貨代和承運人提供的勞務和基礎設施的服務,而是采取虛擬經營的方式,銷售專業的物流決策和管理技能,主要職能是總體成本控制和對供應鏈實施動態監控,代表了物流需求的最本質思想。當中國貨代企業實現這一物流服務,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由單純貨代服務向貨代物流服務的升級,可以說達到了物流服務的最高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服務不是一種定型的東西,上述的物流服務模式僅僅代表了三種方向,中國的貨代企業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優化組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設計出自己的綜合物流服務產品。規模化、專業化、網絡化和物流化作為我國貨代企業發展應確立的四項戰略,規模化和網絡化側重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方式,而專業化和物流化側重企業的管理形態和經營內容,它們相互滲透,互為貫通,統一于我國貨代企業發展的實踐和戰略部署中。其中專業化是基礎,規模化是根本,網絡化是必然,物流化是歸宿。在這最核心的是專業化、規模化,這是因為貨代企業靠專業化服務創出品牌效應后,為創造新的市場份額,既要通過營運網點的延伸提升經營規模;也必須運用信息管理系統將各支點對接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滿足客戶需求的經營理念;貨代企業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網絡建設的目的也無不是為了把市場蛋糕做大,實施這種戰略的本身就隱含著推進規模化經營的過程;現代物流的兩大核心思想是專業服務和系統整合,聯系中國貨代企業的現狀,貨代企業向現代物流經營轉型的前提就是在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壯大網絡規模兩大任務上有所突破,這恰好反映了專業化和規模化思想的本質要求。
- 上一篇:布衣總統孫中山語文教案
- 下一篇:助學貸款業務開展調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