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對銀行穩定性影響論文
時間:2022-04-16 03:32:00
導語:會計對銀行穩定性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在促進銀行體系穩健、良性運作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從銀行穩定的角度看,會計直接影響對信用風險評估和信息披露的范圍和真實程度,以及對經濟實質的揭示深度。因此,基于公允價值的市場約束是維護銀行穩定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會計制度在增加透明度和市場紀律上的作用
市場紀律作為金融穩定的基礎設施和銀行監管框架的支柱之一,只有建立在充分、及時、準確和相關的信息流動基礎上,才能揭示市場主體蘊藏的風險。而要揭示經濟實質,就要明確對財務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確認和估值的原則?,F行混合式會計制度的缺陷表現在:一是對風險揭示不充分。銀行財務報告中采用歷史成本估值的項目主要在投資賬戶中,而按市場價值估值的項目列入交易賬戶。當然,如果對銀行投資組合分開管理,就沒必要對現行會計制度改革。隨著銀行交易和資本市場業務的增長,交易工具更多地用于防范投資賬戶中的利率風險,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被列入表外業務,財務報表反映的風險與報告主體的真實風險狀況相去甚遠。二是對風險揭示缺乏可比性?;旌蠒嬆J綄σ恍╉椖浚ㄈ玢y行貸款)以歷史成本計量,而其他項目(如交易賬戶)以市場價值計量。銀行統一管理頭寸后,按照混合模式對賬戶的區分帶有人為色彩,造成機構之間,甚至機構內部缺乏可比性。例如,債券如果被劃為交易資產或待售資產要按市場定價;如果被視為持有到期的資產組合,按成本價值持有。三是對風險揭示存在時滯?,F行會計制度按金融資產和負債產生的價值計量,只有在它們屬于交易賬戶的一部分時,才按市場價值計量。例如,銀行貸款屬于投資賬戶,其真實經濟價值下跌后要隱蔽一段時間才暴露出來。對美國的研究顯示,盡管儲蓄信貸銀行危機起因于抵押貸款資產的收益不足以支付高利息,但是監管寬容特別是會計標準松弛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在傳統會計框架下,上述問題通過負年凈利息收入逐步暴露出來,但由于對這類機構的監管會計比公認會計準則的標準松,對其經營狀況估計也過于樂觀。例如1982年根據監管會計計算,儲蓄信貸銀行的凈值為資產的37%,用公認會計準則估計凈值為3%,而根據市場價值估計的凈值卻是-12%.
國際會計準則對銀行穩定的政策含義
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40多項國際會計準則(IAS)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中,對于銀行穩定性有重要影響的主要是第39號(ISA39)。ISA39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必須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明確了對金融工具進行確認和計量的規則,把規則和經濟實質結合起來。ISA39對資產和負債確認主要按照功能把金融資產分為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待收、持有到期的投資、貸款和應收賬款。前兩項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后兩項用攤余成本計價。
ISA39對透明度、套期和準備金產生影響,繼而影響到銀行的穩定性。套期會計是在同一個損益表中將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的價值變化導致的損益進行配比和揭示。一種是公允價值套期,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按市場價格計入損益。另一種是現金流套期,用于投資賬戶賬面頭寸的套期衍生金融工具按成本計量。例如,存貸款的投資賬戶不按市場價值計量,用于防范利率風險的利率掉期,按產生的利率流來計量?,F金流套期對股本變動的影響較小,但是對美國大銀行的樣本分析顯示這種變動相當于股權資本的5%.
ISA39強調計提貸款損失準備時,要明確貸款損失已發生,對可能發生的損失要用未來現金流來確認。計提準備金是資產面值與未來全部現金流量貼現值之差。這與美英的會計標準類似,但與銀行內部會計制度預測到的貸款組合發生的損失不一致,也與新巴塞爾協議的審慎性要求有差距。從銀行穩定角度看,銀行信貸質量要在準備金中得到體現,不僅要對已經發生的損失計提專項準備,還要對可能發生的損失計提一般準備金。
公允價值會計對銀行穩定性的影響
公允價值會計旨在根據當前市場狀況對資產和負債的真實經濟價值進行計量,優勢在于及時揭示由于市場風險變化產生的收益或損失,如投資賬戶中的利率風險等。它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是擴大市場約束和糾正行動的范圍。運用公允價值會計把表外業務納入到表內核算,及時反映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化,對風險揭示更全面,從而增加市場約束和透明度,抑制交叉補貼,有利于及早發現、及時處理銀行危機。其次,期限和流動性轉換功能。銀行利用金融工具創新可以實現信息轉換功能。例如,銀行通過證券化及其他風險轉換機制控制公允價值會計對盈利和損失產生的負面影響,用流動性準備金支持無法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工具的發展,提高流動性不足資產的市場化程度,以及風險的跨期分布,增加銀行體系的穩健性。三是限制順周期的范圍。對利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或信貸差幅的貸款大戶來說,公允價值反映了市場對信貸質量的認識,使財務報告使用者了解估值的變化?;陬A期現金流的公允價值具有前瞻性,包含所有可得信息,及時揭示資產質量惡化情況。如果對已發生損失的確認是基于私人信息和管理部門的相機決策,具有向后看和順周期性的特點,在計提準備金和進行核銷時對市場造成沖擊。而銀行資產質量調整幅度過大,會造成信貸萎縮。如果投資者能夠正確解讀信息,那么會計制度造成的波動是可以避免的。
我國銀行業實行公允價值會計存在的差距和監管政策
按照財政部規定,從2005年起,銀行年報必須采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2001年版)。盡管前者基本實現與IFRS接軌,但仍存在差異。具體而言,在貸款上,國內貸款分為應計貸款和非應計貸款兩類。其中,非應計貸款是指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而應計貸款是指非應計貸款之外的貸款。對于非應計貸款不在表內確認利息收入,在收到還款時首先沖減資本金,本金收回后再收到的還款將確認為利息收入。而按照ISA39規定,貸款屬于金融資產,應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但在IFRS下,該筆貸款的攤余價值可能不為零,仍需按照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收入;對于以往的應計貸款,按照貸款本金和合同利率確認利息收入,但在IFRS下,該筆貸款的攤余成本可能與貸款本金不一致,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也可能不一致,確認的利息收入存在差異。
在風險計提準備上,國內會計準則要求銀行按貸款分類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稅收政策規定全部貸款的1%損失準備在稅前處理,而在IFRS下,銀行按現金流方法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在金融衍生產品處理上,國內會計制度要求金融衍生產品在表外披露其名義價值和公允價值;而在IFRS下,要以公允價值在表內確認資產和負債,未實現損益在當期確認。在交易類證券的計價和處理上,國內會計準則對目前上市銀行的待售證券均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核算,對于待售式證券的市價升高帶來的未實現利得在國內報告中沒有得到確認;而在IFRS下,待售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未實現損益一律計入當期損益。
從維護銀行穩定的角度出發,監管當局要通過如下幾個方面縮小國內外會計制度差距,以體現審慎監管原則:一是加強與財政、稅收部門的協調,解決貸款損失準備的會計處理和稅收待遇問題;二是配合會計主管部門,加強對商業銀行的指導,明確證券投資的分類和計價方法;三是規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明確這類業務是在表內核算還是在表外披露。
- 上一篇:教師科學發展觀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作風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