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

時間:2022-01-05 10:11:55

導語: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

摘要:闡述“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改革、實踐策略,包括轉變雙創教育理念、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構建雙創實驗平臺,從而提升雙創教育效率。

關鍵詞:創新創業,實驗平臺,互聯網

高職院校為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急需創新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將高職雙創教育活動與互聯網+背景有效融合,構建出更加優質的雙創教育體系,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但如何應對互聯網+背景所帶來的沖擊,將其轉化為促進雙創教育改革的重要助力,本文結合高職雙創教育價值展開分析,提出相應建議,以期對促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雙創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1互聯網背景的雙創教育改革特點

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得社會競爭變得越發激烈。為保證高職院校學生擁有良好的社會競爭力,就需要在雙創教育環節,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使學生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從而促進國內整體經濟水平穩定發展。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是我國高速人才培養的重要助力,也是促進我國經濟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需要高職院校對傳統育人模式展開優化與調整,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與職業素養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高職院校作為技術性人才培養的專業院校,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具備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助力。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需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實現這一目的,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地方經濟發展情況來探索地方經濟發展規律,找尋職業教育創新的切入點,將雙創教育為核心途徑,不斷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業熱情與創業能力,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樣也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助力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競爭變得愈發激烈。高職學生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先機、在激烈的崗位競爭與行業競爭當中取得優勢,就需要明確自身優勢,確保自身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大膽創新雙創教育體系,不斷提升雙創教育成效,促進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與就業能力提升,加強高職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踐技能掌握情況。從而促進高職學生多元化發展、個性化發展,滿足各個類型、各個層次學生的各項需求,在為高職學生謀取良好發展前景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2雙創教育中的問題

培養具備職業素養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雙創教育活動開展的最終目標,這與素質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同樣也是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以及工學結合模式的重要途徑。結合當下背景分析,雙創教育憑借與高職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現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同樣也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雙創教育主要針對高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意識以及自主能力展開培養。但結合目前形勢分析,部分高職院校雖然意識到雙創教育的價值,但在雙創教育目標設定環節還存在些許問題,部分教育人員片面地將雙創教育規劃為創業教育,將雙創教育與商學院育人體系混淆,將輔導學生創辦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目標,過分強調形式而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業能力的培養,背離雙創教育核心,使得高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同時為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此外,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開展雙創教育時,通常將人才培養方案作為首要目標,要求教育人員結合計劃來開展組織活動與教學活動。但由于雙創教育活動開展時間較短,缺乏完善的體系支持,導致雙創教育方案過于零散。在雙創教育時間選擇、地點選擇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改善,如部分高職院校其他專業課程占領雙創教育實踐,將雙創教育課程安排在晚上或者課外活動時間。不僅如此,雙創教育方式也過于單一,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既無具體的時間場所,而且也缺少相應的配套設施,雙創教育成效更是無從談起,這也使得雙創教育活動價值與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3基于互聯網的雙創教育實踐策略

轉變雙創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雙創意識。結合目前形勢分析,高職院校同時面臨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發展機遇。“互聯網+”背景是指互聯網產業與實際產業相融合,從而形成新的產業形態。為市場經濟注入發展動力與發展活力。基于此,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當找準自身定位,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與發展浪潮,對傳統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展開優化與調整。在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環節,更加注重學生的雙創意識培養,拓寬理論教學資源,構建完善的互聯網教學體系,使學生不再單純地開展理論知識學習,而是實現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融合發展,從而生成良好的雙創意識與雙創能力,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教育人員素養。高職院校為保證雙創教育活動順利開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首先,應當對雙創教育隊伍加大建設力度,確保每位高校教師都具備雙創素養,從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與綜合素質發展。可以說,教育人員是雙創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其自身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雙創教育質量與雙創教育效果。高職院校應當鼓勵高校教師展開學習與進修,并且為其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與晉升空間,定期舉辦雙創類實踐活動與雙創專家講座,邀請校內教師參與到各個領域的學術研討會議當中,在學術研究當中掌握新型教育經驗與新型教育方法,拓寬教師視野,確保教學活動可以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與此同時,為保證雙創教育活動開展,高職院校應當邀請知名企業家以及專家學者兼任雙創教師,將自身在創業環節積累成功經驗以及社會經驗傳授給學生,促使高職學生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做到知行合一。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構建雙創實驗平臺。雖然“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巨大沖擊,但也同時為傳統產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動力、創新機遇。通過科學方式對傳統行業展開優化與調整,并且促進傳統行業穩定發展。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為保證雙創教育效率就應當積極引進互聯網技術,加強校企合作模式來提升高職育人效果。高職教師參與到企業運營環節,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同時,組織學生到企業當中展開實踐學習,這也是雙創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助力。在此環節,互聯網技術可以構建互聯網雙創教育平臺,使教師與學生在互聯網平臺當中展開互動與交流,這樣不僅提升了雙創教育效率,而且也為專業課程教學提供了重要助力。

4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活動與“互聯網+”背景高度融合,兩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高職院校通過轉變雙創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雙創意識、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受教育人員素養等方式,可以促進雙創教育活動開展,為高質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雙創能力發展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朋騰.權變組織理論視域下俄羅斯一流大學的創新創業路徑研究——以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為例[J].高教探索,2021(05):72-78.

[2]謝迎娟,金紀東,張卓,徐曉龍.一體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12):261-264+269.

[3]楊海,王曉曉.“互聯網+”思維指導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05):126-130.

[4]鄒偉民.“互聯網+創客教育”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和實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4):38-39.

[5]黎永鍵,關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實踐[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9(Z1):92-97.

[6]程洪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策略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05):76-81.

作者:尹楚怡 單位: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