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五心”工會工作探索

時間:2022-11-09 10:19:16

導語:創建“五心”工會工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五心”工會工作探索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田陳煤礦工會充分發揮黨群組織政治性、先進性與群眾性相統一的優勢,通過創建五心”工會,在企業和職工之間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信賴關系,助推了礦井高質量發展。

一、基本做法

實施“同心”工程,建設組織信賴之家。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黨有號召,工會有行動;職工期盼的就是工會要干的。實踐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尊重、理解、寬容、關愛”為“同心”工程內核,工作中做到“三從三向”即從最難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從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著眼、向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努力,從職工最需要的地方著手,向凝心聚力安全發展努力。加強“四德”教育,評選和美家庭、好兒媳、好女婿,以小家庭和美,促企業大家庭和諧。通過實施“同心”工程,把工會建成黨委信得過、行政離不開、職工靠得住的組織信賴之家。

實施“貼心”工程,建設愛心幫扶之家。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黨群服務中心的生命線。在企業轉型升級、改革驅動發展中通過建立心理疏導站、志愿者服務站、愛心幫扶站、民主接待站、井口溫馨服務驛站、群眾安全井口接待站六個服務站點,做好職工的心理疏導、維護職業健康、困難職工精準救助、赴外創業者服務中心等貼心幫扶工作。面對因疾病等各種原因致貧的職工群體,以“愛心+救助”和“解困+穩壓”為宗旨,“貼心”幫扶職工,形成完善的幫扶救助機制,以第一書記和基層車間工會主席為媒介,排查單位困難職工,形成礦領導班子成員與困難職工家庭“一幫一、結對子”困難職工幫扶機制。

實施“暖心”工程,創建職工滿意之家。一個溫馨的人文關懷環境,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價值認同感。從關心一線職工生活切入,讓職工感受到崗位價值和尊重中的幸福。根據一線職工上、下井、衣、食、住、行、班前、班中、班后生活規律,堅持“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服務一線職工活動,制訂“聚所十送”和“禮物十送”雙十送行動計劃等活動讓春節餃子、元宵湯圓、端午粽子、夏季西瓜、冬至雞湯送到基層崗位,送到一線職工。定期在父親節、母親節、生日等重要節日開展慰問赴外開發人員家屬;通過“暖心”工程,在企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個濃厚的、充滿“親情味”的氛圍。

實施“安心”工程,創建安全幸福之家。“安心”群眾安全文化,就是通過搭建“四個平臺”,營造“五個環境”讓職工在一個安定心情狀態下實現自身的安全生產。“四個平臺”,即安全監督隱患排查信息化管理、安全理念滲透、流程化群眾安全監督、“親情感化”協管安全幫教。“五個環境”,即營造濃厚的管理環境、輿論環境、物態環境、心態健康環境、行為內控環境。通過潛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滲透影響,讓職工真正把自覺維護職業健康和生命安全轉化為一種內在需求、一種自覺行為。

實施“聚心”工程,創建溫馨和諧之家。舉文化之旗、立精神支柱,建和諧家園。完善文體機制建設,發揮十三個文體協會作用,鼓勵職工上舞臺當主角,營造有利于文體積極分子成長的環境,積極探索建設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職工文化,凝聚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發揮文藝引領風尚、陶冶職工、服務礦山、推動發展的作用。著力打造"以文化育人、以文化聚心、以文化鑄魂"的健康人文環境,不斷以文化力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經驗啟示

首先,加強自身建設是推進“五心”工會建設的關鍵。通過在工作人員中開展工作“學習化、精細化、標準化”切實提升工作人員正確履行職責能力,是服務大局和職工群眾的基本保障。一個正確的戰略,需要高效執行的團隊。為確保“家和文化”建設的實施,就必然需要有一批群眾威信高、組織能力強、能夠代表職工群眾利益的黨群志愿者服務隊伍去不折不扣地去實施。

其次,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是“五心”工會建設的群眾基礎。作風建設事關“五心”工會建設成敗。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了工作作風,著力在促進黨群機關辦事提速、服務提質、效能提升上下工夫。以建設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通過建立心理疏導站、志愿者服務站、愛心幫扶站、民主接待站、井口溫馨服務驛站、群眾安全井口接待站六個服務站點,實現服務職工群眾常態化、便捷化。

第三,健全激勵機制是“五心”工會建設的活力之源。在基層車間工會深入開展以組織信賴之家、學習創新之家、安全幸福之家、民主和諧之家、愛心幫扶之家、職工信賴之家“六家”建設為內容的職工小家建設是黨群服務中心“五心”工會內涵和外延的有機統一。建立健全業績考評機制是實施“五心”工會的重要舉措。制訂科學的業績考評標準,建立黨政評價和職工評價相結合的考核制度,是激發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的推進劑。

作者:許志偉 單位:山東能源棗礦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