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方式優化

時間:2022-06-13 10:42:38

導語:“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方式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方式優化

建立工會網絡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工會工作要從以往的模式中脫離出來,將自己融入到“互聯網+”這一時代潮流之中,建立相關的工會網絡平臺,讓工會網絡平臺向著正規化與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讓企業工會原有的工作方式與“互聯網+”時代進行融合,讓工會工作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這樣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會內部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工會網絡平臺完成一系列相關工作,例如對工會中各個成員的信息記錄、相關學習材料的下載、部分工作的安排以及各項活動的具體步驟等,還可以和其他企業、其他國家的工會進行接觸,學習他們各類工作方便的相關經驗,并且對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彌補,讓工會工作向著更加優良的方向邁進。

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工會宣傳工作

以前企業進行的各類工會宣傳教育活動多數是以座談會為主體,以教育為目的而進行的,這樣的活動非常容易造成領導的“一言堂”,自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職工對這種方式也較為厭煩。“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一局面,企業工會的宣傳工作可以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來進行。互聯網上資源是多種多樣的,企業管理者以及工會干部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讓工會宣傳工作的形式更為多樣化,企業職工也更易接受,并改變以往領導“一言堂”的局面,從而加強企業管理者、工會干部以及企業職工之間的交流互動,讓企業職工能夠接受工會宣傳工作中所宣傳的思想與理念。工會可以以工會網絡平臺作為基礎,進行與宣傳工作相關的活動,例如各類網頁、動漫、GIF動圖等,讓職工通過這些新形式對工會進行的宣傳工作有所了解。互聯網已經走進了職工的日常生活,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工作職工也容易接受,互聯網平臺上的一些內容也能夠提起職工對宣傳工作的興趣,讓職工主動去了解工會所宣傳的內容,保證工會進行的宣傳工作能夠起到實際效果。

利用網絡平臺對職工進行培訓

在過去,企業工會對職工進行的培訓工作過于模式化與形式化,通常都是聘請教師來對企業內部的職工進行培訓。雖然教師具有一定的水平,但是負責培訓的職工往往人數較多,數量至少為幾十人,有時候甚至多達一百余人,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一個職工,無法保證每一個職工的能力與水平都能夠得到鍛煉與提高。有些企業自身不重視對員工的培訓進行考核,職工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教育而已,企業工會已經盡到了這一方面的責任,其他的就不用再負責了,而有些職工自身文化基礎水平較差,這樣的培訓也無法讓他們獲得提高,因此企業工會對職工進行的培訓一直處于一種較為尷尬的境地。在“互聯網+”時代進行職工培訓可以獲得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讓每一名企業職工通過網絡平臺來學習相關的培訓課程,讓企業職工可以對相關的學習內容更為了解,在每一次培訓結束后都要根據本次的培訓內容對職工進行一次檢測,保證每一名職工都能夠從培訓中獲取到足夠的知識。在“互聯網+”時代,職工接觸網絡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用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登錄工會網絡平臺,對相關的培訓知識進行復習,自覺主動進行學習,對自身的工作能力進行提高。

依靠網絡平臺收集相關意見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異常迅速,因此工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職工的工作意見進行收集,了解職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思想情況,讓網絡平臺成為連接企業工會與職工之間的通道。互聯網自身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以讓工會通過互聯網對每一名職工的基本情況、工作情況有一個最為直觀的了解。在以往很多工會存在著挑選信息上報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在“互聯網+”時代以及網絡平臺面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工會對于員工的意見與情況可以有著最為真實的了解,并且可以針對相關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提出相關解決問題的措施,工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設置留言板、信箱等內容,保證職工能夠對自己的意見以及建議進行發表,工會組織也能夠第一時間收集到職工的意見,為職工提供服務,能拉近工會組織與普通職工之間的距離。

企業工會是企業與普通職工之間溝通的橋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工會網絡平臺的建設,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工作提供了便利,企業工會自身的工作也通過這一手段得到了優化,保證企業與職工的利益,促進企業向前發展。

作者:劉素芝 單位: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