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工作創新思考
時間:2022-10-04 08:46:08
導語:工會工作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工會宣教文體活動的作用作為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工會組織要深入學習、準確把握、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各級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的思想統一到黨的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新形勢下企業工會面臨的新問題
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時代的發展讓企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工會工作領域不斷拓展。企業應該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并賦予其在新形勢下的內涵,不斷促使工會發展方向始終與現實具體情況相結合,以工作質量和社會效益為基礎,充分調動企業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在此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也相應地變得越來越多樣,企業以及職工對工會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會所肩負的責任不斷加大,面臨的問題越來越繁多,其所擔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尤其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員工收入差異化增加工會工作難度。企業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企業徹底告別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更加注重人才建設,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制定出向高級管理人員、科技研發人員、生產運行崗位人員傾斜的政策,使企業內部不同員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異不斷拉大,對于解決出于企業發展需要而造成的員工收入差異引起的矛盾,工會組織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企業發展迅速,工會難以適應。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工會工作顯得相對滯后,沒有做到“同頻共振”。一是思想觀念沒有“同頻共振”。有的企業工會無論是在政策理論研究上,還是在轉變思維方式上都顯得“慢半拍”,仍停留在“大鍋飯”時代,工作上“穿新鞋走老路”,主動作為少,被動做事多;二是工作方法沒有“同頻共振”。面對新形勢,工會工作缺乏超前意識,與基層員工需求出現脫節,主動出擊少,被動應付多;三是工作內容沒有“同頻共振”。有的企業工會職能過于追求“大而全”,職責過多、戰線過長、范圍過廣、內容過雜,該干的沒干好,想干的干不了;四是作用發揮沒有“同頻共振”。對于職工最直接、最迫切、最現實的訴求,工會顯得有些無能為力,往往處于一種“想適應,但又不知如何適應的被動境地”。
如何創新開展工會工作
完善工會組織體系。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體系是工會開展各項工作、履行工會職能的基礎。首先,要按照工會法在企業內部建立自下而上、多級別、多層次的企業工會組織。其次,大力選拔年輕有為、德才兼備、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充實到工會干部隊伍中來,特別要按照三個最大限度的要求,將企業內部聘用的臨時工或者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的基礎。完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工會想要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一方面要勇于開拓思路,在實踐中堅持創新、開放的思維,不斷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另一方面必須熟練運用法律武器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干部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善于用法律觀點分析問題,用法律知識指導工作,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工會必須建立完善各種工作機制,建立民主管理機制、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宏觀參與機制、調查研究機制、工會工作評判機制,完善工會工作模式。完善服務內容,做職工的貼心人。工會是為了維護職工權益而設立的,始終與企業職工站在同一戰線。創新工會服務內容,實質上是提升工會對企業職工的服務水平。首先,創新工會活動形式。很多職工整日被單調枯燥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所困擾,自然需要一些活動在工作之余增添色彩;其次,結合企業近期的中心工作,有計劃地組織職工到兄弟單位進行考察學習,增長職工的見識;最后,對于有特別困難的職工進行人文關懷。比如,通過宣傳墻、閱覽室、報刊等形式就先進思想予以宣傳,通過活動小組形式促使職工積極參加,不僅讓企業職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豐富,而且增強了企業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楊婧 單位: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公司
- 上一篇:企業思想政治工會宣教文體活動分析
- 下一篇:經濟型工會人力資源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