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04 12:08:00

導語:肱骨干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肱骨干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肱骨干骨折簡單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1998~2006年對186例肱骨干骨折分別使用外固定支架、鋼板、帶鎖髓內釘固定,觀察其術后并發癥及療效。結果隨訪6~18個月,從優良率、骨折愈合率、術后并發癥及術后不愈合率等方面評價,外固定支架優于帶鎖髓內釘固定,帶鎖髓內釘優于鋼板固定。結論外固定支架是目前基層醫院治療肱骨干骨折較為理想的方法。醫學論文網【關鍵詞】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支架;內固定肱骨干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總數的1.3%[1],其中骨折不愈合率約占20%[2]。大多數可進行保守治療[3],但對于骨折移位明顯、有軟組織嵌入或伴有神經血管損傷者,主張做血管神經探查的同時行內固定治療。1資料臨床1.1一般資料我們自1998~2006年先后對186例肱骨干骨折進行手術治療,其中外固定支架治療106例,鋼板固定64例,帶鎖髓內釘治療16例。1.2手術方法1.2.1外固定支架組本組106例,男63例,女43例;最大年齡84歲,最小5歲。閉合復位16例,神經探查8例。本組均采用國產單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或全麻。閉合性骨折在X線透視下復位,開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經損傷者,切開探查血管神經,直視下進行骨折復位。對于復位困難或骨折斷端有軟組織嵌入者,行有限小切口復位。近端2枚螺紋釘在上臂外側進釘,以免損傷腋神經、正中神經及尺神經;遠端2枚螺紋釘在上臂外側肱骨外上髁上方5cm以內進釘,以免損傷橈神經及臂部肌皮神經。皮膚戳口,骨折近端鉆2孔,螺釘垂直于肱骨干擰入,透視下穿過對側骨皮質1~2個螺紋。鉆孔及擰入螺紋釘時,必須用軟組織專用保護套筒,也可作3~5cm小切口在直視下置釘,以防血管神經損傷。外固定器距離皮膚1cm,過低則可能壓迫皮膚,過高則減弱固定強度。對于橫斷骨折可加壓固定;斜行和粉碎骨折不能加壓,加1枚螺紋釘固定保持骨折端穩定;對小斜型骨折使用加壓器,出現不穩定時采用交叉克氏針固定留于皮下,5~8周后拔除;對粉碎性骨折片利用可吸收線捆綁固定。1.2.2鋼板固定組本組64例,男26例,女38例;最大年齡83歲,最小年齡16歲。采用臂叢阻滯麻醉或全身麻醉。鋼板采用限制性接觸鋼板24例,加壓鋼板40例。采用后外側切口顯露橈神經,對粉碎性骨折采用鋼絲捆扎,術后石膏固定6~8周。1.2.3帶鎖髓內釘組本組16例,男10例,女6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21歲。采用臂叢阻滯麻醉或全身麻醉。閉合性穿釘5例,切開復位11例。均采用外側切口。肱骨大結節處進釘、擴髓、C型臂X線機透視下上遠端鎖釘;對粉碎性骨折片采用鋼絲捆扎。1.2.4統計三個不同手術方法組的計量資料采用SPSS11.5統計分析軟件中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3結果肱骨干骨折三種固定方法術中術后資料見表1,肱骨干骨折三種固定方法術后并發癥資料見表2。表1肱骨干骨折三種固定方法術中術后資料表2肱骨干骨折三種固定方法術后并發癥資料從表1可以看出外固定支架的手術時間(P<0.01)、術中出血(P<0.05)、出院時間(P<0.01)、骨折愈合時間(P<0.05)等各項指標最好,帶鎖髓內釘次之,鋼板最差。從表2看出鋼板固定并發癥最多,帶鎖髓內釘次之,外固定支架并發癥最少。3討論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交通事故增多,肱骨干骨折病人也隨之增加,病人對骨折對位要求逐漸增高。帶鎖髓內釘價格昂貴,遠端2枚鎖釘需在X線透視引導下鎖入,對肱骨干遠端骨折有一定的局限性。取出時因為前面有血管神經影響,需擴大切口方可取出鎖釘。帶鎖髓內釘還有肩關節疼痛、骨不連、感染等較多并發癥[4]。鋼板固定對骨折兩端肱骨干剝離較多,影響血液循環,進而造成骨不連,如不適當活動易造成鋼板螺釘斷裂,而且手術過程中及術后取鋼板時易造成醫源性橈神經損傷。由于目前醫患關系不和諧,對鋼板及髓內釘斷裂往往引起醫療糾紛,對基層醫院及醫生均造成較大壓力,對患者亦造成精神及經濟方面損失。外固定支架固定范圍廣,幾乎肱骨干全程均可使用,對于粉碎性骨折、斜型骨折、開放性骨折及伴有神經、血管損傷的骨折均適用,且切口小、骨膜剝離少、骨折端血運干擾少,符合BO固定要求[5];費用低,門診即可拔釘;對于釘道感染,使用75%的酒精局部涂抹即可治愈;雖然對病人生活、穿衣帶來不便,但對于第二次取釘的痛苦及經濟負擔病人完全可以接受。螺紋釘松動是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骨折移位,發生骨折延遲愈合或骨不連。單臂外固定器固定期間,應注意觀察螺紋釘有無松動,必要時更換螺紋釘。骨折臨床愈合前禁忌持重。綜上所述,對基層醫院來說,肱骨干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是較為理想的固定方法,它不僅對病人有諸多好處,同時由于并發癥較少,避免了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醫患矛盾。【參考文獻】[1]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53.[2]FoulkDA,SzaboRM.Diaphysealhumerusfractures:naturalhistoryandoccurrenceofnonunion[J].Orthopedics,1995,18(4):333335.[3]鮑磊,周雪峰,馬華松,等.肱骨干骨折的外固定治療[J].中國骨傷雜志,2006,19(1):4142.[4]洪標輝,昌耘冰,廖穗祥.帶鎖髓內釘治療肱骨干骨折的并發癥及防治[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7,22(7):570571.[5]王亦璁.BO與AO的不同之處[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2,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