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裝卸安全管理現存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1-24 02:51:47
導語:鐵路裝卸安全管理現存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安經營部下轄16個站點,目前辦理貨運業務的有12個站點、辦理批量的有11個站點、辦理零散的有6個站點、辦理集裝箱的有4個站點。擁有各類機械設備39臺,其中叉車25臺、門吊5臺、裝載機6臺、抓料機2臺、扒料機1臺,最大的特點就是點多線長,裝卸作業品類復雜,設備種類較全,裝卸業務實行全發包管理,與我們合作的委托裝卸企業共計11家,固定裝卸勞力348人,2015年清算裝卸收入1622萬元。
(1)制度落后卡控不嚴,裝卸安全管理薄弱。貨改以后、裝卸體制發生變化,原有的裝卸管理制度及辦法已不適用現場的安全管理需要,存在可操作性不強、裝卸監控要點不明晰的缺陷,加上實際工作中存在簡化流程的現象,造成裝卸作業人員對裝卸注意事項和要求把握不清從而影響裝卸作業安全。新長地區鐵路起步較晚,裝卸安全基礎管理薄弱,沒有路內裝卸工在現場“傳、幫、帶”,僅靠貨運人員的說教及工人自己摸索,安全專業技術管理方面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與鐵路貨改的新形勢極不適應。(2)裝卸隊伍構成復雜、人員業務素質低下。與我們合作的11家裝卸企業有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裝卸企業的用工形式多種多樣,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裝卸工來源和文化素質結構差異較大,其中大部分裝卸工是農民工年齡偏大、業務知識欠缺,安全意識薄弱、自我約束能力差,有章不循憑經驗干活,對裝卸工作的重要性和相關規章制度缺乏理解,嚴重影響裝卸安全質量。(3)缺少投入以修代養、機械設備陳舊老化。新長地區的裝卸機械設備大部分都是2004年新長鐵路開通貨運以來配置的,多年來一直缺少機械設備的投入,導致裝卸設備數量不足陳舊老化嚴重,同時還存在裝卸設備維修保養不到位,部分裝卸機械的設計理念過時無法發揮作用。這與客戶對貨物運輸的快捷性、安全性的要求及裝卸隊伍的機械化、現代化轉型存在很大的差距,也為現場的裝卸作業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3鐵路裝卸安全管理現存問題的對策
3.1加強專業技術管理,提高裝卸安全管理能力
鐵路貨運改革以來,裝卸的體制也隨即發生變化。面對新模式、新職能,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以往的公司經營模式,職能不清、業務不熟、造成現場裝卸管理不到位,使裝卸安全陷入被動局面。為盡快適應貨運組織改革的新要求,急需加強專業技術管理,提升裝卸安全管理能力。(1)進行裝卸安全管理制的整章建制。對過時的、相互沖突的規定或條款進行協調處理、統一規定,使現場作業有統一的、明確的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委托企業按照鐵路委托裝卸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項基本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做到管理有規定、檢查有標準、改正有依據、提高有目標。(2)做好對裝卸安全關鍵點的安全卡控。如起重機械作業要做到“十不吊”,叉車作業要做到“五不叉”,超過8米以上的長大貨物要使用“雙牽引繩”等管理規定。同時督促委托裝卸企業要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加大現場安全巡查力度,嚴格執行“兩紀一化”對崗位作業環節的機械交接、音響信號、站立位置、超負荷作業等重點環節進行卡控,確保現場裝卸作業安全。(3)建立健全裝卸安全管理問題數據庫。定期分類梳理裝卸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種問題,總結其內在規律并作出相應的預測,使裝卸安全管理工作能做到超前預防、有序可控。對照安全管理新機制,指導委托裝卸企業制定內部違章違紀考核辦法,改變原來干好干賴一個樣,一人有病全家吃藥,企業為個人違規行為埋全單的混亂做法。
3.2強化裝卸隊伍建設、提升裝卸職工素質
新長地區的裝卸實行全委托管理,委托裝卸管理已經成為鐵路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裝卸用工成本逐年增長以及委托企業的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類運營成本的增加,使得委托裝卸企業盈利能力略顯疲態,個別委托裝卸企業甚至出現虧損現象,委托工流失情況日趨嚴重。以上種種情況都需要加強裝卸隊伍建設、確保裝卸隊伍穩定。(1)提高委托企業的準入門檻。對委托企業資質條件、安全管理、用工政策、作業能力、企業誠信等準入要求進行嚴格把關。對注冊資金在50萬元、用工規模30人以下的委托企業進行整合,提升委托企業抗風險能力。定期對委托裝卸企業的作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班組建設、裝卸車安全質量和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評估,確保委托裝卸企業用工規范、管理有序。(2)提升委托企業幫促力度。對于管理有序而經營困難的委托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委托企業清算比例,從生產、生活上幫助委托企業解決困難、為委托企業提供辦公、間休用房,改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采取合理的工資分配辦法,切實改善委托裝卸人員的福利待遇,使委托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減少因委托用工引起的勞動爭議等問題,確保委托企業正常運轉。(3)加強委托裝卸工的崗位培訓。大多數委托企業由于掌握的專業知識不夠,對鐵路管理思路和規定總有霧里看花的感覺,管理上無從下手。通過對裝卸人員、班組長、管理人員進行綜合業務培訓、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技能演練以及現場作業培訓,及時補充相關業務的新要求、新技能,提高職工在裝卸作業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3.3加大投入精細保養,提高裝卸機械化比重
在鐵路貨運改革持續推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要求不斷提高、用工成本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鐵路裝卸的集裝化、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由于鐵路裝卸設備的特殊性,在鐵路裝卸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不斷消除、降低和控制設備使用的安全風險,提高設備安全管理水平與能力,確保裝卸設備使用安全。(1)加大投入源頭控制、確保設備質量。加大機械設備的投入,對老舊的設備進行大修或更新,合理配置裝卸機械,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率及機械化水平。購置鐵路裝卸設備前對生產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對新購置或大修的裝卸設備進行試運行檢查,重點檢查設備的金屬結構、電氣設備、動力裝置、傳動機構、安全裝置及防護措施是否完好并做好記錄,從源頭做好設備質量的控制。(2)科技創新整治更新,提高設備適應性。機械與具體裝卸條件的適用性影響到機械裝卸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應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對裝卸機械與具體裝卸條件之間的矛盾進行深入研究,重點抓好大中型裝卸機械影響安全的關鍵部位整治工作,提高裝卸機械的適應性,以便進行機械化作業。(3)規范設備的保養維修,保證狀態良好。根據設備的生命周期及使用狀況,制定合理的保養維修計劃。按照裝卸機械的“兩保”工作的要求,每月編制機械設備的一、二級保養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做好設備的保養工作。重點做好裝卸機械安全裝置的檢修保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為現場的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保障。鐵路裝卸是鐵路貨物運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安全性是鐵路運輸生產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對新長地區裝卸安全管理的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加強專業技術管理、強化隊伍建設、加大設備更新等措施,確保裝卸作業安全和人身安全,以適應鐵路市場化及貨運組織改革的形勢。
作者:張善東 單位:上海鐵路局南京貨運中心
-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質量與安全管理探索
- 下一篇:電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