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的運用分析

時間:2022-10-16 03:43:29

導語: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的運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的運用分析

1.安全生產輔助系統簡介

1.1系統目標

最終通過準確定義的施工作業現場中的勘察單、工作票和操作票,明確其施工細節和安全要求,為電力主管部門和施工作業人員提供對現場情況的準確和統一的文字理解,為主管部門判斷系統是否滿足其業務需要提供文字依據,為技術人員進行軟件設計提供統一標準。在現場施工之前盡可能周密考慮電力設備現場狀態的實際需求,減少以后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準備不足、返工、安全隱患等情況。

1.2系統介紹

該系統包含兩個子系統,一個為在平板電腦上運行的安全生產現場智能輔助子系統,一個為在服務器上運行的安全生產現場智能管理子系統,對管轄區內所有班組的安全生產現場進行綜合管理。本系統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在便攜的平板電腦上開發一套施工作業現場勘察單、工作票和操作票(以下簡稱“兩票一單”)的輔助管理系統。通過本系統規范“兩票一單”的錄入流程,輔助作業人員快捷全面方便的錄入信息,同時保證工作的全面性和安全性。安全生產現場智能輔助子系統可以進行勘察單的輔助管理、工作票輔助管理、操作票的輔助管理等。提前預控,把好現場勘察關,通過平板電腦平臺,實現現場勘察人員對施工檢修現場制度化勘察工作,依次、規范錄入勘察單信息,同時實現勘察單的查詢、編輯、打印等功能,確保施工檢修現場第一關可控。過程管控,實現兩票執行關。施工檢修工作現場三種人,根據各自分工,通過工作票、操作票輔助管理,實現操作依步驟執行,避免跳項、漏項等不可控因素,實現兩票執行的能控,同時實現對兩票的查詢、編輯以及打印功能。安全生產現場智能管理子系統,包含了基礎信息管理、數據同步管理、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查詢統計報表以及系統管理。

2.基于系統現場安全管理的實現

現場作業風險辨識和防范措施管理。定義各種現場作業時所需注意辨識的內容,以及對應辨識內容應采取的各種典型安全控制措施。具體屬性有:編號、序號、作業類別、辨識項目、辨識內容、典型安全控制措施等。現場勘察工作業務流程:現場業務操作人員攜帶平板電腦在現場進行安全生產現場信息的錄入,并可以將現場拍下來,用設計工具將現場情況設計出示意圖,同時對于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再拍下現場照片輔以說明。最后將所有勘察單、工作票、操作票等導入到內網服務器中,進行統一管理,打印出相應的紙質安全生產現場,供現場施工人員使用。實施過程中缺少任一步驟的確認,終端(平板電腦)上的電子查勘單、工作(操作)票就會“卡住”,不往下走,最終將影響到查勘單、工作(操作)票的完成。(見下圖)通過作業前嚴格查勘、開票審核,作業中嚴密的控制與現場攝像(拍照),作業后及時將視頻(照片)和數據回傳等方式,正確地引導、控制、監督現場工作人員全過程地執行標準化作業,管理者可以在施工前,業主、設計、監理、設備供應商及施工單位可以開展高度可視化的圖紙會審,對于工程實現可能性較低或者相關專業設計沖突的部分可以在圖紙會審時盡可能的避免。尤其是運行單位可以在BIM上實現較為全面的試運行,對變電站未來的正常運行排除潛在的隱患。確定工期并設置工期避讓制度(如惡劣天氣、材料緊張或設備故障、供貨延期等因素)在某施工單位接收經過討論通過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后,可按照BIM中的施工準備信息進行施工準備,且準備周期可以參考和對比模型中模擬工期。在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由施工單位將施工準備的報由監理、項目管理方或業主審批。監理、項目管理方或業主在BIM軟件中查看工作進度并由監理及業主代表現場核實信息。施工單位、設計、監理、設備供應商、運行單位及業主代表在已完成的BIM模型上進行協同作業。首先,設備供應商按照設計要求在制造廠將變壓器生產出來,各單位監造人員在BIM軟件上對該設備進行工藝、質量及進度等各方面的評估,如各方評估合格,將在BIM模型上用各自的評估權限進行合格放行的操作,此時施工單位將按照BIM中對變壓器按照的工期要求來檢查前期工序是否合格完成,是否滿足設備進場狀態,此后設備承運方也將在自己的BIM角色中輸入相關的實時信息,以確保參建各方可以了解設備情況。

本文作者:陳哲浩吳剛勇吳恒超工作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湖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