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建設期安全生產論文

時間:2022-10-09 03:22:56

導語:水電站建設期安全生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電站建設期安全生產論文

1概述

甲米河二級水電站自2011年4月主體工程開工至2013年11月7日首臺機組發電以來,一直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進行管理和控制,未發生一起重傷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管理到位。

2安全生產管理

2.1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

根據《安全生產法》規定,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主要包括規劃、設計審查、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等。

2.1.1安全設施規劃

安全設施規劃包括安全條件論證與安全預評價。建設項目在項目立項前,建設單位應當對項目的選址、工藝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條件進行論證,并編制《安全條件論證報告》。報告包括以下內容:(1)建設項目本身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2)建設項目對可能范圍內的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公眾活動、農民生產生活產生的安全影響;(3)可能范圍內的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公眾活動、農民生產生活對建設項目產生的安全影響;(4)當地自然條件對建設項目的影響;(5)建設項目對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

2.1.2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

建設項目在立項前,建設單位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進行安全預評價。評價機構應按AQ8001-2007《安全評價通則》與AQ8002-2007《安全預評價導則》編制《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預評價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1)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種類和危害程度以及對從業人員安全、公共安全影響的定性、定量評價;(2)預防和控制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可能性評價;(3)安全設施設計原則、安全對策措施、安全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效果評價;(4)預評價明確的結論;(5)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2.1.3安全審查

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向具有審批權的上級單位或部門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提起申請時,應提交下列材料:(1)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申報(備案)表;(2)建設項目選址確認書;(3)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4)安全預評價報告書;(5)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6)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相關資料。設立安全審查通過的項目,應取得設立安全審查合格意見書。

2.1.4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并由設計單位出具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專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完成后,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建設單位向具有審批權的上級單位或部門提出審查申請或備案。

2.1.5安全設施施工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應當由取得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并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施工。施工單位應按照安全設施設計文件和相關施工技術標準、規范施工,并對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同時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依法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審查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不得擅自修改經審查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文件或者其他安全防范措施計劃。

2.1.6安全設施驗收

安全設施建成后需要試運行的,建設單位應組織試運行,并做好詳細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施工單位處理。施工單位應在安全設施試運行結束后編制試運行自查報告,建設項目竣工后,施工單位應編制安全設施施工總結驗收報告。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評價,安全評價機構應編制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按照DL/T5123-2000《水電站基本建設工程驗收規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定執行。建設項目竣工后,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建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應向具有審批權的單位或部門申請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或備案。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通過竣工驗收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竣工驗收意見和要求,修改完善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形成安全設施驗收評價報告備案稿,報原審批單位或部門和項目所在地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2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在工程開工建設前建設單位應收集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并貫徹執行,有效防范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健康、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在工程建設前,應結合工程位于林區易發森林火災,隧洞開挖存在瓦斯等有害氣體,引水隧洞圍巖差、山洪泥石流威脅等特點,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結合工程安全生產實際,以公司的名義頒發《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安全生產考核管理辦法》、《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制度》、《森林防火管理辦法》、《民爆物品儲存庫安全管理辦法》、《瓦斯防治措施》、《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工作例會制度》、《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工程建設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應急管理辦法》、《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管理辦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安全投入管理辦法》等安全管理制度性文件。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可以防止生產經營單位管理的隨意性,有效地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2.3安全生產組織保障

建設單位應當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公司總經理是公司第一安全責任人,是安全管理體系的負責人;總工程師是安全及其技術管理體系的主要責任人;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同時管安全,是安全生產實施體系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是安全生產監督體系的主要責任人。建設單位還應成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作為公司日常安全生產管理的職能部門,人員配置應滿足安全生產管理需要和《安全生產法》第十九條規定的要求。建設單位還應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公司總經理任安委會主任,副總經理任安委會副主任,公司各部門負責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第一負責人和設計單位為安委會成員。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持證上崗,應持有《安全資格證書》或《注冊安全工程師證書》。各施工單位也應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其第一負責人為本項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并在建設公司安委會的領導下工作。

2.4安全生產投入管理

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須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并對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須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責任。”《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明確規定:“建立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保障安全生產所需的資金投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投入的長效機制,……。”由此可見安全生產投入的重要性,建設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也是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和管理的主體。建設單位應當讓主管安全生產的部門牽頭,工會、工程建設部門參與,共同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或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經財務審核,分管領導審核后提交主要負責人或安委會審定。安全生產投入應使用在安全工程,臨時安全防護設施,重大危險源、危險因素和事故隱患、危險因素的評估、整改、監控,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及安全活動,勞動防護與職業健康,日常安全管理,應急救援及其它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建設項目提取的安全費用應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擠占、挪用,安全生產費用應設管理臺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監督使用。

2.5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甲米河二級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對員工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進行安全培訓教育,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安全生產“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新入場人員、重新上崗及換崗人員、班組長及其他人員,接受安全培訓的學時不得少于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間。公司的安全生產教育主要包括:入廠三級安全教育,換崗安全教育,外來參觀、實習人員安全教育,職工復工安全教育,外借人員、臨時聘用員工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監督人員的資質培訓和安全再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以及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安全生產管理、職業衛生、安全生產技術等知識;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國內外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等。其它安全教育通過開展“百日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月”等活動,使從業人員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員工對作業風險的辨識、控制、應急處置和避險自救能力,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等。

2.6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

安全檢查目的在于辨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檢查生產現場安全設施、作業環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是否符合安全規范,系統運行狀況是否符合現場規程。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建設過程中的事故隱患,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安全檢查工作堅持“閉合管理、持續改進”的原則,督促相關單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甲米河二級電站安全檢查主要包括:定期安全檢查(月、年),經常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節假日安全檢查。安全檢查的內容主要圍繞“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等六個方面展開。日常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檢查作業環境、作業行為、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各類規章制度的執行、安全設施等;季節性檢查主要包括:冬季防滑、防寒、防凍、防火,夏季防暑,雨季防汛、防泥石流、防風等檢查。專項檢查主要包括:爆破、開挖、高邊坡開挖、深基坑開挖、水上(下)施工、用電安全、高空作業、大型設備吊裝等危險作業而進行的特殊檢查;專業檢查主要包括:設備、用電、危險物品、塵毒作業、防汛、防火、交通和起重作業、壓力容器等而進行的檢查。安全檢查中發現違章行為應立即糾正,對一般問題和隱患應立即整改。發現重大隱患或評價為不合格需要停工整頓的,應以《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形式,具體明確下達整改部位和內容、整改措施建議、整改日期、經費來源、整改責任人和驗收人員。隱患整改實行閉環管理,整改責任單位要按照《隱患整改通知書》要求按期完成整改;隱患整改后,經驗收人員驗收、簽署驗收意見后報送檢查負責人。

2.7對承包商的管理

對承包商的管理一直是建設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很多電站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甲米河二級電站建設單位對承包商的安全生產管理概況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1)明確雙方的責任;(2)嚴格審查安全資質和專業人員的技術能力;(3)做好現場作業的安全風險分析;(4)開展對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和管理。對承包商現場管理,甲米河二級電站主要做好了以下幾點:(1)工程開工前對承包方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并有完整的記錄;(2)在有危險的生產區域內作業,有可能造成火災、爆炸、觸電、中毒、窒息、機械傷害、溺水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設備損壞、環境污染等事故,要求施工單位作業前做好安全風險分析,并制定安全措施,經監理和建設單位審核批準后,監督承包方實施;(3)在承包方進入作業現場前,檢查其相關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具有資格證,并上報施工組織措施,辦理開工手續后方可施工;(4)建設單位和監理公司經常深入現場,檢查指導安全施工,對違法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情況及時糾正,并按照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罰款和教育。

3結語

甲米河二級電站安全生產管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通過正確安全生產管理達到了安全生產零事故的目標,實現了公司生產經營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余林單位:四川鹽源甲米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