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資金管理提升財政使用效率論文
時間:2022-06-09 09:13:00
導語:專項資金管理提升財政使用效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專項資金及其管理環節;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舉措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職能發生轉換,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有新的進展、專項資金基本理解、專項資金具備三大特點、專項資金具體管理環節、專項資金主要包括發展性專項和事業性專項、非稅收入使用不合理、制度約束不夠有力、專項資金預算準備工作不到位、績效評價體系及跟蹤機制缺位、過程管理及專項成果管理缺失、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及管理體系、加強財務職能和財務人員角色定位、促進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化建設、強化績效評價對專項資金支出的控制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專項支出在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甚高,專項支出使用管理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產生直接影響,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將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整體效率和效益起到重要影響。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金管理
在我國行政體制改革過程中,政府職能發生轉換,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有新的進展,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部門預算、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財政資金使用及全過程監督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此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一、專項資金及其管理環節
1.專項資金基本理解
為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政府會對國家資金實施合理化運作,專項資金即是其中一項確保資金正確運用的有效手段。從定義上將,專項資金即為完成特定工作或達到某一事業發展目標而給出專門用途的資金;從預算管理角度將,專項資金主要是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向行政事業單位撥付,并用于某一專項工作或工程,同時需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項目。由概念分析,專項資金具備三大特點,即源自財政或上級單位及單位自籌部門,專用于特定事項,且須單獨核算。
2.專項資金具體管理環節
根據資金使用的差異,專項資金主要包括發展性專項和事業性專項,其資金規模大、使用影響范圍廣,適用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方面。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和部門預算的普遍實行,資金使用單位在對專項資金管理上,具體的規范環節應分為:專項資金預算環節,如將專項資金預算納入年度預算,取得財政撥款;未被納入預算的突發項目,須經追加申請后爭取財政專項;專項資金使用環節,如資金近授權審批、支付金額、支付方式等;專項結束后的項目決算,如結余資金管理、項目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分析等;資金使用效果的績效評價和跟蹤調查。
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非稅收入使用不合理
根據相關規定,非稅收入中專項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應專款專用,單位內部財政對其不能加以統籌。近幾年來,財政預算體系改革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一些收入明顯增加,單純的專款專用模式已顯得不合時宜,其不僅容易造成單位內部突擊安排項目,使得項目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還極易致使資金大量結余,甚至使諸多政府急需安排的項目缺少可用資金,降低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益。如此一來,非稅收入使用不盡合理,公共財政功能相對難以充分發揮。
2.制度約束不夠有力
目前,較多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管理缺乏力度,許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未明確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造成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度對專項資金支出行為的監管力度不強,當那些不合理、超預算的支出行為發生時,領導予以姑息,相關辦事人員難以實施強有力的監督,最終使制度流于形式,制度約束欠佳。
3.專項資金預算準備工作不到位
預算是資金管理的基礎,對專項資金管理而言尤為如此。從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預算的處理可以看出,專項資金預算工作中前期準備工作十分不充分、不詳細,制定預算方案時不夠認真、嚴謹,所制定預算并未細化到具體項目。作為非稅收入的征收主體,行政事業單位仍然是專項工作的組織單位,也是專項預算的申報單位,由于其負有日常行政事務性工作,則行政事業單位仍然要實施嚴格的申請立項、專家論證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在上述資金預算前期準備工作中,往往需要中介機構和專項實施單位的介入,但此類機構和單位又難免對專項資金預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把握不足,結果導致責任主體缺位、專項資金預算不到位。
4.績效評價體系及跟蹤機制缺位
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是專項資金有效使用的客觀保證。但一些專項資金管理單位抱持“花完錢才算完成任務”的觀念,對績效評價體系完全忽略,使得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不合理列支現象嚴重。此外,專項資金使用方向管理上缺少跟蹤機制,資金流向何處、使用在哪個環節、項目實施中哪些地方更需要資金、項目實施仍缺少多少資金等一系列問題,資金管理單位均無法跟蹤了解,對某些領導政績做足表面文章的負面行為亦無法及時掌握,項目正常運行受到極大影響。
5.過程管理及專項成果管理缺失從現有情況下,較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并非對應的資金使用部門,專項資金經上級單位申請后,往往還須按照業務所需撥付給下級單位,從賬務核算到資金管理,上級單位均無法對資金使用狀況做出精確的反映,若下級單位又未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至上級單位,則容易形成信息交流不暢、擠占乃至挪用專項資金、滋生腐敗等不良現象。在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財務人員應具備過程管理和監督管理意識,但較多財務人員均對專項支出過程管理和專項成果管理甚為忽略,導致超預算、不合理項目列支等惡性行為屢屢發生。加上上下級單位間信息交流不暢,資金撥付與項目進度難以一致,則上級單位專項資金則長期滯留,下級單位項目無法開工,即項目資金與項目進展脫節,專項資金管理失控,或者當上級單位其他工作任務緊張時,下級單位項目實施進度將被一再延誤,項目開始陷入超期狀態。
三、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有效舉措
1.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及管理體系
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和管理體系,增強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執行的規范性。首先,應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項目支出預算狀況,以標準項目文本方式,實施恰當管理,即通過項目申報、項目審核、項目核定和組織實施、項目監督和考核等四個具體階段,對項目支出預算實行全過程管理,并組織專家組對其做出可行性研究和評審,根據研究報告和評審結果,在一定規定程序下,申報項目支出。然后,要建立部門項目庫,積極采取事前論證、過程監督和事后審計,不斷規范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和執行,保證預決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加強財務職能和財務人員角色定位
財務職能應定位為全面參與資金使用及運轉過程的決策與控制。一項專項預算批復后,財務管理將在專項資金運作中起到監督和控制作用,整個資金流將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業務的開展、工作實踐進度等產生重要影響。這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提高對財務部門、財務工作以及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一則合理規范財務部門分工和崗位職責,保證財務職能有效實現;二則財務人員正確樹立角色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關注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尤其要對資金流向進行統籌規劃,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3.促進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化建設
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對專項資金運轉的作用僅僅是一個方面,在具體實踐中,還應完善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促使資金管理者、使用者、財務人員對資金申請、下撥、使用、報銷結算等全過程均十分了解,任何人員均不得違規辦事。從財務管理角度分析,應建立專項資金申請、使用和評價制度,建立科目設置、結轉等規范化財務管理制度,并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關規定,將專項資金會計核算納入“撥入專款”、“專款支出”科目中核算,同時規定“專款支出”的結轉時間定在項目完成后,由有關部門單獨列報,年終“撥入專款”余額須向撥款單位單獨報賬且獲得核準項目時,方可予以結轉。通過對專項資金的有效管理和監控,專項資金完整性與安全性才得以實現。
4.強化績效評價對專項資金支出的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集中專項資金之財力辦大事、要事,這促使資金管理部門對專項資金的使用實施嚴格控制,以保證專項資金存在的意義。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踐,則是對專項資金使用最優的監控手段,比如先由各級主管部門通過績效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專項資金使用單位節約資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然后區分不同項目的不同特點,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以科學的方法評價和獎懲專項資金使用狀況,最后根據考評結果審批年度專項資金,使財政撥付資金和事業開展項目盡可能保持進度上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劉欣.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第28卷(1).
2.劉偉,孫廣杰.審視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遼寧經濟,2008(1).
3.黃雅菊.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探究——以珠海市某區為例.中國科技信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