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繳納籌劃分析

時間:2022-12-19 11:13:12

導語:個人所得稅繳納籌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個人所得稅繳納籌劃分析

一、個人所得稅的相關概念闡述

個人所得稅,主要指的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

二、個人所得稅繳納過程中的常見籌劃種類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增長,國人的經濟收入水平也“水漲船高”,個人薪金收入的來源和數量越來越多,而與人們收入多少相對應的個人所得稅也越發引人關注。如何合理分配個人所得稅的份額,才能既不增加國人的經濟負擔,同時還不影響國家個人所得稅財政收入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必須解決的問題。個人所得稅繳納過程中的籌劃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而且個人所得稅繳納過程中的籌劃是否合理還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環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個人所得稅繳納過程中的籌劃種類主要有三大類。1.個人薪水所得的籌劃。我國當前所用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方式遵循的是“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即個人所得薪水越多,那么其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越高,同時其稅收負擔也越重。雖然在每一個層級邊緣地帶,他們的實際收入只相差幾十元乃至幾元,但是他們所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稅收負擔卻相差非常大,這就在無形中產生了不公平的對待方式。因此,國家必須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合理籌劃,避免此類不公平現象的發生。能夠選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1)均衡收入法。個人所得稅一般選用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的工資水平越高,與之相對應的最高邊際稅率就越高,使納稅人工資的平均稅率以及實際有效稅率都不斷提高。因此,對于那些在一定時期內,其收入總額一定的納稅人來說,應該保證分攤到各個納稅期內的收入盡量均衡,不能造成很大的波動,盡可能地不增加納稅人的稅收負擔。(2)利用職工福利開展籌劃工作。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較為固定,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在各層級稅率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減少自己收入的方法使自己適用較低的稅率,與此同時,計稅的基數也隨之變小了。這就需要個人與單位共同協商,達成協議,改變自己工資薪水的支付方法,用單位提供的一些必要福利進行替換,比如可以要求企業提供住所、逢年過節發放購物卡等,這是個人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有效方法,也是很多個人和企業都比較認可的一種選擇。當然,企業還可以給員工提供假期旅游補助津貼,提高員工福利設施,提供免費午餐、晚餐等,盡可能地降低員工的生活成本。也就是說,變相地提高他們的工資收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對于納稅人而言,這種做法雖然改變了自己收入的形式,但自己能夠得到的收入效用卻并沒有減少,并且這種以日常福利抵減收入的做法相應地也減輕了其必須承擔的稅收負擔。如此一來,納稅人就可以得到比原來更多的收入效用。2.勞務報酬所得的籌劃。我國為勞務報酬所得劃定的標準適用于20%的稅率,但是對一次性收入較高的情況采取加成征收的措施,這就相當于采用三級的超額累進稅率。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資收入所得相比有自己的特點,主要包括:(1)按照次數籌劃的方法。與工資薪水所得收入不同,勞務報酬所得征稅主要是以次數為標準,而不是以月為執行標準,因此,勞務報酬次數的確定對繳納所得稅的多少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也是對勞務報酬所得稅開展籌劃工作時必須優先考慮的一個影響因素。勞務報酬的這種以次數為標準的繳納性質,就決定了其每次都需要扣除一定費用,也就是說在一個月內勞務報酬支付的次數越多,需要扣除的費用也就越多,而應繳納的稅款就越少。因此,納稅人在進行勞務工作時,應合理安排納稅時間內每個月收取勞務報酬的數量,可以多次扣除法定以內的費用,減少每個月的應納稅所得額,避免達到較高稅收的標準,進而使自己的實際收入提高。(2)費用抵減法,即可以利用減少名義勞務報酬所得的形式進行籌劃,也就是將本應該由納稅人負擔的費用由接受勞務的業主承擔,這種做法也可以達到有效減少名義勞務報酬的目的。3.財產租賃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納稅籌劃。除了付出勞動獲得薪水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以外,財產租賃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獲得的收入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當然,這種個人所得稅的執行難度較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素養。因為國家缺乏一定的信息,所以對業主是否進行財產租賃和特許權讓與等工作難以界定。但是,對于那些積極繳納這方面個人所得稅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選擇合理的納稅思路降低所得稅的負擔。比如,利用每次收入不到四千元,可以抵扣八百元費用的籌劃思路,這種籌劃方式比抵扣20%的納稅標準要節省很多。

三、利用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進行籌劃的策略

稅收優惠是稅收制度人性化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是國家為了實現稅收調節功能的重要舉措。在對稅種進行設定時,一般都設有稅收優惠的條條框框,而如果納稅人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條例進行籌劃,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稅收負擔,變相地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利用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劃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增加稅收減免數額。從個人所得稅方面來看,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等都可以在收入中抵免,尤其是適當增加每個月的住房公積金,能夠發揮降低適用稅率、減少稅收支出的效能。住房公積金有一套固定的計算方法,但是并不受本年度工資增長的影響。利用住房公積金的這種性質,在年末收入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此項公積金進行補繳,增加年末這個月的個人所得稅稅前可抵扣金額,就可以達到降低稅款的目的。2.利用捐贈抵減避稅。為了鼓勵那些收入較高的群體為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根據個人所得稅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個人將其所得通過境內的團體、國家機關、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等捐贈其所申報的應繳納稅款的30%,就可以從其應繳納稅額中扣除。這條法律條款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不斷引導納稅人關注公益事業,通過引導個人的行為降低社會和國家的負擔,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而個人則可以利用這種條款,通過服務公益事業將一部分個人收入從應繳納所得額中扣除,實現抵免一部分個人所得稅的目的。3.以免稅基金的形式減輕稅收負擔。對于個人而言,將個人的存款以教育基金或者其他免稅基金的形式存入公信力高的金融機構,或者把資金用于國債投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稅收壓力,并且還可以將子女的教育和日常花銷安排得井然有序。

參考文獻:

[1]陳輝,葉超,于洛.年終一次獎金個人所得稅敏感區間及納稅籌劃———以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12,(11).

[2]靳光玫,陳原.淺析高校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以某地方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11,(23).

[3]張愛俠,喻紅艷.高校教師薪資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盧艷玲 單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