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機構質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3:43:00

導語:疾控機構質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疾控機構質量管理論文

摘要: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有助于合理的使用現有資源,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不僅滿足國家對于加強疾病預防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而且有利于滿足廣大群眾對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作為政府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部門,具有集社會性、政治性、技術性于一身的特點,在疾控體系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需要設計和建立適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特點的質量管理模式,合理有序地推進。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疾病預防控制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sbenefittothera-tionaluseoftheresourcesandprovidingbettertechnicalservice,whichnotonlycomplieswiththenationalaim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diseasecontrolsystem,butalsomeetstherequirementsofpeopletothepublichealthservice.Astheproducingsectorofgovernment’spublichealthservice,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owsocial,politicalandtechn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nsequently,itisverycomplicatedandspecial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tisnecessarytodesignandestablishthequalitymanagementpatternsapplyingto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efficientlyandsystematically.

Keywords: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全面質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即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客戶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目前國家對疾病控制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CDC的硬件設施有了很大改善,如何更好的執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規范和質量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成為每個疾控機構當前面臨解決的首論文要問題,而加強CDC質量管理,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應該是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途徑。

1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前提條件TQM因為涉及了關于管理組織的一些根本變化,是一場“質量文化”的革命,必然要打破和改變一些原有關聯,甚至要觸及部分人員的利益和工作模式,這種改動如操作不當勢必會出現人心不穩,事態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我們在推進TQM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采取適合CDC這種組織環境的方法,要考慮CDC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1·1認識上要充分統一要推進新的管理模式,第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認識上的差異,以及由此而產生抵觸心理以及舊的作者單位: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作者簡介:陳璐(1972-),女,碩士,主要從事質量管理工作。思維習慣。任何組織都存在著官僚的一些基本特征,他們懼怕和抵制著變革的發生,在CDC系統內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所以高層管理者往往成為實施TQM的最大障礙,而TQM要取得成功,高層管理人員學會接受變通和革新的重要性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1]。高層管理者在內部進行全局觀念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個分管領導只是作為最高管理者的管理代表對某項工作實施管理權,他要為最高管理者負責也要為疾控中心整體的發展負責,在中心內部制度建設上也要適當調整政績考核制度,減輕高層管理者的心理壓力。并且在CDC中層干部既是TQM的設計者又是推進者更是執行者,所以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同樣關系到TQM的成敗,應該讓他們明白TQM的管理思路、操作步驟、實施TQ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達成共識。1·2全員參與,全員培訓TQM強調的是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以自我崗位分析為特點,所以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參與到TQM體系的建設中,對TQM的建立思路和管理要求進行培訓,使每位員工都應該明白TQM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服務素質,CDC作為社會的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部門,首先要明確政府和社會作為我們的客戶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令他們滿意的產品。并且在員工內部要建立“互為顧客”的概念,互相了解和體會對方的需求,只有建立了這樣一種意識才能讓每位工作人員將重點放在自我分析上,不斷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將SOP(標準操作規程)看作是一貫的、具有可預見性的但同時也是持續發展的操作規程,而不斷地去改進和完善[2]。

2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步驟2·1質量管理組織框架的完善建立層次清晰,職責分明的質量管理組織框架是實施TQM的基礎建設和前期準備。質量管理組織框架應分至少三級來建立,第一級是中心管理層,即質量管理委員會,起到決策、評判和裁決的作用,負責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發展目標,明確實施質量管理的步驟與范圍,對專業技術內容進行審評,對違規行為進行裁決;第二級是執行管理層,就是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職能部門,負責TQM的具體推動、組織、檢查和落實,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進行宣貫、組織內部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寫修改與維護、實施和推動質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對工作行為進行符合性的質量檢查與考核、對質量體系的實施有效性進行評判;第三級實施操作層,各科室設立質量管理小組或兼職的質量監督員,對各種行為進行適時的質量監管,對本科室的規范性工作進行建立和實施。對這三級機構的工作和人員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質量管理委員會應包括領導層成員和技術專家,明確其在行政和技術方面的權威性,第二質量管理職能部門應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同時應賦予他全面管理的職責地位和權利。第三質量管理小組或兼職的質量監督員應對質量管理有清晰的認識,本身又具有相關專業的技術知識,工作嚴謹認真。這三個層級的管理部門應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機制,做到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反饋,和有效的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建立有效的管理組織框架。2·2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程序和標準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職責主要分三大塊,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職責工作,第二是作為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的實驗室工作,其三是作為內部管理的行政職責工作,這三種工作性質內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單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質量管理總體思維指導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規范和標準依據,因地制宜分類進行管理,才能夠建立符合CDC工作實際的質量管理模式。對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應根據政府和社會對其的具體要求和需求進行充分的理解和體會,明確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要求,分項目進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將常規工作納入項目中,細劃工作任務和考核指標,建立規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導。對于實驗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國際標準及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要求,將質量管理要求更專業化和標準化,能夠很好的做到將TQM的管理理念和專業管理標準的完美結合[3]。對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內部管理體系,強調工作的規范、崗位職責的明確、工作記錄的完整和檢查監督的有效。這樣在大的質量管理體系框架下,實施分類管理;在建立規范程序的前提下,強調質量意識、全員參與、自我分析和質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進第一步通過培訓教育使員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顧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第二步制訂人、事、物及環境的標準與程序,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第三步對體系標準進行宣貫培訓,推動全員充分參與,第四步建立層級管理和考核機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閉合環。全面質量管理的推進必須要分步進行,可先從標準明確、基礎工作較扎實的部門開始。如以實驗室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為契機推動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驗室是CDC系統最早接觸質量管理和規范操作的部門,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礎和人員意識,并且實驗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對固定、工作指標明確的特點。是相對最容易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的部門,這樣操作不僅減少了TQM推行的壓力和阻力,而且以點帶面能夠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使質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

3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處理好質量管理與質量考核的關系全面質量管理認為,質量不是靠檢驗出來的,也不是靠統計出來的,而是服務形成過程中各個環節質量的總和,所以加強環節過程的規范與管理尤為重要,必須形成全過程監管機制,同時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機制以增強質量管理的強制性和力度。全面質量管理的重點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質量考核應是推進質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為本”的,而考核是對事不對人,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種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實施管理,是為管理服務的。3·2處理好考核與激勵的關系考核本身帶有強制性,操作不當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門的對立和抵制,與管理的激勵原則相違背,所以考核必須掌握好“先立法,再執法”的原則,就是先明確工作的原則、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則與指標,整體的考核方案與評分辦法要與被考核部門見面并得到認可,達成共識,在雙方都共知的情況下開展考核,這樣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門因不理解考核內容認為是挑刺或故意為難而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在考核實施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發現的問題應當面指出確認,積極反饋考核結果。應讓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為管理服務的,是為各專業部門服務的,是為了更加規范行為提高質量,并注重發現與獎勵質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會接受和認可考核,達到激勵規范的目的。3·3處理好質量管理與業務需求的關系在質量管理實行初期,因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強工作記錄的可溯性、強調工作的規范性,勢必會出現工作量增加、工作記錄表格增加、工作環節增加的情況,這種“管理成本”的加大導致大家對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適應和懷疑,尤其在業務工作量大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質量管理增強了,而業務需求的滿足度卻下降了的情況。首先要明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階段性的,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質量與效率的雙贏,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基于大家對規范管理的不適應,一方面在程序的設定上還存在不合理的情況,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在加強教育培訓的同時,更要強調全面質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體系建設的“適應性”和“人性化”,應該結合工作實際具體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訂出既符合質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長遠運行機制與績效管理有機結合“將質量管理變成一種習慣”,建立長遠的運行機制將質量管理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將工作規范程序與崗位說明書有效結合,讓工作規范程序以工作為單位,崗位說明書以人為單位,工作規范程序成為崗位說明書的基礎,使質量考核的成績和結果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與每位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掛鉤,將更有助于質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觀真實的反映工作人員的工作實際,更有助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史蒂文科恩,羅納德布蘭德.政府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王卉,江傳富.全面質量管理-21世紀質量管理創新的焦點[M].北京:電子標準化與質量,2001·

[3]鄧衛華.質量體系認證與全面質量管理(TQM)[M].北京:冶金標準化與質量,2002·(收稿日期: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