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自醒能力對管理者的作用

時間:2022-12-07 11:44:00

導語:小議自醒能力對管理者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自醒能力對管理者的作用

自醒能力是一種自我認知能力,就是一個人對自我情緒、情感的體驗,對自己行為的動機、目的、過程策略及結果的認知,進而能夠對自我進行有效地控制和駕馭的能力。自醒能力有利于提高一個人的洞察力;有利于個人的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一個人的預測能力。

公共管理者是受國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權力,負責運用資源,達成政府施政目標的人。公共管理者既有公共的性質,又有管理者的性質,他的一言一行將關系到人民的甚至是國家的利益得失,因此自醒能力對于公共管理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的自我剖析

自醒能力越強,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意識,明確的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特長是什么、適合做什么,正確的認識自己的性格、知識水準、技能程度、智商、情商、思維方式及方法、道德水準等等。只有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才能揚長避短。很多時候我們都逃避審視自己,模模糊糊地覺得自己好像就是這個樣子,也說不出來有什么不對或者優秀的地方,很難對自己進行一次剖析或者總結。這樣你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怎能讓這個社會來了解你呢。因此自醒能力的作用尤為重要。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了解自己所面對的環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焙芏鄷r候并不是你想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的,因為有環境的制約,你必須要考慮周圍的環境,他們制約著你所擁有的機會。“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什么是“東風”?其實就是要達到目的的條件。如果你并不具備你所要做的事的條件,而你一定要去做的話,那么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此,自醒能力就擔當起此重任,它會利用其功能對自己周圍的一切作出客觀的分析,以便找到“我想往那方面努力?我能往那方面努力?我可以往那方面努力?”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最終對自己作出正確的定位。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正確認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純潔公共管理者的需求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強,他就越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后是被愛和尊重的需求,接下來才是自我實現的需求。[1]當一個人的自醒能力欠缺時,他可能只對眼前的利害得失更為關注,而最終卻忽視了更為長遠的東西,因此才會出現諸如決策的短期效應,貪污腐敗、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等很不正常的現象。當一個人的自醒能力足夠強時,他就能夠不斷地審視自我,覺察出自己的優缺點,最終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應該朝什么樣的方向努力等問題。

作為公共管理者,不論職位高低或功勞大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僅僅關系到個人的安危和利益得失,更多的是關系到人民的利益得失。當他的自醒能力足夠強的時候,他就不會將自己的眼光僅局限到自我,而會以全心全意為宗旨,把關心人民的疾苦當作自己最大的需求,他就會廣泛聯系群眾,尊重人民的權利,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甘做人民的公仆,認真傾聽、搜集、分析、接受、和采納群眾意見,自覺、主動地盡一切努力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始終不渝地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人與事做不調和的斗爭,以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二)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有利于強化公共管理者人本管理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以人為中心,采用種種手段,充分挖掘自然進程賦予人的各種潛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提高管理績效。人本管理是一項多目標、多因素、多功能的復雜系統工程。實現人本管理,包括實施一系列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子系統工程。人本管理的原則有:個性化發展準則、引導性管理準則、環境創設準則、人與組織共同成長準則。

人本管理是現代管理的大趨勢,過去的那種靠強制、壓制進行管理的歷史已經過去,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無論何種管理工作都要靠人去實施,不重視被管理者的需要的管理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當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欠缺時,他就無法正確而深刻地體會到被管理者的行為特征和要求,他就不會顧及被管理者的感受,從而忽視人本管理的理念,而只把管理無效的原因歸結到其他方面。反過來,當公共管理者有足夠強的自醒能力時,他就能以己推人,能夠深刻地認識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有能力進行有效的人本管理。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質

自醒能力強的公共管理者能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不僅肩負著公共和管理者雙重的責任,還擔負著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能承擔從內心主觀上認為應該擔負的責任,主要包括忠誠、良心和認同感;還能承擔客觀責任,包括由制度和職業關系所決定的責仁、為了公眾利益所應當和必須負有的制度和社會方面的責任。他的每一個決策和實施的過程都有重大的意義,必須慎之又慎,必須做出科學的的判斷并制定相應的措施,避免主觀臆測。公共管理者只有具有相當強的自醒能力,才能擔此重任。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

公共管理者的職業道德,就是從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們在其工作中或勞動中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包括奉公、守法、忠誠、負責、政治堅定、實事求是、清正廉潔、勤奮敬業、公正行政。自醒能力強的公共管理者通過對自我需求和自己工作性質的正確認識,就能以公共利益為己任。

(一)自醒能力可以使公共管理者秉公辦事、勤奮敬業

自醒能力強的公共管理者能夠認識到公共管理的神圣與崇高。在認識到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則后,就會按照公共利益原則和公共理性的要求去處理公共事務。做到一是辦事公道,斷事公心,不徇私情,不枉國法;二是為人正派,是非分明,不虛美,不險惡,不拉幫結派,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三是光明正大,襟懷坦蕩,不歪曲人意、不隱瞞己見,不文過飾非,不搞陰謀詭計;四是在日常工作中竭盡忠誠,兢兢業業,不潦草塞責、無所用心;五是艱苦奮斗、不畏艱險、任勞任怨,視所負職責如生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