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服務水平停車需求預測
時間:2022-07-20 10:35:49
導語:道路服務水平停車需求預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大城市正處于城市化和機動化高速發展的時期,哈爾濱作為百萬人口的大都市也不例外,這種趨勢表現的更為明顯.中心區是城市的政治、經濟、金融貿易和各項服務中心,區域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最大,土地利用類型最多,車流量和人流量最大,各類經濟活動和服務業最集中的地方,具有高度的交通吸引率,產生了高強度的停車需求,導致停車亂、難的現象較為突出.正確預測停車需求不僅能夠合理制定停車規劃,減少中心區停車壓力,而且合理的停車規模又可反作用于動態的道路交通系統,使得動態靜態交通達到平衡.
1國內外停車需求預測方法
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停車需求分析與預測模型,可歸納為3類:(1)以停車生成為核心的停車需求用地分析模型;(2)以停車與車輛出行關系為核心的出行吸引模型;(3)以相關分析法為核心的多元回歸分析預測模型.停車需求用地分析模型的缺點在于停車調查工作量較大,對數據質量要求較高,難以預測混合用地性質的停車需求.以相關分析法為核心的多元回歸分析預測模型一般需要較為詳細的停車需求歷史數據,這在我國很多城市由于在停車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往往很難獲得,同時上述兩種方法也很難定量反映停車需求管理措施對停車需求量的影響[1-2].
2反推“四階段”停車需求預測方法
城市中心區內道路改造空間有限,大規模新建設的可能性不大,中心區內過大的道路密度會吸引更多的交通量造成交通擁堵.中心區內交通擁堵的緩解辦法應該從靜態停車入手,一方面道路中的動態交通流量會產生靜態的停車需求,另一方面,靜態的停車需求預測及泊位規劃又會反作用于動態交通系統.現代的城市交通問題與城市地塊分布及用地類型緊密相連,一個合理的、平衡的、良性的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在城市的不同區域中所表現的價值是不同的,即各小區內部的道路服務水平不同的且其大小和周邊地塊性質有關.按照特征功能片區歸納各個交通分區的道路服務水平從而獲得反推“四階段法”的交通分配結果.反推“四階段法”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結合土地利用和車輛出行特征,由道路服務水平數據逆向運用“四階段法”得出目標區域內部的道路運行狀態,能夠反映城市內部各個區域內道路交通運行狀態下,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所需要控制的停車需求量.反推“四階段法”的停車需求預測的技術路線圖見圖1.
3哈爾濱市中心區停車需求預測結果
3.1總體規劃
哈爾濱停車需求總量依據《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進行計算確定.城市公共停車場總停車面積按規劃城市人口每人0.8~1.2m2計算,機動車停車場的用地為80%~90%.單個停車位面積以當量小汽車為基準,依據規范并結合哈爾濱市實際取為20m2.規劃城市人口采用哈爾濱總規數據,哈爾濱市內2010年規劃目標人口為200萬人(含暫住人口),由此計算得哈爾濱公共停車場(包括路邊停車場)泊位總量在64000~108000個泊位.
3.2分區規劃
采用交通出行OD法預測各交通小區停車次數需求.利用各交通小區機動車D點吸引量以及機動車保有量、各交通小區停車率等資料實現,之后根據路網容量預測可以提供的停車需求.
3.2.1交通分區及中心區交通狀態根據《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確定的城市結構、用地性質、地理特征以及行政界線,充分考慮了片區的共性以及經濟水平的區位差異,同時保持用地性質的完整性、協調性和土地使用功能的內在關聯的基礎上,將哈爾濱市中心區劃分為44個特征片區,包括3個商業核心區、4個商住混合區、3個工業集中區、7個公共活動區、3個教育科研區、1個特殊功能區、23個居住區,中心區內部的特征片區劃分見圖2.圖2中心城區特征區劃分圖考慮到哈爾濱近期相關路改工程的實施,結合中心城區特征區劃將研究范圍內的區域劃分為56個交通小區.應用Transcad軟件進行交通規劃“逆四階段”模擬,得到反映中心區路網飽和度的示意圖見圖3.圖3哈爾濱市中心區交通狀態圖按照需要平衡的哈爾濱市中心區內交通狀況進行了道路服務水平控制,并運用OD反推方法,確定了各個交通小區的產生和吸引量.應用D點吸引率法,結合中心區交通狀態反推各個交通小區的停車需求量.
3.2.2路網容量約束下停車需求預測修正1)路網容量確定路網容量指道路網在一定服務水平下單位服務時間內所能承擔的最大交通量或車公里數,中心區路網容量指在一定交通狀態下,一定時間內中心區路網所能承擔的車公里數,哈市路網容量見表1.2)路網容量約束下停車需求預測修正方法在進行停車場規劃過程中,需要考慮路網容量確定停車設施供應水平.同時,應結合城市交通發展政策、區域交通現狀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等方面規劃其供應水平及布局.在以上原則指導下,對于舊城區,由于其路網不完善、服務能力偏低,且受到用地限制,建議適當縮小其停車泊位供應,并在進出舊城區的換乘點配套設置一定規模的公共停車場.進行路網容量約束下停車需求預測的修正,確定在一定的路網容量下,為滿足一定服務水平,最大可通過的停車次數需求量,其基本關系式為[3-5]調整停車需求=路網容量×服務水平×停車交通行為比例停車高峰小時系數道外區、道里區、南崗區及香坊區的修正停車次數需求見表2.基于哈爾濱市區道路網絡結構及居民出行方式選擇的考慮,規劃預測出哈爾濱中心城區內的公共停車場需求數應該占總社會停車需求數的30%,哈爾濱市中心城區內交通小區內公共停車需求分布關系,如圖3~4所示.
4停車需求預測結果評價
由于停車供給反饋影響的存在,即停車位供應量的增加會激發潛在的停車量,致使停車需求擴大,由此產生多余的交通量會被吸引至停車需求點附近的道路中,導致城市路網擁堵,動態與靜態交通不能協調緩解交通壓力,導致形成惡性循環[6-7].為了反映基于服務水平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在城市中心路網狀態上起到的緩解和協調作用,將傳統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和基于服務水平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進行比較,對比兩種方法下的城市路網運行狀態.根據傳統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采用靜態交通發生率模型,得到各區域內的停車需求量見表3.停車需求預測量大.為了對比兩種不同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對城市交通路網的作用,將各小區內部的停車需求量結合不同的吸引率獲得各個分區的D點吸引量,之后應用平均增長率法修正交通分布后的OD數據.在transcad中采用傳統的四階段法對中心城區進行道路流量分配,可以獲得采用傳統停車預測方法所影響的道路網分配結果,如圖6所示.圖6采用傳統停車預測方法進行路網分配圖將圖6和圖3進行對比可知,采用傳統停車需求預測方法進行交通分配后,導致擁堵路段擴散,擁堵程度更加嚴重.可以看出,科學合理的停車需求預測需要與中心城區內的交通形成協調、統一的整體,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停車問題.基于服務水平下的停車需求預測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停車供給反饋的影響,預測結果反映了實際的交通資源滿足情況.
5結束語
本文指出城市中心區內的停車需求預測是一個靜態與動態交通相結合的預測過程,動態的道路交通流量能夠產生停車需求并且靜態的停車需求又會反作用于動態的交通分配,所以基于道路服務水平的停車需求預測是一種動靜平衡的交通需求手段.運用反推“四階段法”對停車需求進行了預測,更為真實地反映了在哈爾濱市中心城區內部已有道路資源條件下的交通運行狀況停車需求,也能夠從總體規劃的角度預測停車需求,對今后完善停車規劃,解決中心區交通問題開辟了新思路.
- 上一篇:工會組織服務工業調查匯報
- 下一篇:互聯網影響下電視媒體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