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主義在公共管理中的理論演變

時間:2022-08-10 11:26:19

導語:管理主義在公共管理中的理論演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主義在公共管理中的理論演變

摘要:管理主義是政府在解決公共問題時所采用的一種全新的理念,是對國家、社會和市場關系的一種重塑,它批判以傳統官僚制為基礎的傳統行政模式,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將管理主義推向了高潮。本文主要介紹了管理主義的基本概念,繼而說明管理主義的幾個理論演變階段。

關鍵詞:管理主義;威爾遜;泰勒

1基本概念

管理主義又叫做“新公共管理”或“新治理”,是人們努力追求善治的一種趨勢。在政府管理方面,它是政府變革的一種治理方法,是政府在面對公共問題時所使用的新理念、新技術;在理論方面,它批判以傳統官僚制為基礎的傳統行政模式,是對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重塑,即“以調整國家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和政府自身的管理手段、過程和模式的重塑為主線,以解決新時期政府管理社會和自身失誤問題為宗旨,以經濟、效率和效能為基本價值的管理理論和心智努力。”管理主義的基本內涵有:重視市場機制,強調選擇和競爭,主張公共物品供給的市場化;強調結果和產出,注重成本;反對官僚制,建立有彈性的組織結構和扁平化的權力運行模式,強調公務員的政治責任;仿效企業管理的方法,學習企業管理的經驗和哲學;以“顧客導向”為服務宗旨;主張政府的職責是“掌舵而非劃槳”;強調戰略管理、系統思維和對組織外部環境的控制;重視“企業家精神”。這些內涵集中體現了兩點: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和摒棄官僚制的發展。

2管理主義的理論演變的三個階段

2.1萌芽期:管理主義理論的淵源

1887年美國學者威爾遜從企業管理的科學管理經驗中得到啟發,認為單權力中心的等級體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強行政責任。因此,他認為行政管理應該學習企業管理的原則。管理主義提倡行政理性,主張經濟、效率和效能。因此,威爾遜在提出行政學的目標和任務時說:“行政學研究的目標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夠承擔的任務是什么,其次要搞清楚政府要怎么做才能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基礎上完成這些任務。”古德諾對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了進一步的說明,他認為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達,是公共利益的集中體現,主要表現在立法過程及政策的制定;而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是政策的實施過程。政治與行政是相對分離的,不是絕對的分離,要想加強民主、提高行政效率就要使政治與行政相互協調。威爾遜和古德諾起初的研究去向是關注行政組織的管理效率。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公共行政的研究主要關注于組織結構、科學管理和組織效率等問題上。在20世紀初,韋伯提出的官僚制一度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組織形式。官僚制通過層級節制的等級體系進行控制,實行專業化的標準,具有很高的組織嚴密性。由于專業技術和詳細規定,展現出了精確、迅速、協調、節約、高效等優勢。非人格化秩序的確立,保障了體制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使管理嚴格按照規章執行。韋伯把行政管理與效率問題緊密結合,認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追求效率,充分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念和管理觀念。

2.2發展期:傳統管理主義理論的發展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主要是針對企業管理提出的,但它對于行政管理而言同樣受用。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雖然有其局限性,但它有助于使“效率”作為管理的主要目標而被人們普遍接受。法約爾認為管理實際上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在20世紀30年代后,許多學者的傾向逐漸轉變為效率是公共行政的首要目標和指導原則。管理主義就是強調經濟、效率、效能。懷特認為:“公共行政的目的就是在官員和雇員的處置下,對各種資源加以最有效率的利用。”古利克在法約爾的五管理要素上發展為七要素POSDCORB,即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他認為效率無論在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都是非常重要的。厄威克把法約爾和泰勒的主張加以總結歸納總結出了對一切現在組織都普遍適用的管理原則:目標原則、人員與組織結構相適應原則、單頭領導原則、專業參謀和一般參謀共存原則、授權原則、權責相符原則、明確性原則和控制幅度原則。傳統管理主義的確對政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由于它過分強調效率至上的原則使得民主政府的運行受阻。而且官僚化的公共行政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初各國紛紛提出“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理論出現了。

2.3成熟期: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

新公共管理理論已成為大多數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論,它的基本理念有:轉變政府職能;引入競爭機制;實施績效評估;強調人力資源的管理。新公共管理認為,公共管理人員是高度專業化的和通曉如何管理的個人,因此,它認為公共官僚制的不良績效不是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職責的結果,而是“壞制度”的結果,是繁重的、不必要的管理方式的結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采取的方法就是“讓管理者來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論所提倡的“顧客導向”“員工授權”“結果導向”“企業家精神”等,在西方發達國家都取得了成功,因此,我國也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改革模式,使我國的行政改革更加科學化,更加專業化。

作者:康祝婷 柳飛 何帆 單位: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云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畢宇飛.管理主義綜述[J].黑龍江史志.2010,9.

[2]王強.管理主義:信念、知識和實踐[J].中國行政管理.2002.

[3]曹建平.對管理主義的反思與借鑒[J].湖州師范學院報.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