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論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謅議
時間:2022-08-17 10:55:00
導語:工商管理論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謅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知識經濟的時代下,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國企業將直接面對外國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挑戰,對外貿易越來越頻繁,企業經營所遇到的各種風險也越來越多,加之企業經營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運作,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面臨的危機越來越嚴峻。因此一個企業要想在這樣的經濟潮流中生存、競爭、發展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自身競爭能力的關鍵所在。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各層次、各環節整體科學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機體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組成的系統。目的是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高效的運行,保證企業資產的完整與安全,防范各種經營風險,及時防止和糾正錯誤與弊端,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經營運作信息的及時準確。它是通過企業內部高層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員工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進行的科學高效的相互制約的行為規范。
1企業應科學合理完整地制定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須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并使之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嚴謹的經營管理循環。就制定內控制度而言,我認為企業的高層領導在企業經營的設計理念上就應該高度樹立制定內控制度的觀點和意識,注意從建章建制向整體框架的構建與認真實施轉變,做事應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積極主動、科學嚴謹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經濟越發展,內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業上至領導下至每一位員工、在每項業務和環節上都必須按內控制度辦事,使企業的內控制度真正起到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和完整、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防范各種經營風險、發現和糾正弊端和錯誤,確保企業的經營運作有序、科學、高效。企業可采用業務循環法,將企業整個交易循環事項的過程,劃分為銷售和收入的循環、采購和付款的循環、生產過程的循環、籌資和投資的循環、貨幣資金的循環五個關鍵性環節,并據此制定各環節的科學、規范、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
2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2.1人員素質的控制
主要包括對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控制。人是內控制度的主體,首先企業高層的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很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否則制定科學合理、嚴謹有序的內控制度就成為一句空話。而制定了內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應素質的員工來執行,如果人員素質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會失效。所以企業應按照不同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學歷和專業技能的人才競聘上崗,科學合理地安排,使每個職員所擔任的職務與其所具備的素質、能力相稱,使其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把所擔任的工作做到最好。內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因此就高層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應德才兼備,并深知明確實施內部控制的主體,是最大限度強調高級管理層的控制責任,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其次是要設計和協調好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加強內部的民主監督機制和控制檢查制度,防止經營者侵犯國家利益、或非法牟取私利。內部控制是由人來設計和實施的,就會計工作人員素質的控制而言,首先要不斷加強會計人員思想道德的修養,使其做到遵守國家、企業、行業的各項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其次應建立崗前培訓,定期不定期的業務再教育,確保會計人員政治上過硬,業務上精通,確保會計工作正確規范嚴謹,并能適應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只有這樣科學嚴謹的內控制度才得以有效實施,保證企業的經營有序科學高效,企業才能在日益競爭的經濟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壯大。
2.2組織控制
首先是不相容職務分離,即經營業務的授權者與執行者要分離,執行者與記錄者、監督者要分離。要注重把握①在決策層內部要有明確的透明度、合理的權利分割與牽制。特別應充分發揮董事會必要的集中決策,集體領導,形成即相互支持與協助,又相應提醒與制約的優勢,落實監事會與職工代表大會應有的監督檢查作用。②決策過程中應有的科學程序以及決策與管理體系中應有的結構層次。對企業的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由于它們涉及的資金或資產數額很大,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影響重大,有時甚至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為了防止資產的浪費和流失,就必須有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來把關。其次,對外投資、資產處理、資金調度以及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如資產重組、收購兼并、擔保抵押、財務承諾、關聯交易等)的決策一旦作出,其執行過程也必須由不同部門和不同人員相互監督和制約。就會計工作而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應分離、相互制約。實踐證明,為了使內部控制行之有效,三項職務必須分離,資產保管與會計核算相分離,經營責任與會計責任相分離,授權與執行、保管、審查、記錄相分離。
2.3業務程序及信息質量的控制
企業為保證各項經濟業務科學高效有序的運行,就必須科學合理的規定內部業務程序。控制的要求是,按組織控制的要求和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分工,授予各機構及各層次管理人員相應的審批權,強調任何機構人員不經合法授權不得行使審批權,也不得越權審批,對已經發生的業務必須按照會計控制的要求及時、正確、全面的反映和記錄,并復核記錄內容,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及時完整。會計信息是企業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建立和和健全會計信息系統,是完善會計制度設計、信息質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企業必須根據現行的會計制度及有關法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會計科目表,建立嚴格的原始記錄和憑證連續編號制度,建立定期盤點制度、對賬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建立定期的會計分析制度。只有科學的經營運作,高質量的信息反饋,企業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及時改進控制,及時提出新的更科學的決策。
2.4資產保護控制
內部控制的各種控制方式都具有保護資產安全的作用,對不同類型的資產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2.4.1貨幣資金的控制。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控制風險最高的資產,大多數貪污、詐騙、挪用公款等違法亂紀行為都與貨幣資金有關,因此加強企業貨幣資金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確保經營活動合法而有效。貨幣資金應實行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貨幣資金預算審核制度,實行錢賬分管,相關崗位及相關人員應相互分離和制約,貨幣資金支付業務應按照申請、審批、復核、核準支付的程序辦理,貨幣資金的收入應及時上繳財務部門。
2.4.2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控制。首先要加強實物資產的數量控制,定期進行實物盤點并將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核對,確保賬實相符。對主要資產企業應通過保險來保護資產的安全。其次要加強實物價值的控制,定期對實物質量、市場價值進行檢查,實事求是提取跌價和減值準備,。對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投資要進行可行性研究與分析,并進行風險效益的計算,確保投資的價值。在建造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嚴格管理,完工后及時組織竣工驗收,確保資產完整入賬。
2.4.3債權性資產的控制建立應收賬款回籠和催收責任制,通過對企業應收賬款科目同客戶應付賬款科目相核對,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對賬期超過信用期的應及時反映,列入重點管理,加強催收,防止應收賬款失去訴訟時效,對賬齡進行分析,對可能造成的呆賬或壞賬及時處理,以免失去受償機會。定期對債務人資信進行評估,并根據企業特點和情況計提壞賬準備金。
2.4.4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預算是以數量、金額來體現預算內企業工作方針和經營決策的綜合經營計劃。預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是編制的預算必須體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并明確責權,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允許經過授權批準對預算進行調整,使得預算更加切實可行,應及時或定期反饋預算執行情況。
2.5內部審計控制制度
內部審計制度是單位內部設置得專職的審計機構和專職人員,通過經常和定期的審查活動,做到查錯防弊,改進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在企業各個階層的人員中,就內部控制而言,內部審計人員有著極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內部審計應當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在新形勢下,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加強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在企業最高管理層的直接領導下,獨立于有關部門的經濟活動之外,對經濟活動進行審核檢查,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和效果進行評價測試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內部審計在企業經營管理制度中,擔負著內部控制質量和效果進行檢查評價的職責,它是整個內部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內部控制制度一起共同實現內部控制的各項目標。因此,各企業單位應強化監控,加強內部審計制度的建設,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