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09 03:08:04
導語:工商管理專業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改革研究有助于解決目前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培養學生創業能力;要正視現狀,充分認識到高校認識存在的偏差,創業氛圍不濃厚,師資建設相對滯后,創業實踐乏力等;構建基于校情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基于創業導向的校園文化,啟動“一師多能”師資建設工程,構建基于“利益共同體”校企合作等。
關鍵詞:創業;工商管理;現狀;改革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就業形勢加劇,迫切需要工商管理專業積極推進改革,樹立以創業為導向的發展觀。這樣不僅有助于緩解學生就業的壓力,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1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視,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1.1認識存在偏差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它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目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認識存在偏差,過于重視學生工商管理專業知識教育,也開始專業技能教育,但是忽視或者淡化創業意識教育,學生創業的主動性不強。
1.2創業氛圍不濃
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由于工商管理專業在日常教學中沒有重視創業意識教育,因此在高校中缺乏創業氛圍。創業氛圍的缺失使創業沒有能夠成為高校學生的一種追求,校園文化建設也沒有突出創業元素,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1.3師資建設滯后
創業導向下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不是簡單地假如創業方面的教學內容,需要學校進行一系列的調整與優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創業教育實施的直接推動者,基于創業視角的教師隊伍亟待加強,教師的知識結構需要進一步完善。1.4創業實踐乏力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除了理論指導外,更需要積極開展基于創業導向的實踐活動。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活動,缺乏將創業與實踐活動相融合的思想意識,要將創業理論指導與創業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內化理論并豐富創業理論。
2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改革的思考
2.1構建基于校情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出現同質化現象,創業教育缺乏特色。關鍵的原因在于創業教育沒有與校情結合起來,因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教育要進行重新定位,將創業教育置于校情背景下,充分根據自身人才培養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放大自身人才培養的優勢。“創業教育逐漸從作為一項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重要舉措轉變為一條關涉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更新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2]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創業教育存在的不足,積極借鑒成功學校創業教育成功經驗。這樣才能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彰顯學校特色。
2.2構建基于創業導向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要緊密結合高校的教育教學發展,從文化方面作用于師生的精神世界。創業教育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建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將創業元素作為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通過文化滲透的形式,向學生滲透創業知識,適時地開展以“創業”為主題的文化實踐活動,積極宣揚創業實踐事跡,在學校營造濃郁的創業教育文化氛圍,進一步激活全校師生創業的意識,提升創業能力。
2.3啟動“一師多能”師資建設工程
教師隊伍建設是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改革的關鍵,學校要啟動基于“一師多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其基本思想是“外引內培”。一方面,學校要根據工商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現狀,有計劃地引進具有創業素養的教師,通過優秀教師的輻射作用,帶動學校其他教師的轉變;另一方面,要夯實既有教師隊伍建設,聘請具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導師定期開展講座,深入開展基于創業視角的教學研究活動,打造出一支“多能型”師資隊伍,推動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
2.4構建基于“利益共同體”校企合作
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教育,離不開創業實踐載體。因此高校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發揮校企合作在創業教育中的推動作用。基于目前校企合作的現狀,要改變當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熱情不高的現狀,必須要構建基于“利益共同體”的校企合作,通過校企不僅有助于培養創業型人才,還要在校企合作中,使企業獲得利益,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企業發展的理論高度,使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直接或者間接地產生經濟效益,這樣才能通過校企合作推動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業教育。
3結語
總之,創業導向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改革是時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高校要在創業教育實踐中加強思考,正視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現狀,不斷進行改革,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
作者:王丹 單位:沈陽大學
參考文獻:
[1]楊佳利.以創業為導向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5(5):165-169.
- 上一篇:我國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效及展望
- 下一篇:工商管理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