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論文

時間:2022-12-07 10:14:00

導語: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論文

會計委派制雖有其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想通過實施該項制度來加強會計監督,推動廉政建設,實屬難以完全奏效。那么,在會計管理體制改革上,究竟如何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更好的效果呢?筆者在此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希望為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盡一份力。

一、基本框架與操作思路

改革的基本框架是:以建立會計人才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會計公司)為依托,以真實、完整、準確地反映會計信息為基礎,以大力促進增收節支、提高單位資金使用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和加強會計工作、全面規范會計行為為途徑,以全面貫徹實施新《會計法》為動力,以促進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為目標,從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出發,將會計人才全面推向市場,實行社會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公司統管、社會招聘、單位用人、工酬分離、風險執業、行業自律、政府監管、全面規范”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其具體操作如下:

1、明確會計公司的性質、職責及其與政府、行政、企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會計公司是政府與行政、企事業單位之間的社會中介機構和特殊的企業法人,負責社會會計人才的統一管理,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風險自擔,照章納稅。政府與會計公司是一種引導與被引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會計公司與行政、企事業單位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也不存在隸屬關系;會計公司作為社會性服務機構,與現行的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運作、互不干涉、相互監督、共同發展的關系。會計公司在政策及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客觀、公正的執業,不受任何行政干預。為了規范會計公司的執業行為,應設立會計公司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管理。會計公司的主要職責是:(1)依法向社會吸收招聘和為各單位輸送合格會計人才,保證用人單位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2)為用人單位搞好會計人員的選派、日常管理、業務指導與培訓工作,為用人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優質服務。(3)負責開展對選派人員在用人單位執業情況的監督檢查和業績考核,促進會計人員依法執業,保證國家財經政策及法律、法規在各單位、各部門的貫徹執行。(4)做好會計人才的開發利用工作,促進會計人才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5)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管理、執業監督檢查及后續教育等工作。

2、會計公司通過招聘使用會計人員,建立會計行業新的用人機制。一是對現有的在職會計人員,一律取消干部或職工身份,脫離原單位,通過嚴格篩選后轉由會計公司招聘使用;二是今后各院校畢業的財會類學生,直接進入人才市場,由會計公司招聘使用。對被聘用的會計人員,由會計公司與被聘用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雙向選擇、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徹底打破會計工作的“鐵飯碗”,從而增強會計崗位的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促進會計人員依法做好會計工作。

3、建立用人單位對會計人員的優選機制,明確用人單位與會計公司的法律責任。實行會計人員由會計公司統一管理后,國家應以法律形式明確今后各單位、各部門需用會計人員,只能由會計公司提供。同時,賦予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向會計公司選擇用人的權利,允許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和會計核算特點到會計公司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會計人員,并以協議或合同形式明確會計公司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責任。

4、制定合理的收費制度,規范會計公司的收費行為。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的不同性質,會計公司的收費可按兩種情況區別對待:對行政事業單位,由各單位按月向會計公司固定交納。對企業,可按兩部分收取:一是基本費用,其交納標準和方法可比照行政事業單位執行;二是效益費用,由會計公司根據派往人員在用人單位的工作業績、貢獻情況和有關部門考核的企業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按規定比例收取,效益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盈虧、上交利稅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從而使會計公司及其派駐人員的工作業績與企業經濟效益掛起鉤來。

5、規范會計公司的收入分配制度,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會計人員實行由會計公司歸口管理后,每個會計人員成為會計公司的法定職員,其工資、獎金、勞保福利等一律由會計公司負責。為了促使會計人員依法執業,可在會計行業建立、完善基本工資加風險報酬的分配制度6、會計人員違法違紀應承擔經濟責任,嚴格規范執業行為。凡因會計人員不依法執業而使用人單位受到有關部門查處的,其罰金一律由會計公司和會計責任人員共同承擔支付;因會計違法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其損失由會計公司和會計責任人員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7、從實際出發,全方位推進會計用人體制改革。在范圍上,不僅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獨資及控股企業,而且包括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外資企業。在人員上,既包括會計人員,也包括出納人員;既包括會計經辦人,也包括會計機構負責人。今后,不論單位、企業是何種所有制性質,只要成立時達到設置會計機構要求的,所使用的會計人員必須是會計公司的人員,否則不予辦理工商登記及相關開業手續,以遏止會計行業的非法執業行為。

8、打破會計執業的地域界限,促進會計人才的合理流動。實行會計人員由會計公司統一管理后,會計公司的執業范圍不受地域限制,既可以跨縣市、跨地區執業,也可以跨省市執業。會計公司對外招聘會計人才,可以面向本地區進行,也可以面向全省乃至全國進行。

二、須完善的配套措施

1、制訂相應法律、法規,規范會計公司的設立與運作。由于實行會計人員管理“公司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發揮會計反映、監督和服務的三大職能作用,切實保證會計核算質量、促進反腐倡廉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此,會計公司的運作不是完全以盈利為目的,只是通過正常的中介服務取得適當的收入。為了防止其盲目發展,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各地會計公司設立的宏觀調控,防止亂設濫立和一哄而起。同時,本著“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處罰”的原則,建立、完善會計公司執業規則和違法違紀行為處罰制度,以規范其運作。

2、為了確保上述改革的順利進行,各級會計行政主管部門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對會計人員、會計公司和各單位違法違紀行為的登記制度、警告制度;二是建立會計違法違紀行為個人責任追究制度、會計行業終身禁入制度;三是建立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稽查制度、定期換崗制度和個人業務檔案制度。

3、為了促進會計人員和會計公司做到依法執業,及時糾正各單位、各部門的違法違紀現象,各級財政部門應組建一支精干有力的會計執業監察隊伍,強化日常性會計執業監督檢查,加大會計監察工作力度。

4、加強財會業務培訓和財經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促進依法辦事。

5、鑒于受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目前要徹底打破會計工作中的“鐵飯碗”,將會計人員全面推向市場,尚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推動這項改革,除了需要國家統一制定周密的改革方案,加大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實施全面改革的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使之贏得各單位、各部門和廣大財會人員的積極配合,并從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和鼓勵外,必須建立、完善會計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對會計人員的養老保險、待業保險、醫療保險等,徹底解決其走向社會執業的后顧之憂。

6、為使這項改革有法可依,筆者認為有必要制定《會計法》實施細則或作出補充規定,將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內容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