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委派制基本模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7 10:16:00
導語:會計委派制基本模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委派制是政府部門和產權管理部門以甩有者身份憑借管理職能,委派會計人員代表政府和產權管理部門監督國有單位或集體企業資產經營和財務會計情況的制度。實行會計委派制是會計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整頓和規范會計工作秩序、增加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迫切需要。實行會計委派制,使會計崗位進一步專業化,把會計人員的切身利益與單位脫鉤,既能使委派會計更好地履行服務和監督職能,也可以增強政府的調控力度,更有效地規范財經秩序,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保證公有資產的完整性。會計委派要根據受派單位的所有制性質、經濟規模和產權關系,可采取多種模式。筆者根據湖北、上海、四川、山西、安徽等地考察情況,就會計委派模式作一探討。
一、財務總監制模式
財務總監制的委派單位為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由財政或財政與國資部門聯合委派財務監,財務總監以國有股東代表人身份進入監事會,向出資人負責,獨立先例財務管理監督權,并列席公司董事會,財務總監的工資、津貼及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設立工資基金專戶,由財政部門統一管理發放。財務總監制適用于大型國有企業,目前已在湖南省懷化市、江蘇省鹽城市等地試點。
實行財務總監制,一是有利于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初步健全會計信息真實性的保障體制。財務總監以強化基礎管理和依法建帳為中心,整頓和規范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狀況虛盈實虧和虛虧實盈等問題。為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有利于強化企業外部監管機制。實行財務總監割斷了其與企業在經濟、人事方面的隸屬關系,直接對維護國有資產權益負責,斷絕由企業局部利益驅動而侵蝕國有資產權益的現象,對企業亂擠成本、隱瞞利潤、收入不入帳等問題進行有效監督。三是有利于出謀劃策,增加為企業理財增效服務功能。財務總職能不僅是監督,而是寓監督于管理和服務之中,從科學、高效理財的角度出發,積極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四是有利于增企業國資管理和財務管理意識。過去企業普遍存在重生產輕國資管理和財務管理問題。財務總監作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代表駐進企業進行財務監督。其職權的到位使企業法人與管理人員感到壓力大,約束國資管理、處置和財務審批方面的隨意性,從而促使他們注意及時掌握和自覺遵守有關政策法規,規范經營管理行為,增強國有資產意識、財務核算意識和資本營運意識。
二、直接管理模式
直接管理模式的委派對象為單位的財會負責人、主管會計,有的還包括出納。被委派人員的來源,一是原單位產生,二是財政局現有人員選派,三是向社會公開招聘。委派部門為地方政府。管理體制按照“會計機構不變、會計地位不變,會計只能不變”的原則,對會計人員的人事檔案、職務晉升、工作調動、專業職稱、工資獎金、福利等實行統一管理,半建立和完善委派會計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崗位輪換制度和獎懲制度。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已在湖北襄樊市、宜城市等地試點。這種管理形式有利于加強政府對行政事業單位宏觀調控,規范會計行為,反腐倡廉;有利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
三、主管會計委派制模式
主管會計委派模式的很派對象是直接管理形式。被委派人員的來源主要在原單位產生,也有從其他單位選派。委派部門是財政和主部門,一般由政府發文,財政部門委派。管理體制是按照“統一管理、統一委派、分職任免”的辦法,對會計人員的人事檔案、職務任免晉升、工作調動、專業職稱、工資資金、福利等實行統一管理,適用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及公有控股企業。如湖北省利川市、鶴峰縣的試點。實行該模式對主管會計的責任明顯增加,會計人員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的自身利益得到保護,企業也較容易接受,推行起來阻力小。
四、零戶統管模式
零戶統管模式是對鄉鎮一級行政事業單位,在保持單位資金使用權和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為目的,取消單位銀行帳戶,財政統管會計人員、資金結算和核算工作,融會計服務和監督管理體制。零戶統管理模式適用鄉鎮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統管,如湖北省宜昌市實行了試點。該形式的動作方法是:第一是“一取消”,即取消單位所有的銀行帳戶,各單位銀行帳戶均為“零”,所有帳戶存款余額一律劃轉到財政專戶,上級主管部門撥款和外單位劃入資金由銀行自動注入單位財政專戶,單位向上解款由財政專戶劃轉到上一級預算外資金管理中心;二是支出從財政專戶直達用款單位,不再經過單位銀行帳戶中轉。第三是“三集中”,一是集中資金結算,單位不再設會計,其現金、轉帳、收支結算業務由出納集中到財政部門辦理;二是集中會計核算;三是集中會計檔案。第四是“四建立”一是設立“總會計”負責綜合指標分配、調整預算、審批監督;二是設立“資金會計”在單位存存款余額內辦理資金轉帳、匯兌、支配現金等結算業務;三是設立“統管會計”負責辦理編報報表、對帳;四是設立“單位出納”負責單位內部收支,預算外收入進入財政專戶,定期將財務收支憑證交“總會計”審核,與“統管會計”辦理收支憑證結算。第五是“五建制”,一是建立綜合財政預算制度,二是建立收支審批制度;三是建立會計憑證審核制度;四是建立現金雙限制度;五是建立票據管理制度。
五、財會集中制模式
財會集中制模式是成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核算中心,即對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在保持單位資金使用權和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為目的,對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實行集中管理、分戶核算。適用于縣級行政單位,如湖北省荊注洲市沙市區實行的財會集中制模式,其動作方法類同零戶統管模式。
六、“會計樓”模式
“會計樓”模式是把企業會計從內部分離出去,統一在“會計樓”辦公,會計人員編制根據所屬企業規模大小確定,一般為3-5人,“會計樓”人員的工資報酬由會計樓負責統一管理發放,類似于記帳的會計委派制模式。“會計樓”由經貿部門管理,適用于鄉鎮企業,如湖北省仙桃市的試點。該模式便于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堵塞管理漏洞,加強制度建設,遏制不正之風;可以有效地抵制社會上多種亂攤派、濫收費現象,使各項管理工作做到行為有規范,辦事有準繩,監管有論據,查處有尺度。實行“會計樓”審核模式,變企業會計對廠長負責為對企業負責;變財務的事后管理為事前管理;變過去“廠長說了算”為“會計樓”報銷。“會計樓”制度有利于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監控,是鄉鎮企業的現實選擇,是鄉鎮企業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適應鄉鎮企業反腐倡廉的客觀需要。
七、村帳站管模式
村帳站管是在不改變村合作經濟性質的前提下,對村級財務采取分村分組設帳,由鄉鎮經管站集中管帳,經管站管帳不管錢,村會計管錢不管帳的制度。其做法是在村級集體資產所有權不變、債權債務屬村管理不變、擴大再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分村分組設帳,由經管站會計集中做帳,統一管理。村出納每月定期向村經管站會計對口報帳,所報信息處理一律實施帳前審計。現金收支在村,鄉鎮經管站管帳不管錢,村出納管錢不管帳。鄉鎮經管站會計人員的報酬由經管站統一支付。經費來源;二是財政撥款,二是稅費手續費,三是村級行政提留。該模式適用村級財務管理,如在湖北省仙桃市、宜昌市等地的試點。這種模式的具體辦法是鄉鎮經管站根據農村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村設總分類帳和明細分類帳,村出納設立現金帳。村帳站管辦公室設立主管會計,由經管員擔任,合同管理會計一名。村級只設一名出納,負責村級現金收付、合同管理、農村統計報表等工作。同時各村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建立財務管理、承包合同管理、開支審批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民主理財、收支預算等制度,規范村干部財務管理行為,村帳站管,辦公室做帳,支書(村長)簽字,出納管理現金,實行支配權、支出權、記帳權分離,并建立年初預算、年終決算報村民代表大會審定制度。
內部委派制模式
內部委派制的委派對象為各單位(如農場下屬的生產大隊、企業集團下屬的非獨立核算單位等)的會計、出納。被委派人員的來源主要是原單位的會計人員,也有從其他人員中考核選拔。委派部門為農場的總場、集團總公司。管理體制是會計人員持《會計證》上崗工作,行政由所在單位領導,業務由財務主管部門領導,其任免和調動則由組織人事部門統一管理。被委派人員的工資、獎金與工作成績和考核結果掛鉤。適用范圍為企業集團、國有農場內部委派。如在湖北省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試點。
實行內部委派制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第一,財務集中到位,有效遏制了過去下屬單位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費用。第二,委派會計的立場有了根本轉變,有效地抵制了過去下屬單位為維護本單位而損害總公司利益的行為,保障總公司資金籌集、投放、運用、回收與分配等靈活動作。第三,基層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得到保證、有助于總公司領導層正確決策、引導和整體調控。第四,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和業務素質得到提高,會計基礎工作得到加強。
- 上一篇:學校食堂與用餐衛生管理規定
- 下一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制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