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的醫療消耗信息管理體系是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時間:2022-03-19 08:34:00
導語:改善的醫療消耗信息管理體系是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激烈的醫療競爭環境下。提高醫療業務水平和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是醫院發展的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管理醫院時,醫療成本中醫療耗材又尤為重要。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醫院醫療耗材采購、使用、維護、報廢等環節,起到采購公開、透明。使用準確無誤的作用。利用庫存結構分析處理來確定管理目標,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運營成本,優化流程管理,提高內部服務,保障服務和質量,實現效益分析,確保醫用耗材的使用安全,從而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工作。
關鍵詞: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
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醫院醫療耗材采購、使用、維護、報廢等環節,起到采購公開、透明,使用準確無誤的作用。利用庫存結構分析處理來確定管理目標,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運營成本,優化流程管理,提高內部服務,保障服務和質量,實現效益分析,確保醫用耗材的使用安全,從而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工作。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能真實準確地反映、監控醫療耗材從購進到使用的整個過程。即采購資金的使用——消耗材料購進——消耗材料入庫一消耗材料出庫——消耗材料科室使用——消耗材料收費。一套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包括預算采購系統、一般醫療耗材入庫出庫采購系統、高值特殊醫療消耗材料管理系統、一次性的醫用消耗材料成本差異管理系統。根據筆者的工作實踐,在本文中就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分析。
一、為使采購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需建立預算采購系統
采購資金的使用應公開透明,為此就需要建立預算采購系統,該系統為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這樣的系統能保證購進醫療耗材公開透明,醫療耗材質量安全可靠,同時能防止耗材的積壓,以及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該系統包括:
1.建立采購預算申請系統:主要反映購置醫療耗材品名及數量,同時設置采購預警。
2.建立特殊耗材招標系統:主要是顯示屬招標的耗材品種。
3.建立供應商數據系統:反映供應給醫院耗材的所有供應商的信息。含單位名稱、(三證資質等)以便備查。
4.建立負責采購人員管理系統:負責采購的經辦人,耗材驗收人,采購科室負責人及醫院主管領導的信息,各自的責、權、利及獎懲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醫療耗材管理系統,應在耗材入庫、出庫、科室使用上確保安全、可靠、簡單易用、核算準確無誤
醫院使用的醫療耗材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醫療消耗材料,另一類是高值特殊醫療消耗材料。
物價部門對上述兩類耗材規定,一次性消耗材料醫院可根據實際進價加規定差率進行收費,購進價為1000元(含1000元>以內加收10%,單件進價1000元以上實行累進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單件加收最高不得超過800元。所以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能根據耗材的特點、購進使用流程。跟蹤管理好醫療耗材。現根據不同耗材的特點談幾點在耗材管理及會計核算上對完善的醫療耗材管理系的要求。
1.一般醫療耗材是臨床科室通用的衛生材料,是醫院必備的庫存物資,根據這一特點,建立一般醫療耗材入庫出庫采購系統,醫院管理此類耗材器材倉庫既要保證臨床科室使用的衛生材料在保值期內安全可靠,同時也要保證醫療耗材有充足庫存。器材倉庫既不能過低庫存無法保證臨床的使用,又不能高庫存,造成醫療耗材庫存積壓過期。這就要求建立庫存最高及最低預警信息系統,從而通過這樣信息系統可以要求醫院采購部門按時按量地有計劃地采購,同時也可以要求倉庫保管員對醫用耗材采取先進先出法,以保證病人使用醫用耗材都在保質安全期內使用。實現這樣信息系統可采用以下方法:
(1)醫療耗材入庫出庫采購系統,通過醫用耗材采購周期、保質期、日消耗量,可以確定最高庫存量、最低庫存量、劃定庫存預警線。最低庫存=采購周期x日消耗量;最高庫存=日消耗量×(采購周期+保質期)。最低庫存量到最高庫存量即是安全庫存量。根據某院1-6月部分醫療耗材使用情況,舉例計算最佳庫存量。
(2)醫療耗材入庫出庫采購系統,確定了最佳庫存量后,采購供應部門可根據耗材庫存信息系統資料,編制出醫療耗材各品種的采購計劃。幫助采購部門及時準確完成采購任務。系統計算公式:采購計劃=安全期宋庫存+本期耗量一期初庫存。
(3)醫療耗材入庫出庫采購系統,還應按醫療耗材保質到期時間編制代碼,系統按代碼采取先到先出法。以確保醫療耗材不過期。
2.建立高值特殊醫療消耗材料管理系統。高值特殊醫療耗材主要是植入性醫用耗材,其有“三高”的特點(高科技、高價格、高風險),由于高值特殊醫療耗材“三高”的特點,現在很多醫院都是采用零庫存。科室為了手術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方便、快捷,長期以來是科室直接向廠家聯系供貨,科室驗收保管,在使用后通知器材管理部門給廠家結賬。但是,其支出是否合理,質量和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真正用到病人身上,醫院物資管理部門都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情況。會計核算上也不能真實、及時、準確反映醫院的實際收支狀況。因此必須保證最嚴格的管理方法,如何做好日常的證照審查、產品風險管理,及時準確反映使用記錄,根據耗材流動情況建立完善監控系統。由于高值特殊醫療耗材是零庫存,按現在它的流動程序是:臨床使用收費——上報采購部門——采購部門通知供應商開發票——根據出庫結算耗材成本。可以看出,如果有一套完善的高值特殊醫療消耗材料管理系統,我們會在臨床使用高值特殊耗材的同時,將使用的高值特殊醫療耗材的品名、數量、規格、型號、單價及金額同時反映到采購部門、倉庫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各部門都能及時按使用了的高值特殊耗材辦理相關手續,采購部門通知供應商開發票,材料倉庫辦理入庫及出庫,財會部門也能在未取得發票時,按暫入庫正確反映醫院的支出和應付的賬款。同時各管理部門都能監測到使用高值特殊耗材。這套高值特殊醫療消耗材料管理系統的流程見表2。
三、建立一次性的醫用消耗材料成本差異管理系統
物價部門在醫療收費標準中規定,一次性消耗材料醫院可根據實際進價按規定差率進行收費,“購進價為1000元(含1000元)以內加收10%,單件進價1000元以上實行累進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單件加收最高不得超過800元。”
按政策的規定,醫院的一次性消耗材料從購進入庫金額到出庫臨床收費金額出現差異,而現在醫院的管理核算中沒有單獨反映該消耗材料成本差異,它的差異直接反映在收費項目中。怎樣反映購進時發生了多少成本差異,出庫使用后實現了多少成本差異,這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一次性的醫用消耗材料成本差異管理系統。可以在購進入庫、出庫使用系統中增設一個材料差價,通過公式:材料差價=醫療收費價一實際進價,這樣在入庫及出庫中及時準確反映出成本差異,根據某院部分醫療耗材使用情況,計算成本差異。
四、結語
建立這樣的信息管理系統的目的是通過完善的醫療耗材信息管理系統,達到對醫療耗材在管理上準確無誤,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對醫療耗材購進、使用、庫存等環節進行分析處理,來確定管理目標,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運營成本,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從而使醫院不斷發展,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參考文獻:
1.錢靜毅加強醫用耗材采購管理,切實提高服務管理質量[J].醫療裝備,2010(7)
2.劉立平骨科高價值植入材料采購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J].實用醫藥雜志,2010(3)
3.孫學玲,賈利,張寶剛.如何規范醫院物資采購的經濟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0(4)
- 上一篇:簡論我國證券市場過度消費原因探索
- 下一篇:高職學就業難原因剖析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