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農電基建工程標準化投運管理

時間:2022-07-06 06:50:00

導語:議農電基建工程標準化投運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議農電基建工程標準化投運管理

摘要:本文具體闡述了農電基建工程標準化運管理的內容及措施,這對實際的農電基建施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網管理一圖三案兩措施兩會一確認

0引言

石家莊供電公司農網供電人口739萬,供電區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石家莊供電公司農電系統管理模式為17個直供直管縣和一個躉售電力局代管模式,電網運行維護包括地域范圍內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輸變電設施全部工作。截止2010年底,石家莊農網共有88座110kV變電站,變壓器167臺,容量7374700kVA;110kV線路249條2197.39公里;35kV變電站211座,變壓器409臺,容量3300900kVA;35kV線路457條2754.45公里;10kV線路1794條20646公里。

1實施背景

近幾年以來,石家莊供電公司農網基建工程驗收、新設備投運及運行維護工作任務繁重。僅2009年,石家莊供電公司新建、改造110kV變電站19座、線路17條,35kV變電站22座、線路16條。農網生產運行人員在完成年度的檢修、運行、維護、消缺、基建、大修技改及其它日常等工作外,同時要完成好上述基建工程的驗收、投運等相關工作。加之縣公司生產一線人員相對較少,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現場施工、倒閘操作頻繁,工作量大,因此對現場電力生產安全帶來的風險將成倍放大。

而由于基建工程管理模式自身特點,加上基建施工任務重、時間緊和各部門之間溝通等原因,使得農網部分基建工程前期、驗收及投運不順暢或在基建投運后仍留有缺陷等問題,不利于農網安全穩定運行。

鑒于此,石家莊供電公司農電工作部多次組織相關專責和縣公司技術人員,并邀請市公司專家,專題研討關于如何提升農網新設備投運管理工作,以實現基建工程竣工零缺陷移交生產的目標。因此,石家莊供電公司農電基建工程驗收、投運管理規定出臺已迫在眉睫。

2內涵和做法

2009年12月17日,石家莊農電系統組織召開了標準化投運工作專題會議,對年底前的農網新設備投運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正式下發了《石家莊供電公司農網35kV-110kV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管理規定》,并對農網農網新設備投運標準化管理工作總結為“一圖三案兩措施”和“兩會一確認”。“一圖”即應具備新設備投運一次系統示意圖,“三案”即新設備投運市公司啟動方案、新設備投運縣公司啟動方案和新設備投運事故預案,“兩措施”即新設備投運措施和防誤調度、防誤操作措施,“兩會一確認”即新設備投運前啟動會、投運結束總結會和遺留缺陷處理情況的跟蹤確認。

下面以一個110kV變電站擴建工程為例詳細闡述:

2.1“一圖”即新設備投運一次系統示意圖,圖中內容包括新投范圍線路名稱、長度及變電設備名稱、容量等主要信息,且要求明顯區分新投運設備與帶電設備。

2.2“三案”即市公司啟動方案、縣公司啟動方案、新設備投運事故預案。

一是市公司啟動方案,包括市公司基建部、生產部、安監部、農電工作部、地調、基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部門的市公司啟動方案,各小組成員、職責分別列寫清楚。

二是縣公司啟動方案,即縣公司在投運前應成立工程啟動委員會,工程投運委員會機構主任由縣公司經理擔任負責現場投運總指揮。

三是新設備投運事故預案,從現場實際接線情況,預想可能發生的情況,制定詳細的事故處理預案。

2.3“兩措施”即一是新設備投運措施。縣公司將送電步驟、地調、縣調、運行操作人員及檢修人員進行的工作全部列寫清楚。在新建項目投運前1天按(地調)投運步驟制定縣公司的投運步驟及措施,經縣公司主管生產副經理審批簽字。二是防誤調度、防誤操作措施。縣公司列寫可能出現的情況,提醒調度員、運行人員防止誤操作。

2.4“兩會一確認”

一是新設備投運前啟動會,由工程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工程竣工投運啟動會,工程管理部門分別詢問施工單位、運行維護單位(縣公司)、監理部門三方工程進展情況。農電工作部負責提問縣公司投運組織機構各組執行情況。縣公司匯報驗收簽本情況、缺陷處理情況和投運準備工作進展情況。在會議上由相關單位匯報工程進展情況,縣公司的六個工作組,即安全監督組、電網調度組、技術支持組、投運操作組、工程配合組和后勤保障組按各自職能匯報工程投運前的現場實際狀況,內容包括現場安全工器具是否完備、現場投運所作安全措施是否完備符合實際、現場操作的危險點和預控措施、現場模擬圖板是否與實際相符、操作票是否經過審核、現場開關等設備實際位置是否與報調度情況一致、調度下令情況、現場缺陷處理人員到位情況及備品備件準備情況、后勤服務保障情況等;在送電操作的全過程嚴格執行石家莊供電公司到崗到位和監護制度,遇有送電工作中出現的缺陷處理,嚴格執行工作許可制度和工作票制度;同時在投運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現場有熱水和可口的熱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由工程管理部門和農電工作部共同決定并宣布工程投運正式啟動。

二是投運結束由農電工作部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投運結束總結會,農電工作部詢問縣公司新設備投運的有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缺陷等,由縣公司負責做好會議記錄,對工程投運過程存在的問題、遺留缺陷以文字形式加蓋公章報農電工作部,農電工作部負責起草會議紀要,經本工程的公司啟委會主任或副主任簽發后交相關部門,由農電工作部負責督辦遺留缺陷處理工作啟動委員會總指揮宣布投運工作結束。

三是工程遺留缺陷處理情況的跟蹤確認。由農電工作部督促縣公司配合基建施工部門做好缺陷消除的工作,由農電工作部負責督辦確認缺陷處理結果,對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缺陷處理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提出考核意見報公司啟委會主任。

通過過程管理,2009年至2010年,石家莊供電公司農電系統加強輸變電工程驗收投運管理,制訂了新設備驗收投運標準化管理一系列規定,推行了工程投運現場“一圖三案兩措施”的標準化模版,大提高了基建工程投運質量,實現了投運現場安全、有序。

3應用效果

3.1安全效益

通過推行農網新設備投運標準化管理規范,實現了生產環境的風險防控、人員責任防控、應急處理控制、監督管理控制,提升了人員素質惠萍,有效避免了現場人為因素對現場作業的影響,從而實現了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的“立體防控模式”,并初步形成了石家莊供電公司農網現場管理標準化管理文化。

3.2管理效益

通過全面推行農網新設備投運標準化管理規范,農網新設備投運管理工作發生了“里程碑”式的轉變,各縣公司一致反映執行了這一系列制度后,新設備驗收投運工作有章可循、有標準可依,明確了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工作要求,工作變得有條不紊。

3.3生產效益

通過推行農網標準化驗收、投運模版,在驗收環節上按石家莊供電公司下發的農網驗收細則嚴格執行,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為基建等工程零缺陷移交生產打下了基礎。新設備投運過程中落實投運現場“一圖三案兩措施”和“兩會一確認”制度,統一規范操作票樣式和審核簽字制度,規范使用調度、運行、操作術語,規范使用安全工器具,嚴格執行送電過程中的工作票和工作許可制度,并做好送電過程中的后勤服務工作。這一系列的措施保證了2010年新設備投運零缺陷、順利投入生產運行。

4結束語

隨著2011年基建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石家莊農網將新建改造110kV變電站14座、35kV變電站25座,基建工程投產規模空前,全面推行農網基建工程投運標準化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將在省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全力以赴、扎實工作、創新管理,不斷完善基建工程驗收投運管理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省公司交辦的農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