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文化經營發展思考
時間:2022-07-17 05:15:00
導語:民營文化經營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四維文明視野切入文化產業,以浙江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特點為主線,探析浙江民營文化產業的獨特經營模式。
關鍵詞:精神產業民營文化企業文化資源文化產業鏈
一、從四維文明視野看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上世紀初。它最初出現在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Industry,漢語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論文從四維文明劃分的角度認識文化產業的精神屬性,以區別于認為文化產業只是文化藝術產業或創意產業的狹隘認識。
自從梁啟超提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區分以來,關于兩個文明建設的論述越來越多。但是僅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維文明不足以概括人類文明全貌,一些人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曾經提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類文明區分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個層面,最為流行的是就人類文明的主干部分簡單分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大板塊。其實,人類始終生存于自然與社會、物質與精神的對立統一體系之中,人類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為自然文明與社會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四個區域。自然文明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文明是處理人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物質文明是處理人與物質的關系;精神文明是處理人與精神的關系。
四維文明之間互相貫通彼此滲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為人類文明整體。在上述劃分之中,四維文明之間也是互相交錯,彼此交融的,并沒有一條截然分明的界線,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對明晰的,大致說來,政治屬于社會文明,經濟屬于物質文明,文化屬于精神文明。
而現代經濟已經早已突破了物質經濟的狹隘概念,走向“大經濟”的廣闊天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物質經濟、社會經濟和精神經濟等多個領域。在經濟中心時代,從經濟視角透視人類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動均可以經濟尺度加以衡量。國民生產總值(GDP)可以相應分解為自然生產總值、物質生產總值、社會生產總值和精神生產總值四個基本方面,各自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成為衡量一個經濟體系內部結構的重要指標,進而自然生活消費、物質生活消費、社會生活消費和精神生活消費在人們生活總消費中所占比例也成為衡量人們消費結構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尺度。從這個角度出發,滿足人們自然需要,擴展人們自然自由的產業群落為自然產業;滿足人們社會需要,擴展人們社會自由的產業群落為社會產業;滿足人們物質需要,擴展人們物質自由的產業群落為物質產業;滿足人們精神需要,擴展人們精神自由的產業群落為精神產業。
從四維文明視野看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屬于精神產業。
二、浙江民營文化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特點分析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民營企業撐起了浙江經濟的大半江山,在生產總值(GDP)中超過國有經濟成分。國家工商聯公布的數據表明,全國民營企業綜合實力500強中,浙江總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省還按照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的思路,搭建產業平臺,以基地園區的形式吸引民營文化企業集聚發展。廣廈集團、宋城集團及寧波文體用品、德清鋼琴制造、富陽古籍影印等一批民營文化企業和特色文化產業區塊迅速崛起,浙江正成為全國文化產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杭州數字娛樂產業園和LOFT49創意產業基地,在較短時間內吸納了70多家民營文化企業……集聚效應正在轉化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優勢。
歸納浙江民營文化產業主題文化企業發展有以下特點:
1.民營文化企業發展迅猛,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總量急速增長。宋城集團、橫店集團、廣廈集團等一批龍頭民營文化企業已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2.民營文化企業形成文化產業集群,表現為區域塊狀經濟結構。如德清鋼琴制造中心。
3.民營文化企業家素質不斷提高。一是民營文化企業主素質有了明顯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營企業主體是鄉鎮企業,經營者絕大部分是剛剛從田地里上岸的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發展中,相當一部分鄉鎮企業的經營者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有著擴大再生產欲望和能力的企業,產生了希望提升素質的自發要求,開始加強自身的學習。二是注重引進專業人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民營文化企業普遍認識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計吸引各類人才。
4.注重文化創新,品牌意識不斷提高。如:橫店影視城的全國品牌推廣。
5.民營文化企業國際化迅速提升。浙江義烏文化商品國際貿易覆蓋世界各國,宋城集團籌辦2006世界休閑博覽會。
6.民營文化企業已融入市場,面對競爭找市場不找政府,形成開發文化資源、整合文化產業鏈、打造文化產業集群的獨特運營模式。
三、結語
近期,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對于民營資本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強心針。這既拓寬了民營資本的投資渠道,又能對文化產業起到很重要的推進作用,能充分調動全社會資源參與文化建設。
浙江民營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全國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各省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民營文化產業在促進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民營企業及民營資本的進入。政府通過規劃引導、技術創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撐、品牌引領、產業集聚、開放帶動、政策扶持等各個方面來加快民營文化產業的發展。
- 上一篇:校長學習匯報
- 下一篇:落實技術系領導述職材料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