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1-21 10:56:48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酒店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的成長,人才培養模式也要隨之不斷進行更新。以酒店行業世界知名培養模式——洛桑模式為參考,探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存在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能力提升受限、課程體系偏理論化、人才培養體系缺乏職業素養教育、實習效果不佳、地緣限制專業發展等問題,提出了加強以職業化為中心的雙師隊伍建設、完善課程體系、與合作企業簽訂協議并明確責任、注重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立足本地,依托校友資源,突破地緣限制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洛桑模式;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1洛桑模式簡介

洛桑模式來源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首開先河地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門培養旅游從業人員的學院,學院成立至2020年,已有126年。1.1產教結合的教學傳統。教學從來不是只是“課堂”上的事。從建立伊始,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就提倡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與全球各大酒店建立了長久親密的合作關系,為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1.2不斷推陳出新的課程設計。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根據酒店行業的發展,會及時調整課程體系,如加入金融學、房地產學的內容,并邀請前沿專家或著名企業的CEO前來授課。1.3師資力量強大。(1)必須要有酒店工作經驗。教師每隔3或5年,必須要重回酒店,感受酒店經營方式的變化,將之更新到教學內容中,從而保證教學質量。(2)允許兼職。只專注于校內教學的教師教不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合格就業者,教師需要及時汲取來自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因此學院鼓勵甚至推薦教師在酒店企業任職。(3)考核十分嚴格。教學系統教師的教學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行政人員,都會面臨來自校董事會的嚴格考核,如不達標,甚至校長也不會續聘。1.4嚴控學生質量。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通過“嚴進嚴出”來控制學生質量。入學時,學生們要保證他們具備創造力、自信心、寫作能力、團隊精神等素質,并接受關于思辨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舉止儀態的測試。這些學生將在學院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感受多元文化的包容,得到在全世界酒店實習的機會,只有通過嚴格的職業品行評分測試以及專業能力測試,才能在畢業時收獲學士學位證書及國際酒店的就業認可。1.5全球校友提供豐富的人脈資源。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校友畢業后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就業,是世界上最廣泛的國際校友網絡之一。全球排名前20大型酒店集團中,有大量高層管理者來自洛桑酒店管理學院。

2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從酒店行業的行業特征來說,它是國際化、開放化和市場化的,因此對于酒店的從業人員也有較高的素質要求,但與之矛盾的是,由于我國酒店行業起步相對較晚,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急需專業院校培養大量高水平的從業人員。作為專業人才輸送基地的高職院校,近年來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上進行了大量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績。但與其他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較,我校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以下問題:2.1酒店管理專業教師能力提升受限。基于現有的職稱評定管理制度,高校教師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研與教學兩方面,而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更加需要實踐經驗來滿足教學需求。如果教師將精力放在實踐能力的提升,則難以在職稱晉升方面與其他教師競爭,從而失去晉升機會。酒店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往往學歷、職稱方面無法讓他們在現有的高校工資體制下取得相應的薪資待遇。基于以上情況,高職院校現有的師資不能滿足新市場環境中對于酒店管理專業師資的需求。2.2課程體系偏理論化。作為傳統的工科高職院校,我校的教學資源投入多用于工科專業。酒店管理專業作為一個較新的經管類專業,所獲得的教學資源投入較少,因此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體系中,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理論教學,導致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這與酒店管理的人才培養目的不符。2.3人才培養體系綜合素養教育比例偏低。洛桑模式非常強調學生的品行教育,認為酒店從業人員第一要素就是能吃苦,有責任心。但我校酒店管理專業在校時間相對本科院校較短,因此人才培養方案更注重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忽略了綜合素養教育特別是品行教育。這導致學生就業時,綜合素養的缺乏限制了他的職業晉升。2.4實習效果不佳。從院校角度來說,實習是為了學生能夠鞏固課堂所學,提高專業技能,為就業打下基礎。但從酒店方來說,更多的是為了解決用工緊張,將學生當成了廉價勞動力。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工作時間長、強度大,但待遇卻低于正式員工。且學生初入社會,在工作重壓下容易滋生心理問題,但卻無法獲得酒店及時的人文關懷。從本校以往的學生實習經歷來看,學生在實習期間易降低對酒店管理有關工作的積極性,畢業頂崗實習后依然留在酒店行業的從業人員不足50%,是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浪費。2.5地緣限制專業發展。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坐落于江西省西部的地級市萍鄉,萍鄉是一座傳統的煤炭資源型城市,正在進行城市轉型,市內的旅游經濟還在發展過程中,因此既缺乏對學生的強大吸引力導致學生生源不足,也缺乏大型高星級酒店作為專業發展的支持,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規劃時顯得捉襟見肘。

3構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洛桑模式在世界范圍內享有很大的聲譽,它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對教學條件、師資的要求都非常高,目前我國還沒有一所高職院校能完全復制,但其模式卻值得學習和借鑒。結合上文所提出的我校在酒店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擬提出以下解決方案,來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專業復合型酒店管理人才。3.1加強以職業化為中心的雙師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基礎。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師既要熟知酒店的崗位要求、工作流程及內容,也要掌握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既要有理論儲備,也要有上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從校方角度,不能唯教學工作量和科研成果來判定教師能力,首先要從制度上肯定教師的實踐能力,并在教師企業實踐期間給與相應的待遇;其次,要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國家級的職業能力培訓,而不是考慮成本控制使得教師失去培訓機會。從企業方來說,與高職院校的合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實習層面,讓企業管理人員與高校教師有更多的溝通機會,互相學習。3.2完善課程體系。(1)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作為特色專業,經江西省教育廳批準,學習年限為兩年。在兩年的時間里,平衡理論與實踐課程比例是較為困難的。但由于酒店管理專業的特殊性,不能不重視實踐課程的安排。目前來說,較為科學的安排是將4個學期分為三個培養階段,第一階段為第一和第二學期,學生進行校內理論教學+校內實訓+短期校外實踐,第二階段為第三學期,學生進行校內理論教學+實習基地移動課堂+寒假校外實習,第三階段為第四學期,學生在校整理校外實習和移動課堂經驗,補足理論知識短板,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再進行畢業頂崗實習。這種校內課堂、校外實習實訓、實習基地移動課堂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的銜接、融合,保證了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學習期間體驗行業特點,磨練心智,減少就業心理不適,明確未來發展方向。(2)實踐課程的實施保障。實踐課程的安排必須要有實踐場地。校內實訓要求進行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目前校內雖已有餐飲實訓室、茶藝實訓室、客房實訓室,但三個實訓室規模較小,不能同時滿足學生的實訓要求,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擴建,并酌情考慮旅游方向的學生實訓需求,增建導游實訓室。實習基地移動課堂應首先考慮就近企業,根據課程模塊進行項目化教學,目前我校已建立聯系的企業或單位有酒店、旅行社、博物館等。校外實習實訓可與知名度較高的酒店建立合作關系,知名度較高的酒店實習管理制度相對較為完善,實習平臺較高也能拔高學生就業平臺。3.3與合作企業簽訂協議并明確責任。對于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酒店的合作是關鍵。為了不讓合作一次性化,也為了不讓合作僅停留在安排學生實習的層面上,學校和酒店應該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責任與義務。具體來說,酒店應積極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定期參加召開的人才培養方案座談會,將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融入校內基地,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及實習安排提出建議。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應安排專業技能出眾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參與實習指導,對于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校方,能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合理干涉與引導。對于學校來說,要認識到學生在移動課堂上課或校外實習并不意味將學生全權轉交給酒店方培訓與管理,學校要成立實習監管小組,每個學生都應有自己的實習指導老師,督促學生完成實習任務,解答實習期間遇到的問題,緩沖學生與企業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3.4注重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在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較注重專業技術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培養還有待加強,具體表現為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對客溝通、語言表達、職業責任心、吃苦耐勞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建議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設置時,綜合素質類課程的比例適當增加,從原來的10%提升到20%~25%左右。綜合素養的提高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還可以通過勞動周、校外志愿者服務、走進紅色旅游景點等形式開展。3.5立足本地,發揮政府的支持作用。萍鄉作為一個煤炭資源枯竭型的城市,正在尋求經濟轉型。在這個背景下,基于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需求,政府可以促進形式更加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政府可從立法角度實現對高職教育的扶助,比如浙江省就曾推出《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讓校企合作有法可依,雙方合作更加規范、有保障。另外,政府還可以提供財政資助,給學校足夠的生均經費,為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與經費支持或稅費優惠,從源頭上解決校企雙方的后顧之憂。3.6依托校友資源,突破地緣限制。洛桑模式成功的一大條件就是全球校友提供了豐富的人脈資源,我校酒店管理專業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有大量的畢業生,不少在酒店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校應積極與優秀畢業生取得聯系,建立檔案,通過優秀畢業生的橋梁作用,為學校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同時也為校友所在企業輸送穩定的質量有所保證的專業人才,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張祖望.瑞士的洛桑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3.[2]李冬梅.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GCEF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華僑大學,2015.

[3]房奕.甘肅省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

[4]劉伏英.“洛桑模式”對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5(08).

作者:曾瑭 莫自苗 單位:1.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2.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