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探討
時間:2022-01-24 02:16:34
導語:電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國電力行業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問題現狀基礎上,從電力企業本質安全背景出發提出了面向電力施工企業的本質安全框架體系及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框架。該框架對本質安全要素進行了分級,并對各要素間內在聯系進行了分析,文章強調框架內各階段的交互機理,并結合階段特點提出了分析思路,文章最后對本質安全框架體系進行了總結。該研究旨在通過內部交互機制使框架體系達到最大的和諧性,通過階段循環優化提升本質安全,消除電力施工風險。
關鍵詞:電力施工企業;本質安全;電力生產;安全管理;框架體系
一、面向電力施工企業的本質安全框架體系背景分析
“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體系的優化提升、電力改革、國資國企改革及城市能源互聯網建設等都對根本上、整體上保障電力安全,預防事故發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新業務、新模式、新技術快速發展也使得電力施工規模與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因此,一旦發生電力施工安全事故,必將導致一系列重大問題。面對這種情況薊縣公司開展本質安全管理框架體系探索與研究,通過深入挖掘本質安全體系框架核心要素,最終實現“責任落實、制度執行、隊伍建設、電網設備、專業管理、隱患治理、風險管控、應急處置、監督考核、安全文化”等十項本質安全核心要素的統一。[1]電力施工企業是電力各項工程項目的實施主體[2],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施工范圍大分散程度高造成的總體把控調度及現場控制難度大;二是從環境角度看,電力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和建筑材料聚集度高,多項目交叉施工,露天及高空作業較多,屬高危作業;三是從人的角度來看,電力施工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從以上角度分析,結合薊縣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現狀,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全面管理機制,安全制度、安全管理機構及監督措施需進一步完善,進一步適應“十三五”期間智能電網的建設背景,同時制度和管理架構及監督措施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需要進一步開拓思路,現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新思路、新理念的注入。三是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急需建立“主動安全觀”。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建立一套面向電力施工企業的本質安全管理框架體系,使電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得到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促進安全管理從被動向主動轉變,從根本上控制各類施工作業安全風險,真正實現本質安全工作的全要素統一。
二、國內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的研究現狀
本質安全理論源于20世紀50年代世界宇航技術,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和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對安全文化的認識密切相連的,是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對事故由被動接受到積極事先預防的過程,是在安全觀方面上取得的一大進步。在研究方法上,國外主要多采用系統優化及控制論等方法,在系統可靠性理論上有諸多研究成果,總體更偏重技術因素;在總體思路上從單一的安全評價轉向從設計解決方案的角度來設法提高項目的總體系統安全性。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本質安全理論發展水平較高,其本質安全管理更多地突出了對“安全文化”的研究,值得我們參考借鑒。目前,關于本質安全的研究已在我國安全生產領域得到大范圍的擴展——電力、煤礦、交通、核電等對安全生產系統具有極高要求的高危行業,已把本質安全作為安全管理的終極目標。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是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穩定的重要基礎,穩定可靠的電力生產是電力施工企業追求的目標。因此探索先進的、適用的本質安全框架體系顯得尤為必要,研究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小危險的本質安全理論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三、面向電力施工企業的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研究
(一)本質安全概念
狹義的概念指的是通過技術、設計手段使生產設備和生產系統的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人員誤操作或設備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事故。廣義的角度來說就是指通過追求企業生產流程中的人、物、環境、文化系統等各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諧統一,使各類危害因素,始終處在受控狀態,從而逐步地趨近恒久型、本質型的安全目標。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措施(包括教育、設計、優化環境等)從源頭上堵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利用科學技術手段使人們生產活動的全過程實現安全無危害化,即使出現人為失誤或環境惡化也能有效阻止事故發生,使人的安全健康狀態得到有效保障[3]。
(二)本質安全的三個階段
交互性安全管理理論認為,實現本質安全需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分析如下:第一階段:本質安全的基本階段,即基本安全階段,其主要特征為基本達到技術、人員及設備可靠,可視為本質安全實現的基礎。這個階段的主要研究重點偏重于技術方面,即如何采用更可靠的設備和技術,消除故障。第二階段:本質安全的規范階段,即實現了規范化的安全階段,其主要特征為做到了規章制度規范化、操作施工規范化,管理規范化,建立一套系統規范化的框架系統安全流程模式。這個階段主要規范了人在工作生產中的安全行為,通過落實規章制度來規范人的行為。第三階段:本質安全的文化階段,即實現了文化安全的階段,其主要特征為達到了人的安全理念、生產系統、管理系統、信息傳輸系統的高度和諧,高度發展的安全文化如同一只看不見的巨手在引導著個體,組織系統邁向本質安全。在人們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已到達了本質安全階段時,管理者意識到只有用安全文化去影響與激勵每一位員工,建立一種“安全本能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構建一個預防安全事故的長效機制,實現本質安全。可以說本質安全的文化安全階段是電力施工企業構建安全框架體系的最終目標。
(三)本質安全框架體系原理
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的各成分要素通過相互交互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結構模式,限于本質安全機理進化的限制,其復雜性圍繞本質安全三個階段不斷交互、演變,在整體自由度中隨著人、物、環境和文化等四要素的認知及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經過提升的本質安全將在本質安全體系結構中逐步達到四要素的穩定,增強各要素之間的信息傳輸率,以滿足隨時間移動下安全理論的實現方式。單從技術角度來說,技術管理的手段從本質安全概念設計上進行安全事故的預案設計、事故控制、事后分析。另外對于管理層面如何通過規范制度的約束以達到技術流程的創新則取決于第二階段本質安全與第一階段交互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認知水平的變化,從本質安全結構的宏觀及微觀入手,將本質安全系統內各交互要素即物質要素(物、環境)和社會要素(人、文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系統自身多重雙向的有機交互形成非線性的和諧關系。本質安全基于系統的和諧性,對于系統內部各要素內外交互形成微觀層面與宏觀要素的統一,即人、物、環境、文化和企業本質安全具體措施實施方法論的相互引導。[4]根據以上對本質安全框架內部要素和理論的分析,對系統內部交互及和諧關系進行組織并形成安全管理框架(如圖1所示)。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研究落實到電力安全工作的各個環節,主要包括階段演變、階段設計、要素分級三個主要部分,三要素通過內部交互機制使框架體系達到最大的和諧性,即功能和結構達到最優化。在要素分級上分為一二級要素,其中一級要素涵蓋了本質安全基本要素即人、物、文化和環境四方面,電力企業本質安全核心要素作為二級要素,主要包括人的要素之二級要素,即責任落實、制度執行、專業管理、風險管控、監督考核;物的要素之二級要素電網設備;環境要素之二級要素隱患治理、應急處置;文化要素及二級要素隊伍建設、安全文化。二級要素目標的完成需要通過框架體系的三個階段即安全基礎、安全規范和安全文化逐步提升安全本質要求,形成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的風險防控體系。本質安全框架交互機制是從根源上消除或減少危險,而不是通過附加的安全防護措施來控制危險。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的十項核心要素不是割裂的,而是統一在人、物、環境、文化四項核心之下緊密聯系、相互配合的[5],是一個通過復雜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機整體。對于自交互系統,可以通過優化階段設計實現閉環管控,達到進一步的基礎交互、規范交互和文化交互,如通過概念設計和危險識別完成基本本質安全階段,以達到將目標系統的風險消除和減少危險的初步目標。通過階段優化提升,逐步總結適合于安全系統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要求,以建設本質安全管理方案,通過進一步優化機構與職責達到安全意識和能力的共同提升。最后通過具體措施的實現將安全意識融入本質安全績效測量之中,通過事故、事件、調查與糾正不斷實現本質安全績效的提升,并逐步通過安全交流來鞏固階段成果,以達成構建一個內部要素互相耦合促進,內外交互和諧的本質安全框架體系。
(四)各階段演變內容分析
第一階段的本質安全包括人物環境的基本要素交互,如技術、設備及具體的工作場所,主要從客觀角度從電力企業施工物質層面進行分析,包括電網施工現場設備、材料、施工類型、作業現場把控等方面急需通過技術改進和規范落實進行優化。第二階段的本質安全主要對人與其他要素的交互行為進行分析,包括人與物、環境、文化的復雜交互關系,體現在電力施工中作為施工主體的職責分工、管理制度、監督體系進行問題分析和改進,面是否能對人物環境進行職責界面和風險流程的規劃,能否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系統的應用與綜合,并以此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的能力。本文從本質安全要素出發,通過抽象化電力施工各項安全生產要素,明確本質安全框架體系的演變階段,設計電力企業本質安全體系框架。該框架從一級要素即人、物、環境、文化要素的特點延伸至二級要素,即電力企業施工安全十要素,提出基于交互的本質安全演變三階段,并通過從設計到落實各階段的具體步驟,形成本質安全的良性循環。該研究對如何落實電力施工企業的本質安全體系并改進、完善安全管理舉措帶來了進一步思考,旨在最終形成一套不斷完善其自適應能力的電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方法,為形成智慧、安全的“十三五”期間電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提供有力參考。
作者:郭建濤 楊東 單位: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薊縣供電分公司
參考文獻:
[1]黃志剛.探析城市建設規劃中的電力規劃[J].科技創新與應用——電力科技,2012(11).
[2]吳宗之,任彥斌.本質安全理論的若干問題研究[M].第三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論文集,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6:481-492.
[3]吳宗之.基于本質安全的工業事故風險管理方法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07,9(5):46~49.
[4]王小崗.論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6).
[5]黨衛軍.應用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電力企業安全管理水平[J].科學之友,20l0(8).
- 上一篇:施工現場工程物資管理探討
- 下一篇: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