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模式國內外研究進展

時間:2022-09-09 09:59:00

導語:獨家原創: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模式國內外研究進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模式國內外研究進展

摘要:農業科技園建設國內外研究進展

關鍵詞:

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發展新模式,是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的載體,是連接市場與農戶的紐帶,是現代農業科技信息的輻射源,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它對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起示范與推動作用。

我國農業科技園創建10年來,走出了中國農業的特色之路,并創建了諸多的經營模式,如濰坊模式(企業化模式)、順義模式(政府+企業模式)、唐河模式(院地聯營型運行模式)等等,為促進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它既適宜都市農業的發展,又適宜山區農業的發展。各園的建設模式及特點歸納如下。

1.國內建設模式

1.1企業化模式農業高新技術走廊運行模式(即濰坊模式):該模式有4條高新技術走廊,總長達250km,集中了272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面積達12萬hmZ,形成了農業綜合開發、節水灌溉等各類項目區和示范區,對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政府+企業模式(順義模式)該模式是指由政府投資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的基礎設施(水、電、路)后,政府逐步退出園區的管理,交給園區管委會代行管理,由園區管委會負責招商引資、物業服務及各方關系的協調,向社會公開招租,引人企業進行功能區建設、項目承包和管理,企業根據其承包責任的大小等內容,一方面向有關部門繳納一定的園區使用租金;另一方面又與承包范圍內的農民掃鉤。與農民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通過合同形式組織農民進爺生產。

1.3院地聯營型運行模式(唐河模式)該模式是由地方政府充當農業科研單位與農戶聯系的紐帶,通過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把農業科研單位的高新技術成果引人到農業科技園區進行試驗、示范,然后再把成熟實用的高新技術推廣到農民手中,并使農業科研單位與農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應用利益機制來加快先進農業科技成果對傳統農業的技術改造,建立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模式。即“政府+科技成果+示范園+農戶”模式。

1.4離效農業示范園的運行模式(許昌模式)該模式適宜在農村建立高效農業示范區,在高效示范區中創業新機制。方法是實行“公司運行制、投資業主制、科技承包制、聯結農戶合同制”,使農業科技創新始終與市場緊密聯系,使農業科技的推廣始終與千家萬戶相聯,增加農民收人,使農業科技人員的業績始終與報酬相連.這種“高效農業園區+機制創新+農戶”的運行模式,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使農村經濟和農民收人都獲得了較大增長,開創出一條有特色的適應市場經濟的搞笑之路。

1.5錦繡大地模式《北京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為農業科技園建設和運行的主體,由企業進行高新技術或新產品的引進和開發。北京錦繡大地農業科技園區是由北京錦繡大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建設的。公司的總體目標是利用現代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通過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改造傳統農業,其發展方向為工廠化農業、分子農業和觀光農業,通過市場開拓和營銷、種業開發,優質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生產、交易和深加工,建立起延伸的產業鏈條,拓寬農業領域。現已形成了種植業、畜牧業、觀光農業三大支柱產業,獲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6公司+農戶型模式(溫氏模式)這是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探索出來的農業科技園運行模式。該公司位于距廣州市180km的粵西山區新興縣勒竹鎮,前身是勒竹鎮的一個民辦雞廠。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經過11年的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建立畜牧業養殖示范園,引導廣大山區農民打破了把養雞作為家庭副業的傳統模式,實行基地化、專業化、商品化規模生產,走現代農業企業化經營之路,實現了從小農經濟到商品經濟的歷史大跨越,為山區農民致富闖出了一條新路。

1.7外向型高科技農業園區經營模式(珠海模式)是以提高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含量為主要手段,通過生產優質、特色農產品,發展出口創匯農業來提高經濟效益的發展模式。在該模式中,園區的農產品生產主要是圍繞出口創匯來進行的。因此提高技術含量,引進作物優良品種,把農產品粗放生產的資源消耗型轉變為精致農產品生產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外向型高科技農業園區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農業生產力水平較高,農產品出口具有比其它地區的優勢。珠海外向型高科技園在原珠海市農科所的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并通過轉制,兼并與引進外資、技術等而發展起來的一個外向型農業科研、生產與出U創匯基地。至2000年底,該所(中心)已發展成為擁有近億元固定資產和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經濟實體,成為目前國內最具實力的外向型高科技農業園區之一。

1.8工廠化農業開發區運行模式《孫橋模式)工廠化農業開發區運行模式,是以現代科技武裝的工廠化、設施農業為基礎,以高科技生物工程與設施農業相關的加工工業為主導,以內外貿為紐帶,走產、加、銷一體化,農、科、游相結合的農業工業化道路,發揮生態示范、推廣輻射、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和出口創匯五大功能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始建于1994年,到2000年止,在農業生產的市場化、企業化、科技化、設施化、區域化、規模化和生產、科普觀光、旅游相結合的產業化發展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1.9持續商效農業示范園區運行模式(張掖模式)該模式是指以實現農業持續高效為核心,以先進實用技術特別是實用農業高新技術應用為主,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區域特征,建立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的運行模式。自1998年以來,張掖市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區域特征,以甘肅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為技術依托單位,全面開展了有關持續高效農業新技術的各項攻關研究和實用技術的組裝集成示范及技術培訓工作,完成了石崗墩、新墩、上秦、黨寨、西洞5個科技示范園小區的建設。并進行多項攻關研究,其中小麥、玉米帶田微壟溝灌節水技術,冬前節灌貯水技術,農田水肥管理及預測預報體系,提高蘋果、梨坐果率研究,農田土壤風蝕控制,荒漠化防治及宜農荒地開發,氮肥對土壤環境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進展。

2國外農業科技園的主要類型

基本主題都是用先進的農業設施和高新技術向游人展示新的生產模式。農業科技示范現已成為國外農業方興未艾的發展趨勢,農業科技園的類型有如下幾種:

2.1示范農場

是以推廣先進技術為主體的試驗示范基地。如以色列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科研單位和生產基地的結合,針對干旱和沙漠化的生產條件,建立了多個以沙漠農業和節水農業為主體的試驗示范農場,并通過創建專門的基金支持試驗示范農場的建設與運營。假日農場主要以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農事活動的展示示范和農業休閑為主要內容,假日農場的種類很多,大致包括:1.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自己摘果、種菜、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

2.2農業公園

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在一體。例如日本的葡萄公園,將葡萄園景觀的觀賞、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嘗以及與有關葡萄的品評、繪畫、寫作、攝影等活動融為一體。農業公園的面積因性質和功能而異,既有迷你型的水稻公園,也有幾十公頃的果樹公園。

2.3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園,即利用農園中所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以及配備的設施,如熱帶植物、水耕設施、傳統農具等,進行農業科技示范和生態農業示范,向游客傳授農業知識。具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等。

2.4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是以林為主,具有多變的地形、開闊的林地、優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種景觀。在樹種結構上針葉樹、闊葉樹與果樹樹種相結合;在土地資源利用和空間布局上,林、果、漁、菜、花相結合。以森林風光與其他自然景觀為主體,配套一定的服務設施、必要的景觀建筑,在這里,人們可盡情享受自然風光。

3專家關干農業科技園的特征和類型的研究概述

3.1.特征的研究許

越先認為有“三個特征點”:一是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的制高點。二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生長點。三是農業科技與農村經濟結合的緊密型結合點。陳阜等認為特征有:(約農業科技園是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基地。一方面體現現代農業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作用和效果,為農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提高農民科技素質。(2)農業科技園區同時具有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特點,能夠按照現代農業產業化要求組織生產和管理經營。(3)引導和帶動本地區及周邊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蔣和平等提出農業科技園區的基本特征是:科技、生產、市場于一體,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設施、品種、技術相融合,生物工程、農業工程、農用新材料多學科相結合,高新技術、常規技術、傳統技術組裝配套,企業化借欲理,規?;洜I,專業化生產,實現周年均衡生產、調劑供應市場,提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和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吳沛良認為農業科技園區至少應當有四個基本特征: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高,綜合經濟效益高,經營管理機制新。索玉華認為具有研究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生態功能、農業信息服務功能。

3.2.類型的研究

蔣和平等對農業科技園的類型作了系統研究,按立項來源分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區、持續高效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范區、省市級農業科技園區;按經營方式分為:有政府主辦型、院地聯營型、民間興辦型和官辦民助型;按生態類別分為:城郊型農業科技園、平川糧棉生產型科技園、丘崗山地生態型農業科技園、治理生態和保護環境的科技園;按示范內容可分為:設施同藝型、節水農業型、生態農業型、農業綜合開發型、“三高”農業型、’‘外向創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