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17 09:13:50
導語:“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黨的報告中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體現了中央培養“三農”工作隊伍的基本要求,凸顯“三農”工作隊伍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抓好“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頂層設計,科學構建“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模式,對解決好當前脫貧攻堅重任以及農村深度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及全面振興鄉村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的戰略意義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全面實現黨中央和國務院在《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戰略目標,離不開一支素質全面的“三農”工作隊伍,抓好這支隊伍的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其素質能力,意義巨大。(一)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是培養。我黨農村基層干部隊伍,鞏固我黨執政之基的方針大計農村基層組織是我黨在農村的堅強戰斗堡壘,“三農”工作隊伍是這個堡壘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牢固樹立“三農”工作隊伍“四個意識”,不斷提高其政治自覺,做到虔誠而執著,篤信而深厚,深刻理解掌握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形勢新要求,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有利于鞏固“三農”工作水平提升和農村基層政權鞏固。(二)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是突出解。決當前“三農”矛盾問題,推動鄉村發展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農產品供求矛盾、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偏弱,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等,制約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解決好這些現實矛盾困難,急需將“三農”工作隊伍工作能力大幅度提高。抓好“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按照鄉村產業發展方向及管理需求,培養一批在農業產業開發、市場營銷管理、鄉村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性中堅力量,帶動鄉村振興戰略提速增效。(三)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是提升“三農”工作隊伍能力素質和全力振興鄉村的有力措施。黨中央和國務院在《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第一次從學科專業角度對農民職業予以認可,并可以評定職稱,這從人才建設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將人力資本開發放到振興鄉村戰略的首位,選派推薦“三農”工作人才到科研院所進行彈性制的中高等農民職業教育,為鄉村發展建設提供持續智力支持。
二、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的基本構想
“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農村經濟工作部署到哪里,“三農”工作隊伍配套繼續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繼續教育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教育先行、緊貼實際、由點及面、有序推進”的原則,為鄉村培養一大批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帶頭人。(一)抓好專業教育,扭住工作隊伍“懂農業”這個教育重點。要實現報告提出的“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北仨殗@“懂農業”這個中心,對“三農”工作隊伍開展針對性教育,逐步打造一支適應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要求,能推動“三農”領域科學發展的專業工作隊伍。一是要開展鄉村治理繼續教育,提升“三農”工作隊伍管理村務、管理財務、抓基層建設、抓政策落地的能力;二是要開展農業產業技能培訓,根據鄉村發展需求,為鄉村培養農業技術能手,并不斷提升其技能水平;三是要開展科學技術培訓,提高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提升農民市場調查、市場營銷能力和善于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工作,提高效能的能力。(二)強化責任擔當,夯實工作隊伍“愛農村”這個工作基礎?!叭r”工作隊伍沒有對農村深沉的愛,就會脫離“三農”工作的本質。只有懷著對農村的美好向往,對土地的特殊感情,才能影響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創造新時代的美麗鄉村。一是要在繼續教育中增加參觀見學等內容,讓“三農”工作隊伍到產業發展好、示范引領強、經驗可推廣可復制的鄉村考察學習,開闊工作視野,增強隊伍帶領群眾奔小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持續教育灌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綠色產業、綠色城鎮、綠色消費為引領,調整產業機構,健康生活方式,推動鄉村健康發展,營造拴心留人的生態環境。(三)培育情感基礎,系牢工作隊伍“愛農民”這個情感紐帶。“三農”工作隊伍必須愛農民,要懷著對黨的絕對忠誠抓好基層基礎工作,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聯系服務農民,深深扎根這片土地,真心為農民謀福祉。開展“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一是要培養其善于認真傾聽農民呼聲的工作方法和態度,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積極回應農民在生活生產過程中的訴求,及時解決問題;二是要培養隊伍尊重農民創造力自主性的意識,鄉村建設發展的許多新事物新方法都是農民群眾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造出來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尊重并保護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也是愛農民的具體體現;三是要提高隊伍做農民工作的能力,用農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辦法和態度,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解決農民的困難,鞏固黨群關系,團結帶領農民實現振興鄉村的戰略目標。
三、開展“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要把幫助其有效履職盡責作為根本著眼點和落腳點,堅持科學統籌,有序推進,始終站在振興鄉村的全局思考和謀劃,為鄉村振興提供可持續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一)做好摸底排查。目前,我國“三農”工作隊伍文化水平、工作性質及分工差異巨大,從小學初高中文化到博士教授級專家、從種植業到畜牧水產業、從鄉村管理到市場營銷,涵蓋面極大,如何提供精準的繼續教育服務,因人因事而異開展教育,需要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基層組織一起開展調研,梳理情況,摸清底數,有效實施。要摸清工作需求底數,按照鄉村發展需求科學設置專業課程,組織教學人員,開展精準教學;要摸清學員文化底數,針對不同文化層次學員,采用不同教學方式,設置好從理論教學到下地示范課程比例,確保學員聽得懂用得上。(二)注意跟進服務。關注“三農”工作隊伍繼續教育,不能只關注招生數量及收益本身,繼續教育的服務功能在農村工作隊伍上應突出出來,服務于鄉村發展、產業發展及人的發展,繼續教育本身的價值和功能才能得到發揮。要精準抓住不同村鎮產業發展需求,主動設置課程,為“三農”工作隊伍充電補氣,使其在新形勢新環境下能得心應手開展工作;要緊盯產業發展,產業發展變化到哪里,繼續教育就發展變化到哪里,緊扣時代脈搏,引領產業發展;要關注人的發展,從根本上提升人的素質,為職業農民提供文化教育、農業產業發展教育和職業農民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教育,為鄉村持續發展奠定人的基礎。(三)抓好教育內容及時更新。現代農業的發展為繼續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繼續教育要打破服務傳統農業的思維定勢,與時俱進,服務于從事現代化農業、城鎮化農業、數字化農業的“三農”工作隊伍。一是要跟進鄉村振興發展,為鄉村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醫療、金融信用、網絡信息化、農業科技創新、倉儲物流、貿易銷售等人才,促進農村與城鎮工作、生活及產業對接;二是要適應國家經濟戰略發展,緊盯“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經濟戰略發展前沿,著眼特色優勢農產品提升行動,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積極支持我國農產品走出去,為鄉村振興培養有實施能力和戰略眼光的人才隊伍。我國“三農”工作隊伍數量多、層次多,需求大,抓好這支隊伍的繼續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時代課題,也是繼續教育事業的挑戰和機遇,抓好繼續教育與“三農”工作隊伍對接,必將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巨大的助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作者:劉鴻雁 單位: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
- 上一篇:精準扶貧公共政策解讀
- 下一篇: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