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探究
時間:2022-09-11 02:32:57
導語: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前言
農民工對整個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不僅是城市的美容師,還是相當比例的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然而農民工卻又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那一個群體。現在有一個新的農民工群體,即新生代農民工,這個群體的人數已經達到1億以上,他們雖然較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工無論在教育水平上還是個人素質上都相對較高,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使這個群體依舊徘徊在城市政策體系大門之外。長時間的城市生活使他們渴望被這個城市所接受,就像對待它每一個公民一樣,其中尤為引起筆者關注的是本人所了解的群體,即在國際工程承包企業中“走出去”施工的農民工。這些新生代農民工迫切需要得到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的惠及。
二、農民工無法融入城市的原因
首先,最開始農民工是以一種特殊的身份進入城市。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偏向于體力工作,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其次,由于戶籍等原因的限制,農民工雖然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缺少城市人口應有的權利。例如,社會福利方面、子女上學方面、醫療方面、住房等發面,不夸張的說完全是涉及到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再次,農民工由于社會及自身原因,很少能掌握到高精尖的技術,因此他們缺少技術上的競爭力。還有就是當前的法律法規相比較而言不是那么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尚不成熟,雖然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能夠為農民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與經濟財富,但是勞動者不能獲得平等的社會保障。最后,由于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社會及戶籍制度,使這個群體徘徊于城市與農村之間,往返之間使他們成為了已離開家鄉但城市卻無法融入他們的窘境。
三、新生代農民所工面臨的社會保障現狀
第一,這個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相比較而言不完善。與城市人口對比發現對待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制建立和完善都比較緩慢,農民工幾乎沒有任何的社會保障。特別是在失業扶助、子女上學、醫療就醫等方面,農民工沒有所謂的社會保障可以依靠。這就類似于農民工建造了學校、醫院,但是他們的子女卻沒有資格去學校讀書,沒有足夠的錢無法去醫院看病。第二,雖然有些地區對農民工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由于執行的不到位,根本無法發揮它的作用。例如針對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某地政府制定出來提倡農民工參保的政策,但是結果卻不那么好。第三,城市居民與進城務工人員不能平等的共享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第四,市場分配原則制度不完善。市場分配分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然而在兩次分配中農民工只能得到較小的初次分配份額,根本談不上再次分配。
四、完善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1.有著很重要的政治意義
首先,建立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應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利,是保障農民工基本權益的保障。其次,建立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長遠規劃的前提。從長遠來看,越早解決這個問題越有利于社會穩定。再次,建立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是能夠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硬性條件。全面小康社會的建立要求的是全社會人員,無論城市人口還是農村人口都包含其中,而農民工占據很大的比例。
2.有著很重要的社會意義
首先,只有將農民工的基本權益得到保障,才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團結,才有利于整個社會的轉型發展。其次,若想加快中國社會的城市化進程,必須有效解決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結合,給予每一位公民相同的社會保障。再次,農民工由于其工作性質,經常處于社會上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有失偏頗的社會公平機制有待解決。最后,關乎著億萬農村家庭的生死存亡。外來務工人員一般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一旦這些人出現意外,對其家庭將是致命性的打擊,為“走出去”施工企業農民工及家人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能夠解決這個群體外出勞作時對家庭的后顧之憂。
3.能夠產生經濟效益
首先,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的流失促使著農村土地向集約化方向發展,進而有利于農業的發展,促進勞動效率的提高。其次,有益于流動性的農民工投資。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必然會降低農民工流動的成本,間接增加他們的收入。再次,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勢必能增加他們抵抗風險意外的能力,反過來刺激社會消費的提高。最后,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進而利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4.對發展全社會保障事業有積極影響
農民工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理應受到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以體現社會的公平性;農民工從事的是非農業勞動,其工作本質與城市人口工作本質相同,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更好地保障他們的權益;把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中便于對整個城市結構中人口的統一管理,能夠促進改革的深入發展。
五、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
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專門指出了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政策,即“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由此看見黨中央已經開始關注農民工的社會問題。這就需要各級政府改變觀念,積極創新制度,首先從子女教育、醫療治病、住房等方面為切入點,制定出合理的社會保障制度,為無論是國內單位的農民工還是國際工程承包單位的農民工提供必要的保障。各級政府應舍棄眼前的小利益,立足長遠發展,深入了解農民工的生活保障需求,克服困難,積極推動農民工養老金與醫保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制定出適合農民工的住房問題,解決居住難題。積極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中的遺留問題,做到真正維護社會弱勢群里的利益。
六、結語
農民工群體是當今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群體,城市的正常運轉離不開他們。國際工程承包單位的農民工為了小家庭遠離家鄉,理所應當為他們提供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他們感到大家庭的歸屬感。為所有的農民工給予公平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促進這個社會和諧快速的發展。
作者:李穎 單位:中鼎國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企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制宣傳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