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思考
時間:2022-12-22 09:30:28
導語: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土地流轉政策的推行以及農機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局面,使得人力資源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被解放出來的農民如何更好的就業并融入社會保障體系之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從當前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完善舉措方面展開研究,旨在豐富現有研究體系內容,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與幫助。
關鍵詞:農民;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工作
就業乃為民生之本、發展之源,“”已經明確指出要做好促進農民就業工作并將其作為一項持久工作來抓。然而,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的農民多不具有一技之長,面對著越來越高的崗位需求普遍難以勝任,農民勞動就業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秩序的一個棘手問題。社會保障是我國為保證低收入人群以及遭受意外傷害的公民能夠繼續維持生存通過立法、整合社會各方資源進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一項利國利民政策。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日漸完善,將農民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工作有機結合成為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的重要舉措,圍繞此方面內容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無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農民不具備一技之長。被解放出來的農民絕大多數會選擇前往城市中務工,但因其缺乏一技之長而不得不從事建筑等基礎行業,加之農民就業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使得其難以在某一個崗位長期工作,普遍扮演著“臨時工”的角色。作為工作時間、工作性質不確定的社會群體,用工企業自然不會為其提供保險等社會保障服務,而城市管理部門亦無法為其提供最基本的福利待遇,使得農民就業保護權形同虛設。特別是一旦某個行業受國家政策、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又會導致農民喪失當前就業機會,不得不面臨著下崗失業局面,保護農民就業權亟待解決。(二)就業保護權缺乏有效保障。目前,我國農民的就業方式比較單一,只是依靠種地來維持自己的收入,在家從事務農工作或從事與農業相關的工作,這類工作缺乏政府的保障與支持,國家在農民方面雖然有一定的補貼,但補貼力度不大,當出現自然災害時,農民的損失會很嚴重。此外,由于農民種地并沒有很高的收入,所以一些農民選擇外出打工,但由于受到自身知識的限制,農民不得不從事建筑之類的工作,這種工作不能享受一定的待遇,還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危險,國家對此也并沒有重視,因此,導致農民就業保護權缺乏有效保障。(三)社會保障制度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使得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農民也被納入到了社會保障體系之中。但是,在保障的背后仍然存在著福利分配不均的問題,如:城市福利待遇顯著優于農村福利待遇,尤其是當下城市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形成了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多種制度并行的局面,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則仍然局限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他社會保障措施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二、加強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農民培訓力度。面對一些農民選擇外出打工,但由于受到自身知識的限制,農民不得不從事建筑之類危險工作的問題,政府要加強農民的培訓力度。首先,政府要邀請有經驗的專家或學者對農民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農民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以此激發農民可以向著其他職業方向前進。其次,政府要多舉辦一些職業培訓的活動,吸引農民參加,讓農民工了解到更多的職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此在找工作中多條出路。(二)提高農民維權意識。在未來,我國的市場經濟會與農業經濟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在市場上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但農民的思想受到知識水平的限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會處于不利的地位,因此,農民要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就業的合法權利,勇于同市場中的惡性競爭進行對抗,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政府要多組織農民的文化活動和就業活動,在活動中對農民進行就業的普及,邀請有經驗的專家對農民講解就業的形勢,同時普及法律教育,讓農民懂得法律,并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構建農民的保障體制。面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仍然局限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他社會保障措施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城市保障制度高于農村保障制度的問題,政府要對農民的保障體制加大資金的投入,讓農村和城市享有相同的保障體制,享有一樣的看病待遇。其次,政府要完善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使每一個農民都成看得起病、買得起藥,不再讓農民看病問題成為農民擔憂的問題。再次,政府要在農民失去土地后,對農民進行其他職業的引導,讓農民可以利用其他途徑去就業,維持自己的收入。
農民勞動就業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秩序的一個棘手問題,因此加強社會保障可以保證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所以學者要重視當前農民就業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農民就業中出現的問題,如提高農民維權意識、深化及構建農民的保障體制,以此促進農民更好的就業。
參考文獻:
[1]李亮亮,李海英.對城市化進程中山西省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的思考[J].學理論,2018,(01):104-105.
[2]王孝成.關于農民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完善與發展[J].中國市場,2017,(21):141+143.
[3]王池美慧.論中國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3(04):125-128.
作者:王萌 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 上一篇:酒店管理溝通技巧課程教學優化策略
- 下一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