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材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4:22:00

導語:英語教材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材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和《21世紀大學英語》的比較研究,指出《21世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21世紀大學英語教材;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1999年修訂過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大學生須具備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為此,目前在課堂上仍作為汲取語言知識和培養語言能力、提高文化素養為藍本的教科書,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地改進。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聯合主編的《21世紀大學英語》就是改進過的一部較好的教科書。本書在選材、編排等方面都有許多優點,對這本書的教學也有些不同過去的突破。

一、《21世紀大學英語》教材分析

(一)課文選材

該教材總共四冊,學生用書,每一冊為三本。精讀和泛讀為一本書,聽說為一本書,詞匯練習冊為一本書。學生學完三冊后,水平達到英語四級;學完第四冊后,水平達到英語六級。該教材首先克服了選材上以文學代文化的局限性,努力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面,提供富有啟發意義的思路。以第一冊為例,該教材共收集10篇文章,其中有3篇是寫人的,一篇是介紹學習方法的,一篇是介紹文化差異的,一篇是如何與人相處的,另3篇談到當代社會熱點問題(如:軟件開發大王比爾·蓋茨的敘述、世界氣候變暖、克?。_€有一篇反映美國社會的一種現象——譏笑勤奮讀書的人。而《大學英語》(1997年12月第二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翟象俊主編)總共四冊書,每冊5本,精讀一本,泛讀一本,快速閱讀一本,聽力一本,語法一本。學生學完四本書后,水平達到英語四級,且文章大都以文學為主。以第一冊為例,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為7篇,占第一冊全部課文的70%。而《21世紀》既有敘述文,又有說明文、論說文,且不同題材比較平均,這樣可滿足具有不同興趣學生的口味。除寫人的文章如《洗衣婦》給學生以品德教育之外,社會熱點問題的文章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而文化差異的文章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這種差異,又可以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幫助學生與外國人交往,教他們應注意些什么,如何與人相處??傊撜n本在選材上突出了新穎性、思想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對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典范。

與新近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應惠蘭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比較,《21世紀大學英語》在選材上還有些不同。《新編大學英語》的文章貼近實際生活,如:愛、金錢、購物、旅行的喜悅,情感與健康,人與動物,對生活的反思等。這方面的文章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及。而《21世紀大學英語》的實用性著重體現在目標語的文化差異、與人交往、與人相處等方面。

(二)課文編排

1.聽說材料與精讀課文的有機結合

以往的《大學英語》精讀課本與聽力材料分得很清楚,精讀是一個內容,聽力材料是另一個內容。二者之間沒有聯系,互相之間得不到補充與鞏固?!洞髮W英語》第一冊共20篇文章,其內容是:問候、自我介紹、會見、問路、如何提供幫助、抱歉等日常生活的題材。語言知識方面是對學生語音部分的辨音訓練,如:beast、bit、bet、bat等。而精讀課本也沒有安排聽的項目,課文前的導入部分也是文字,供學習者閱讀,不是供聽的。斯特恩(Stern,1983)認為:各項語言技能是同時發展,并在學習過程中相互補充的。閱讀材料缺少聽的輸入,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的事情。按照信息論的觀點,讀與聽是信息的輸入,即獲取外界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接收技能。精讀材料缺少聽的信息渠道,也就缺少獲取外界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接收手段,從而影響到學習過程中讀與聽兩種技能的同時培養,影響到對所輸入信息的強化作用。1999年出版的《21世紀》教材克服了讀、聽分家的現象,做到聽中有讀,讀中有聽,讀、聽結合。如:聽力課本就有與精讀課本中內容類似的聽力材料,且聽力課本中還有說的練習(現在的聽力課本叫聽說教程),而說的內容與精讀內容有關,是對精讀中所學內容進行復述與總結,并結合精讀中學到的重點詞匯再運用,這樣可檢驗學生對所輸入語言內化狀況的了解,也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與技能的實踐。此外還有圍繞精讀課文的主題討論。而《新編大學英語》的聽力更注重實用性,如:家庭、住房、旅游、語言學習、訂購、飯館等。

2.精讀與泛讀的有機結合

《21世紀》教材與《新編大學英語》,其泛讀與精讀都圍繞同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敘述,擴大學生看問題的視野,增進他們閱讀的情趣,提高基礎詞匯、重點詞匯的出現率,強化記憶過程,加深和促進語言知識的掌握,擴大語言信息的輸入。如《21世紀》第一冊第一課圍繞新生熟悉的話題編排課文:TextASecretsofAStudents,TextBbittersweetMemories,TextCLeaving?!缎戮幋髮W英語》第一冊第一課明確標出主題Love,Passage1AGoodHearttoLeanOn,Passage2AKissforKate,Passage3BenefitsfromPets該教材還在同一主題下,列出許多判斷正錯、概括文章大意、理解單個句子的閱讀技能的訓練,補充、加強精讀學習中閱讀技能訓練的不足。而過去的《大學英語》的泛讀每單元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的內容與精讀內容大相徑庭。泛讀不是對精讀同一主題下從另一個角度的敘述,而是另開一個主題,如:《大學英語》第一冊精讀第一課:如何改進學生的學習習慣,而泛讀第一單元的三篇文章中第一篇是偵探小說,讓讀者找出文中最可疑的人;第二、三篇寫的是作者坐車的經歷。由于精讀與泛讀內容不一樣,因此學生在精讀中所學單詞的重復率就低,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就得不到鞏固,語言的實際操練也就受到限制。而且,精讀一大堆單詞,泛讀一大堆單詞,這些單詞又不在同一語群之內,太多的新詞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降低學習外語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集中學習與鞏固新的詞匯。

[page_break]

二、《21世紀大學英語》的教學

1.語篇教學

《21世紀大學英語》的編排便于教師從語篇上進行教學。過去我們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編者雖加入了導入部分,但導入的內容有的只起到一個引起注意,請聽“下回分解”的作用。字數也只有幾十個、不到一百個詞。這種課文的編排要讓學生從語篇上進行課文學習仍有一定的難度。一種理論認為,人們對文章的解讀過程是一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二者相結合的心理閱讀過程。過去,學生在上課前要看看詞匯,預習課文,課文看不懂就靠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大。這樣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過分地依賴老師,造成老師在課堂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始終處于“聽懂了嗎?”、“理解文章內容了嗎?”的被問對象。而老師也多采用先講詞匯,后講課文,逐字逐句講解的方式,從而扼制了學生利用語篇通過上下文猜測、推斷、預測這樣思維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培養人才的關鍵在于“思維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也不例外?!?1世紀大學英語》為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提供了較好的藍本。如:新課開始前有一段聽力,聽力的內容是所學閱讀課文的主旨大意。學生在聽完之后,進行課文閱讀,頭腦里有了文章的主旨大意,這樣就可以對課文中新詞、代詞的具體含義,用從上到下的心理閱讀模式確定其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猜測、推斷、預測的能力。

2.五種技能同時培養

由于該教材打破了過去教材中各自為政,精讀、泛讀、聽力互不聯系的現象,采用主題教學模式,融讀、聽、說、寫、譯各項技能為一體的新型編寫方法,使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同時培養成為可能。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精讀教學,先進行聽的訓練,通過聽的渠道輸入信息,抓住文章的要旨,對文章有個宏觀的了解,在腦中形成已知信息,然后進行閱讀,利用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分析、辨別、處理詞匯,再進一步地理解文章的含義,修正憑聽覺輸入信息的錯誤。在閱讀文章時,老師給學生傳授閱讀的技巧,幫助學生進行對詞義、課文的正確理解,分析文章的結構,同時適當講解詞匯、句型等語言知識,避免滿堂灌,注重創造語用環境,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利用課文后的練習形式圍繞同一主題,配以pairwork,groupwork,individualwork,discussion,summary,translation等多樣的課堂活動,把精讀課上成綜合英語技能課。

3.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21世紀大學英語》的光盤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如:學《21世紀大學英語》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一星期兩次4個學時的多媒體數學,學生利用他們的空閑時間,持聽課卡到多媒體教室看光盤,這樣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搶在教師的前面學習?;A薄弱、能力差的學生可利用光盤加強自主學習,彌補課堂上課時少的不足。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坐在計算機前,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擊自己所要的內容,實現人與機的互動。這樣可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尋求知識,發展智力,增進知識。另外,多媒體上的漂亮圖片可以加深學生所看內容的印象,增加情趣。

課堂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藍本。對教材的研究與探討,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隨著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教材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本人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將《21世紀大學英語》與1997年版的《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進行了比較研究,談了自己的看法,本人還希望在以后不斷教學實踐中修正、完善、發展自己的觀點。

參考書目:

①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②浙江大學編著:《新編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1999年。

③翟象俊、李蔭華主編:《大學英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

④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主編:《21世紀大學英語》,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