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里道德問題分析

時間:2022-09-30 11:31:00

導語:網絡新聞里道德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新聞里道德問題分析

網絡正逐漸改變著人類社會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網絡新聞傳播過程的道德失范現象,正是這種變化帶來的新聞倫理問題.

道德失范現象

1.追逐黃色新聞報道2010年伊始,“中國第一車模”獸獸就用三段不雅視頻給娛樂圈扔了顆重磅炸彈,各大網站、知名論壇瞬間重現了兩年前“艷照門”的傳播盛景。一位名叫翟凌(昵稱獸獸)的車模熱戀時與前男友拍下親密視頻,前男友將兩人的“艷照”和視頻上傳于網絡,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此事件稱為“獸獸門”.

當事件曝光后,很多網絡媒體在其頁面顯著位置進行大篇幅報道,并隨之配發大量圖片進行解釋說明。這些照片即使在關鍵部位做了技術處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吊起了廣大網友的好奇心,網友紛紛在網絡上搜索艷照及視頻,導致了事態的蔓延.

顯然,這些媒體在刊發新聞時,沒有履行自己的審查職責,也沒有對這一事件曝光后所產生的惡劣后果進行充分估計。此后還有類似工行女“艷照門”、上海大學“校雞門”以及最近如火如荼的《非誠勿擾》女嘉賓閆鳳嬌“廁所門”等事件,都成了網絡媒體第一時間追逐的報道對象,其報道尺度之寬令人咋舌.

2.虛假新聞泛濫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各大網站、論壇、博客中充斥了大量未經證實的虛假新聞。2009年下半年在網絡上熱炒的“艾滋女”事件,就是虛假網絡新聞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的典型。一名女子在某博客網站上公布了曾與自己發生過性關系的279名男性的手機號碼,聲稱本人感染艾滋病,這樣做是為了報復社會,同時還曝光了大量不雅照片。這一消息立即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廣大網友紛紛對“艾滋女”表示憤慨,發動網友人肉搜索,辱罵侮辱的聲音喧囂不停.

某些記者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具有爆炸性的新聞,一時間各大網站、論壇紛紛轉載博客內容。真相大白之后,媒體又紛紛出來為這名女子澄清,然而那些曾經像箭一樣的流言蜚語帶給一個無辜人的傷害恐怕是任何“澄清”都無法彌補的.

3.過度娛樂化網絡時代催生了眾多網絡紅人,以“犀利哥”為例,他本是一個身世坎坷的流浪漢,但無意間一組照片展示了其“極品帥哥”的不羈氣質,瞬間走紅網絡.

在網絡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下,網民瘋狂地在網絡上轉載其照片并進行評論,卻沒有人想真正了解“犀利哥”背后的故事,而實際上他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可憐人而已.

應對之策面對網絡新聞報道中的各種道德失范現象,如何在規范網絡新聞環境的同時,更快捷準確地傳達新聞事實,讓網絡新聞環境更為健康有序地發展下去?

1.加強對網絡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現在許多網站的新聞從業人員大部分都只可稱為“傳媒工作者”,受過正統新聞教育的“新聞人”并不多,這就導致了某些從業人員對新聞職業道德認識上的模糊性,從而影響了其對新聞事件的選擇和把關。通過對網絡新聞從業人員進行新聞道德教育,可以使網絡從業人員實現新聞自律,增強新聞道德意識,面對新聞熱點時能夠堅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考慮,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網絡新聞環境的凈化發揮積極作用.

2.加強網絡新聞監督,健全網絡新聞法規首先應該向傳統媒體學習,新聞管理部門要對網絡新聞內容進行審查。要保證網絡新聞的真實性,就要求有關部門一方面核查新聞源、新聞線索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網絡求證相關當事人,確認新聞事實的細節,避免類似“艾滋女”事件的再次發生。有時單靠媒體的自律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未必能真正凈化網絡新聞環境,真正釜底抽薪的方法是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切實可行的法律政策來約束網絡新聞道德失范行為.

3.建立完善的網站管理機制,凈化網絡新聞環境在網絡環境中,外界無法干預任何一個發言人的思想,然而對于一些重大新聞的控制卻可以通過網站的技術管理來實現。對于具有爭議性的熱門話題,在不危害國家利益的大前提下,將其置頂。同時對于一些危害社會、容易對公眾造成錯誤引導的言論可以讓版主或管理員刪除,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

總之,互聯網作為新興媒體的代表,它的社會影響力日漸擴大,網絡新聞也擁有傳統新聞不可比擬的傳播優勢?,F今面臨著網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新聞倫理建設正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課題.

在新聞實踐中,網絡媒體及其從業人員在傳遞信息的同時,必須謹守專業操守,承擔社會輿論監督責任,將新聞內容與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相結合。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規范網絡新聞傳播內容,凈化網絡新聞傳播環境,促進新聞事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