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聞報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0 02:00:00
導語:體育新聞報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何謂預測性報道
預測性報道是依據現在和過去的事實,對事物或事態前景所作的報道。按照我們一般所遵奉的新聞定義,“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在預測性報道中所體現的應該是新近發生的對未來具有預測性因素的事實的報道,它基于新近發生的事實,而對未來尚不完全可知的事情進行一種分析、推測。其基本的新聞內核還是基于“新近發生的事實”,而不是那些尚未發生的預測性內容。預測性報道到底該怎樣寫呢?關鍵的環節有兩個:一個是態度,一個是方法。態度問題是老生常談,進行預測性報道時,在認真嚴肅的前提下,需要突出的主要有三點:(1)論之有據,堅持審慎原則。預測性報道的基本新聞內核是已有的事實,推論應從這些事實而來,預測一定要慎重,堅持理性的推斷,避免個人情感的影響。(2)全面、平衡是新聞客觀真實性的基本要求,在預測性報道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級錯誤。(3)合理推斷,嚴密求證。在掌握行業規則的基礎上,分析報道對象的歷史與現狀,深入到競賽各方的實力對比、心理狀況等方面去,探求其內在的變化規律。從而對其發展趨勢做出合理的預測。預測的方法多種多樣,美國社會預測專家約翰•奈斯比特采用一種獨特的“資料分析法”對美國社會趨勢進行預測,《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爾溫•托夫勒主張“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定量分析的工具,譬如,統計學、分類模式、電腦計算等等”,“借助這些方法去洞悉事理,靠他們來顯示、闡明以前沒有注意到的關系,揭示各種趨勢,提出范圍很廣的種種可能”。西方的預測性報道往往是建立在調查統計、抽樣分析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基礎上的,以數據處理統計軟件等先進的技術手段作保障。就目前我國的預測性報道而言,大多采用的是個人經驗判斷和專家權威意見模式,依據個人或專家在某領域的經驗和知識來直接預測未知事物的趨勢。但它較多受制于個體經驗、知識以及利害得失等因素,主觀性過強而客觀性、科學性不足。所以,對我國的記者而言,還需借鑒西方的新聞預測經驗,掌握一些預測技術和預測方法;還需要作長期的資料數據的收集積累。
二、預測性體育報道呈現方式
2007年10月23日,山東《半島都市報》網絡版有一則易建聯在NBA雄鹿隊的預測性報道,題為《雄鹿努力提升籃板能力易建聯將變“籃板狂人”》。文章專門分析了該隊今年在籃板球方面的前景,表示:“今年雄鹿隊一定會有改觀,他們選來了身高2.12米的中國大前鋒易建聯,他有極強的爭搶籃板的能力。”這篇報道的背景是,在此前的比賽中,易建聯表現突出,打出了他到NBA后發揮最好的一場比賽。籃板球達到了l2個,這使得球迷對他的期待陡然增加。于是,作者也“適應讀者的心理需要”,開始不著邊際地預測分析。論實力,易建聯當時面對的是能否在NBA站穩腳跟的問題,還遠遠不到“籃板狂人”的水平。而在這個聳動視聽的標題下面,文章中根本找不到關于“籃板狂人”的說法,而且“今年雄鹿隊一定會有改觀”的說法也太為主觀。后來的事實是,緊接著的幾場比賽,雄鹿隊和易建聯的表現都差強人意,籃板球方面也無任何突出之處。
既為預測,當然有可能準確、有可能不準確。但是,上面的報道,不是預測準確不準確的問題,預測在這里僅僅成了一個外殼,實質是借著預測“未來的事實”,從主觀預設出發,迎合受眾的心理和情緒,進行片面、夸大、煽情性的報道,結果往往與爾后的事實大相徑庭。美國新聞史學家莫特曾針對“黃色新聞”說,它“使用大字號標題給人以聳人聽聞的虛假感;濫用以至偽造照片;捏造訪問記或其他報道以行騙;對民眾表示虛假的同情,發起運動以標榜自己等”。在這里,我們不妨稱上面的現象為一種隱性的“黃色新聞”。
三、預測性體育報道形成原因
首先是利用了預測性報道的彈性空間,既為預測性報道,就難免有不準確的時候,畢竟在預測的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都處于不斷變化中。預測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肯定是會有一定距離的,這就使預測性報道的準確性具有了一定的彈性空間,給各種非科學、非理性的預測留下了可乘之機。從受眾接受的角度看,預測性報道首先基于一定的已有事實,滿足了受眾的部分需求。至于預測結果,出現失誤乃至于錯誤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說,受眾對于預測性報道的真實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寬容。許多預測性的體育報道恰恰是利用了這些因素,又向前邁了一步,偏離了真正的科學預測。其次是預測方式的作用。彈性空間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而預測方式才是導致隱性“黃色新聞”的直接因素。預測性報道需要掌握充分的資料、依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嚴謹的分析,對記者的經驗、敏銳性、洞察力等都有相當程度的要求。正是記者從主觀情感出發,而不是從客觀事實出發,才會出現煽情、臆測等結果。再次是體育報道泛娛樂化的影響。近些年來,社會文化的娛樂形式向多元化發展,體育新聞在傳播內容上也表現出日益顯著的泛娛樂化趨勢,如報道題材的廣泛化、體育人物的明星化、體育節目的娛樂化、體育新聞傳播符號的豐富化等特征。觀眾對體育新聞的消費,早已不局限于體育本身的緊張、刺激、富于觀賞性和感染力,體育圈也正演化為另一種娛樂圈。這種娛樂化傾向使夾雜在預測性體育報道中的黃色新聞更加隱蔽,而體育比賽的真正魅力,則在這種娛樂化的影響下被削弱了
四、小結
對于新聞的判定選擇要看其新聞價值,即“事實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會大多數人的共同興趣的素質”,其價值標準為:真實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體育新聞作為新聞的一種,也必然具有這些共通之處。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都是體育報道的重要價值,而真實性和趣味性尤其富有內涵。首先,無論何種體育比賽,一旦失去真實,則其價值和吸引力立即大打折扣,看看世界范圍內假球、黑哨、興奮劑等對體育的危害,就可知真實性對其有多么重要。有真實才能產生懸念、激烈等吸引觀眾的直接因素。其次,體育比賽的趣味性內涵豐富:如競爭性、挑戰性、體育明星個人的魅力等,使體育新聞具有了強烈持久的吸引力。體育比賽的輸贏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的賞心悅目所帶來的體驗和享受要更深刻,真正的體育迷,更懂得欣賞體育比賽的過程,而不僅僅是關注結果。所以說,這種浮夸的“黃色新聞”手法在預測性體育報道中的使用,只是在淺層次上滿足了一些受眾的需要。真正能吸引受眾的,要靠體育本身的魅力,需要將體育比賽的焦點、關鍵準確地傳遞給讀者。
參考文獻:
[1]雷航,黎莎.試析預測性體育新聞.新聞編采.2002,(3).
[2]任曉云.時代呼喚預測性報道.新聞大學,1997.
[摘要]預測性報道是基于“已有事實”而預測“未有事實”,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對于拓展報道空間,充分挖掘新聞資源,豐富報道方式,滿足受眾需要,均有很好的作用。這一方式現已成為體育新聞中的“常規武器”。
[關鍵詞]預測性體育新聞報道呈現方式形成原因
- 上一篇:負面報道前景分析論文
- 下一篇:新聞傳播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