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平膏藥理作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09:00:00
導語:痛平膏藥理作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觀察痛平膏的主要藥理作用,為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方法用熱板法、醋酸法致疼痛小鼠模型,觀察其鎮痛作用;用角叉菜膠、二甲苯致大、小鼠急性炎癥模型,考察其抗炎作用;采用葡聚糖致微循環障礙小鼠模型,研究痛平膏的活血作用。結果痛平膏可提高動物因熱刺激致痛的痛閾值,減少因醋酸刺激而發生扭體反應的動物只數;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趾腫脹有抑制作用,可減輕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腫脹度;對靜脈注射葡聚糖溶液引起的小鼠微循環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結論痛平膏具有鎮痛、抗炎和活血的藥理作用。
【關鍵詞】痛平膏;鎮痛作用;抗炎作用;活血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rincipalpharmcodynamicsofTongpingointmentandprovideexperimentaldatafor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Methodsofaceticacid-inducedwrithingandhot-platetestinmicewereusedtostudytheanalgesiceffect.Modelsofacuteinflammatoryreactionsofxylene-inducedmouseearedemaandcarrageen-pastern-inducedratpawedemawereperformedtostudytheanti-inflammatoryeffects.Topreparethemodelofmouseearsmicrocirculatorydisturbancebyintravenousinjectionofdextransolutionforobserving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effectofTongpingointment.ResultsThepainthresholdwasremarkablyimprovedandthenumberofwrithingmiceinducedbyaceticacidweredecreased.Tongpingointmentsignificantlysuppressedcarrageen-pastern-inducedratpawedemaandxylene-inducedmouseearedema.Themicrocirculatorydisturbanceinducedbyinjectingdextransolutionwasamelioratedmarkedly.ConclusionTongpingointmentmanifestedanalgesiceffect,anti-inflammatoryand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effectsobviously.
痛平膏是由骨碎補、防風、乳香、沒藥等多味中藥組成的外用中藥復方制劑。具有舒筋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臨床可用于頸椎、關節痛、風濕痛、骨質增生痛等癥。為獲得臨床用藥的實驗依據,采用動物模型觀察其鎮痛、抗炎和活血作用。
1材料
1.1動物SD品系大鼠,SPF級,♂,140±10g,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02-0003;ICR品系小鼠,SPF級,♀♂,體重19±1g、28±1g(♂,用于抗炎試驗),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昆明種小鼠,SPF級,♀♂,體重19±1g,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許可證號:SCXK11-00-0010。
1.2藥品、試劑痛平膏,批號:020801,由北京百草藥業提供;扶他林乳劑,批號:01193,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酸痛靈噴劑,批號:XSH00200,廈
1.3儀器熱板測痛儀,型號:GJ-8402,由浙江寧海白石電子醫藥儀器廠生產;光學顯微鏡,型號:XSZ-H,重慶光學儀器廠生產。
2方法及結果
2.1分組及給藥動物分為痛平膏大、中和小劑量組、空白對照組、酸痛靈噴劑組、扶他林乳劑組。痛平膏各組劑量分別為0.36、0.18和0.09g生藥/cm2,酸痛靈噴劑組為0.36ml/cm2,扶他林乳劑組為0.1g/cm2,空白對照組給予生理鹽水。
2.2鎮痛試驗
2.2.1對熱板法致小鼠疼痛的影響[1]因雄性小鼠受熱陰囊觸及熱板,可出現假性結果,所以本試驗采用雌性小鼠。本次試驗采用一次性給予動物供試品及對照品,觀察其藥理作用。
取體重為19±1g的ICR種小鼠,♀,健康。試驗前1日,先篩選合格小鼠,每次1只放在加熱至恒溫的鐵板(55℃)上,小鼠自放在熱板上,至出現因熱刺激而舔后足所需的時間(s),作為該鼠的痛閾值,出現舔足反應后將小鼠取下。凡舔后足時間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躍者棄之不用。間隔1h,重復測定其正常痛閾值,取兩次正常痛閾平均值,作為該鼠的給藥前基礎痛閾值,以平均值不超過30s為合格。將合格小鼠隨機分為6組,并將小鼠背部的被毛去除(面積約1cm2)。試驗當日,將適量供試品及對照品涂抹于橡皮膏上,固定在小鼠的背部,以不影響其舔后足為度。在給藥后不同的時間點,將小鼠放在加熱至恒溫(55℃)的鐵板上,觀察其發生因熱刺激而出現的舔足反應時間,小鼠出現舔足反應后,迅速將小鼠取下,以避免燙傷。痛閾值測定時間點分別為給藥后0.5、1、2、4、6h。本試驗觀察受試物的鎮痛作用及時效關系。以受試動物出現因熱刺激而舔后足反應的時間(痛閾值)為觀察指標,對所得的試驗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同時按下式計算各劑量組動物鎮痛百分率。結果見表1。
鎮痛百分率=給藥組動物痛閾值-空白對照組動物痛閾值〖〗空白對照組運動痛閾值×100%
表1痛平膏對熱板法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響(x±s,n=10)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括號內為各給藥組動物的鎮痛百分率。
2.2.2對醋酸致小鼠疼痛的影響[1]取體重為19±1g的ICR種小鼠,♀♂,健康,共84只。本次試驗采用一次性給予動物供試品及對照品,觀察其藥理作用。試驗前1日,將受試動物的腹部被毛去除(面積約1cm2)。試驗當日,按體重隨機分成6組,涂抹于橡皮膏上,固定在小鼠的腹部,給藥1h后,將橡皮膏去除,避免影響小鼠的扭體反應。用生理鹽水新鮮配置0.6%的醋酸溶液,按0.1ml/10g的劑量,腹腔注射給予小鼠。以給予醋酸后15min內,各組受試動物出現扭體反應的只數為觀察指標,并進行χ2檢驗,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是否有顯著性。同時按下式計算各劑量組動物的扭體反應發生率和鎮痛百分率。結果見表2。
扭體反應發生率=發生扭體反應的動物數〖〗該組動物的總數×100%
鎮痛百分率=模型對照組扭體反應鼠數-給藥組扭體反應鼠數〖〗模型對照組扭體反應鼠數×100%
表2痛平膏對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響(n=14)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
2.3抗炎試驗
2.3.1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趾腫脹的影響[2]因目前不能確證性別對炎癥模型的影響,且雌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故選擇雄性大鼠作為本試驗的受試動物。取體重為140±10g的SD種大鼠,♂,健康,共50只。試驗前1日,將試驗用大鼠右后腿內側的被毛去除(面積約1cm2)。試驗當日,按體重隨機分成5組,分別為模型對照組,扶他林乳劑組,痛平膏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分別測量每只大鼠右后肢正常踝關節周長,作為造模前的基礎值。測量正常周長后,在右后肢的內側皮膚,分別給予各組動物適量受試品和對照品,用橡皮膏固定。給藥30min后,分別在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混懸液0.1ml/只致炎。在致炎后1、2、4、6h,各測量一次右側踝關節的周長。以各組動物致炎后與致炎前的踝關節周長之差(腫脹度)為觀察指標,采用t檢驗進行數據統計,按下式計算腫脹抑制率。結果見表3。
腫脹抑制率=模型對照組平均腫脹度-給藥組平均腫脹率〖〗模型對照組平均腫脹度×100%
表3痛平膏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跖腫脹的影響(x±s,n=10)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括號內為各給藥組動物的腫脹抑制率,“-”表示腫脹度大于模型對照組。
2.3.2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影響[2]取體重為28±1g的ICR種小鼠,♂,健康,共60只。試驗當日,按體重隨機分成5組,分別為模型對照組,扶他林乳劑組,痛平膏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每鼠左耳外側涂100%二甲苯0.02ml致炎,致炎后30min,在致炎的左耳內側,涂抹適量受試品和對照品。致炎2h后,將小鼠斷頸處死,清理剩余藥物,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用電子天平稱重。以每鼠的左耳片與右耳片重量之差(腫脹度)為觀察指標,采用t檢驗進行數據統計,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按下列公式計算腫脹抑制率。結果見表4。
腫脹抑制率=模型對照組平均腫脹度-給藥組平均腫脹度〖〗模型對照組平均腫脹度×100%
表4痛平膏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影響(x±s,n=10)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
2.4活血作用試驗[1]取體重為19±1g的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健康,共60只。試驗共分6組,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痛平膏扶他林乳劑組,痛平膏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和小劑量組。試驗前1日,將受試小鼠的背部被毛去除(面積約1cm2)。試驗當日,分別給予適量的受試品和對照品,用橡皮膏固定在背部。給藥30min后,用1%戊巴比妥鈉溶液0.05ml/10g腹腔麻醉。剪去耳廓背側的細毛,并將小鼠腹部向下固定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使鼠耳固定,調節顯微鏡(放大倍數為10×10),直至可以清楚地觀察小鼠耳廓微循環情況。固定視野,調節測微尺的位置,使其可以測量血管直徑的變化。給藥35min時,觀察小鼠耳廓選定部位的微小動、靜脈的管徑,此測定值為造模前基礎值(A、V),并選擇血液流態相似的微小靜脈,用于觀察造模后血液流態的改變。給藥40min時,除空白對照組動物外,均按0.3ml/20g的劑量從尾靜脈注射葡聚糖溶液(25mg/ml),空白對照組給予同體積生理鹽水注射液。分別在造模后10、20、30min時,連續觀察小鼠耳部選定的同一位置,記錄微動、靜脈管徑及血液流態的變化。以各組動物造模前與造模后的微動、靜脈管徑的差值(△A、△V)為觀察指標,同時對微靜脈血液的流態進行評分,并作為觀察指標,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t檢驗。評分的標準見表5
表5微靜脈血液的流態評分標準
分值流態評定標準4分線粒流血流快速,成直線,但有沙粒感3分粒線流血流較快,成直線,但明顯有沙粒感2分粒流血流快,成直線,可區分細胞1分粒緩流血流緩慢,明顯區分細胞。可見細胞團試驗結果見表6。
表6痛平膏對葡聚糖溶液致小鼠耳廓微循環障礙的影響(x±s,n=10,μm)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3討論
炎癥是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生的防御反應,其局部臨床特征是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為研究痛平膏的主要的藥理作用,本實驗分別采用鎮痛、抗炎和微循環障礙的經典動物病理模型進行觀察。實驗結果表明,痛平膏可提高動物因熱刺激致痛的痛閾值,減少因醋酸刺激而發生扭體反應的動物只數;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趾腫脹有抑制作用,可減輕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腫脹度;對靜脈注射葡聚糖溶液引起的小鼠微循環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痛平膏對動物炎癥、疼痛模型和微循環障礙模型均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和活血作用,為臨床用于炎癥反應提供了實驗依據。
痛平膏是外用制劑,其吸收方式和作用時間與常用的口服制劑有較大的區別,為獲得較完整的實驗數據,實驗中盡量測定其作用時間,以獲得時-效曲線,供臨床使用參考。
【參考文獻】
1陳奇.中藥藥理實驗研究方法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360-361;377-378;502-503.
2徐叔云,卞如濂,陳修.藥理試驗方法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11-913
- 上一篇:社區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報告
- 下一篇:社區黨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