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的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4:45:00
導語:瓦松的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通過查閱瓦松的文獻資料,對瓦松的化學成分及測定方法、藥理作用以及應用進行綜述,為瓦松的進一步研究開發提供依據。
【關鍵詞】瓦松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
瓦松為景天科植物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Turcz.)Berg或晚紅瓦松O.erudescens(Maxim.)Ohwi的全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于屋頂瓦縫中或巖石上,又被譽為“房上仙子”。始載于《唐本草》,《中國藥典》(2005版Ⅰ部)首次收載瓦松藥源。《新修本草》描述瓦松氣微、味酸,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消腫等功效。用于吐血、鼻衄、血痢、瘧疾、痔瘡、濕疹、癰毒、疔瘡等癥。本文擬對瓦松化學成分及測定方法、藥理作用以及應用等研究進行綜述。
1化學成分及其分析
1.1黃酮類全草含山柰素(kaempferol)、槲皮素、山柰素-7-鼠李糖苷、山柰素-3-葡萄糖基-7-鼠李糖苷(kaempfeol-3-gluco-7-rhamnoside)和異槲皮苷等黃酮苷[1]。此外還含有景天庚酮糖酐(sedoheptulosan)、異丙叉景天庚酮糖酐(isopropylidenesedoheptulosan)等[2]。《中國藥典》(2005版Ⅰ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槲皮素、山柰素的含量[3]。色譜條件為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5%磷酸溶液(47∶5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60nm,按干燥品計算,含槲皮素(C15H10O7)和山柰素(C15H10O6)總量不得少于0.020%。文獻報道的HPLC方法,流動相一般為甲醇-0.4%磷酸溶液或乙腈-0.4%磷酸溶液,檢測波長一般為360nm[4]。呂元琦等[5]采用毛細管電泳法測定了復方魚腥草片中綠原酸和槲皮素的含量。采用1229高效毛細管電泳儀(北京新技術研究所)配有固定波長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254nm,未涂層彈性石英毛細管柱(50m×50μm,河北永年光導纖維廠),工作電壓16kV,靜壓力進樣(高度10cm,時間6s);背景電解質為pH8.5的30mmol/L硼砂緩沖溶液(用0.2mol/LHAc和0.1mol/LNaOH調pH)。15min內實現了兩種分析物質的良好分離。綠原酸和槲皮素峰高和質量濃度分別在0.05~0.80g/L和0.05~1.00g/L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基于遷移時間和峰高的重復性(RSD)分別為:綠原酸1.91%和4.32%;槲皮素2.30%和3.18%。綠原酸和槲皮素的檢出限(S/N=3)分別為0.014g/L和0.015g/L。崔寧等[6]采用薄層掃描法測定了萹蓄及其制劑中槲皮素含量。采用GF254薄層板,以甲苯-甲酸-醋酸乙酯-正己烷(2∶0.2∶1.5∶0.2v/v)為展開劑,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槲皮素斑點顯黃綠色斑點。測定波長412nm,參比波長750nm,sx=3,狹縫0.4mm×0.4mm。鄒節明等[7]測定了消渴降糖膠囊中槲皮素的含量。硅膠G薄層板,以甲苯-氯仿-丙酮-甲酸(80∶5∶7∶1)為展開劑,于380nm波長處進行掃描測定。
1.2有機酸全草含大量草酸。草酸的含量測定方法有HPLC法,彭新君等[8]用CaCl2沉淀法作樣品前的處理,測定了僵蠶提取液中草酸銨的含量。色譜條件為:色譜柱SinoChromODS-BP(250mm×4.6mm,5μm),磷酸氫二銨水溶液(5g·L-1,pH2.50)為流動相,流速:0.5ml·min-1,柱溫:25℃,檢測波長:214nm。結果草酸銨在15.0~150.0μg·ml-1范圍內,峰面積與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5(n=6),平均回收率為96.5%,RSD為1.5%(n=5)。彭婕等[9]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人尿液中草酸的含量,以0.018mol·L-1磷酸二氫鉀(含0.010mol·L-1四丁基硫酸氫銨和2.69×10-5mol·L-1EDTA,pH2.4~2.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10nm;流速1.5ml·min-1;柱溫25℃;進樣量20μl;以50g·L-1磺基水楊酸沉淀尿蛋白。結果:最低檢測限為0.4mg·L-1。線性范圍為3.125~100mg·L-1,平均回收率為97.35%。其它方法有滴定法[10]、離子交換色譜法[11]和分光光度法[12]。
1.3強心苷包括瓦松苷等,含有d-去氧糖結構,可能含有甾環、不飽和內酯環等結構。
1.4其它植物色素、脂肪、水分及灰分等。《中國藥典》(2005版Ⅰ部)規定,照水分測定法(附錄IXH第1法)測定,不得過13.0%;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3.0%。
2藥理作用
2.1抗炎、鎮痛作用蔡玉英等[13]選用實驗性炎癥模型對瓦松栓的抗炎作用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大劑量瓦松栓對大鼠炎性肉芽腫痛有明顯抑制作用(P<0.05);對大鼠后足掌腫脹有顯著療效,且隨劑量增大療效明顯增強,提示瓦松栓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2.2抗菌作用蔡玉英等[14]通過中藥瓦松粗提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等行臨床菌株的抗菌試驗,證實瓦松粗提物具有明顯的抗菌效應。蔡玉英等也報道瓦松對陰道內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甲型鏈球菌等均亦有明顯抑制作用。周燚等[15]測定了瓦松、澤漆及一組中草藥配方的乙醇提取液對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小麥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仙人掌軟腐病菌Erwiniachrysanthemipv.rysanthemi和魔芋軟腐病菌Erwiniacarolovorapv.Chrysanthemi)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3種提取物對鐮刀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3種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差異顯著,其中瓦松的抑菌效果最強。
2.3強心作用趙艷杰等[16]從四川產瓦松中分離出瓦松苷,用離體蛙灌流實驗證實對離體蛙心有加強收縮作用。王化洲等[17]從瓦松的花葉中提取得到瓦松苷,瓦松苷對在體蟾蜍心輸出量和作功顯著增加,能增強在體兔心多種心肌收縮性能和泵血功能指標,增大左室壓力變化速率峰值和在共同最高等容量收縮壓時的心肌收縮成分的縮短速度,縮短左室從開始收縮到開始射血的時間,心率減慢,左室作功增加。結果表明瓦松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2.4其它作用研究也表明該植物提取物對肝癌、胃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活性成分為異丙叉景天庚酮糖酐等[18]。韓國已經對瓦松抗癌作用進行了初步的實驗研究,但未見結果報道。
3應用
3.1臨床應用
3.1.1治療宮頸糜爛林娜等[19]對126例不同程度宮頸糜爛患者予以瓦松栓陰道給藥,有效率達95.24%,痊愈率為57.4%,僅4.76%無效。輕、中、重度糜爛的痊愈率分別為91.6%,51.2%及0,輕度糜爛痊愈率顯著高于中度或重度(P<0.01),中度與重度糜爛痊愈率也存在顯著差異(P<0.01),但有效率三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曾慶榮等[20]隨機對520例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患者給予局部用藥1~3療程,復查判斷療效。結果表明瓦松對Ⅰ度糜爛一療程即治愈,Ⅱ度糜爛2個療程治愈,Ⅲ度糜爛3個療程也可治愈,治愈率32%,有效率95.4%;局部用藥后無任何不良反應,除個別病例外陰刺癢,不用任何處理自行消失。柳琳等[21]報道了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患者67例,治愈64例,占99.5%。李莉[22]報道了瓦松栓對因宮頸糜爛而不孕的患者40例,用藥1~2個療程,治愈14例,顯效20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2.5%。杜玲等[23]用瓦松栓治療260例宮頸糜爛患者,用藥1個療程結束后3~5d內復查宮頸局部情況觀察糜爛面變化和臨床癥狀,對中、重度糜爛效果不顯者,續用第2療程,最多3個療程后判斷療效。復查260例宮頸糜爛患者結果表明,治愈83例,占31.9%,顯效102例占39.6%,有效63例占24.2%,無效l2例占4.6%。陸永濱[24]和李筱梅等[25]均報道了瓦松栓能有效治療宮頸糜爛。
3.1.2治療痔瘡劉渝陵等[26]報道了瓦松消腫止痛液治療痔瘡(不論手術與否),凡具有腫痛、便血、脫肛、瘙癢之主要癥狀者療效顯著,臨床觀察54例,總有效率98.13%,明顯高于對照組(58.90%)(P<0.01),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該藥具有良好的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止血、止癢之功效。
3.1.3治療口腔潰瘍蔡玉英等[27]用用瓦松膜劑對68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進行了臨床治療,并設對照組進行療效觀察對比。結果治療組痊愈病例和顯效病例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瓦松膜劑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較為理想的藥物。
3.1.4治療胃、腸潰瘍趙玉山等[28]將瓦松進行有效成分的提取,獲取瓦松提取物,在治療胃、腸潰瘍等胃腸道類疾病方面,其有效率是十分顯著的,可作為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使用。
3.2其它用途瓦松含有植物色素,是染發化妝品的天然原料之一。同時富含脂肪及灰分,多汁,適口性好;秋季,山羊、綿羊喜食,具催肥作用,用作飼料。日本早期栽培該植物用來治療火傷、刀傷,用其多肉葉藥用,后來逐漸發展成為觀賞栽培,日本名“巖蓮花”。
4小結
瓦松用途廣泛,具有藥用、食用價值,同時也是飼料、化妝品原料與園藝花卉。瓦松是我國民間應用較早、研究較少的中藥之一,含有山柰素、槲皮素等多種活性化合物,可用于多種臨床病癥而獲佳效。臨床已經研制出瓦松栓、瓦松泡騰片、瓦松消腫止痛液等多種制劑,用于治療宮頸糜爛等宮頸炎、胃潰瘍和前列腺炎等。但是目前瓦松原料完全依靠于野生,而野生植物的資源是有限的,其生長周期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瓦松的需要,因此尋找瓦松新藥用資源或者替代品,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左春旭,仲英,姜巖青,等.瓦松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離與鑒定[J].中草藥,1988,19(4):148.
[2]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98.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47.
[4]張集盤,葉國梁,石晶萍,等.RP-HPLC法測定金錢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兩種黃酮成分的含量[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5,13(1):31.
[5]呂元琦,鄔春華,袁倬斌.毛細管電泳法測定復方魚腥草片中的綠原酸和槲皮素[J].分析測試學報,2004,23(6):106.
[6]崔寧,錢亞琴.薄層掃描法測定萹蓄及其制劑中槲皮素含量[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1):22.
[7]鄒節明,周艷林,嚴海.薄層掃描法測定消渴降糖膠囊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3,10(6):44.
[8]彭新君,許光明,李明娟,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僵蠶中草酸銨的含量[J].中南藥學,2006,4(4):255.
[9]彭婕,葛衛紅,談恒山,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人尿液中草酸的含量[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3):299.
[10]彭新君,趙建國,徐愛良,等.僵蠶抗凝活性及其成分的分析[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25(1):1.
[11]謝國海,陳志強,葉章群,等.離子交換色譜同時測定尿液草酸及檸檬酸的研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5):365.
[12]展海軍,周長智,張立,等.啤酒中草酸含量的測定[J].釀酒科技,2006(4):102.
[13]蔡玉英,劉美紅.瓦松栓抗炎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11):802.
[14]蔡玉英,張偉,韋興光,等.中藥瓦松粗提物抗菌效應[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12):6.
[15]周燚,劉暑艷,鄒麗芳.幾種野生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4,23(2):30.
[16]趙艷杰,劉曉娟.瓦松中強心成分的提取和藥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錦州醫學院學報,1992,13(4):13.
[17]王化洲,劉曉娟.瓦松甙的強心作用及其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草藥,1993,24(11):585.
[18]鄭艷,鞏劼,陳士超,等.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的形態解剖學研究[J].植物研究,2003,23(2):164.
[19]林娜,王紅英,鄭美瓊.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126例分析[J].重慶醫學,2004,33(7):1115.
[20]曾慶榮,崔艷華,孫愛霞.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52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4,5(8):50.
[21]柳琳,王慧敏.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67例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03,1(1):40.
[22]李莉.瓦松栓治療不孕癥患者40例分析[J].泰山衛生,2001,25(6):23.
[23]杜玲,蔣慶紅.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260例臨床療效觀察[J].泰山衛生,2001,25(4):10.
[24]陸永濱,蔡玉英.磁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302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2000,21(5):22.
[25]李筱梅,馬秀云.α-干擾素栓聯合中藥瓦松栓治療宮頸糜爛12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16(9):1268.
[26]劉渝陵,趙存仙.瓦松消腫止痛液治療痔瘡的臨床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1,22(2):33.
[27]蔡玉英,何劍.瓦松膜劑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初步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1999,10(10):720.
[28]趙玉山,任正偉,李廣,等.中國專利:CN1444973,20031001
- 上一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審計工作總結
- 下一篇:五味子有效成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