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軸位投照論文

時間:2022-08-01 04:23:00

導語:髕骨軸位投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髕骨軸位投照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髕骨軸位的體位設計和攝影角度,建立一種最佳的投照方式.材料和方法:對92例患者進行髕骨軸位攝影,在力求體位舒適的情況下,根據膝關節實際屈曲角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投照角度。膝關節屈曲30°~90°時,X線球管向頭側傾斜5°~12°,中心線與髕骨長軸平行,從髕股關節面水平攝入。結果由此方法獲得的髕骨軸位片,優片占90.2%;良片占6.5%;優良率為96.7%。結論經過改進的髕骨軸位投照方法,在實際操作中簡便易行,患者易于配合,且圖像質量大大提高,更能符合臨床診斷要求。

關鍵詞:軸位投照髕骨

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由于髕骨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在其發生骨折、脫位或其它病變時,常規的膝關節正側位難以充分顯示。而以往的髕骨投照方法,或對患者的體位擺放要求過高,或投照角度不易掌握,圖像往往不能滿足診斷需求。通過在工作中的實踐總結,對髕骨軸位投照方法進行了改進,并取得滿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92例髕骨軸位攝影病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13歲,其中男性59例,女性33例,右側髕骨53例,左側38例。

1.2儀器設備國產HF-50R高頻X線機,日本柯尼卡CR170,日本柯尼卡793干式激光相機。膠片尺寸:8×10英寸;攝影條件:小焦點,100mA,50~60KV,0.05~0.10s;焦-片距80~100cm;濾線器(-)。

1.3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臺上,患側膝關節屈曲30°~90°足部平放于臺面,這時同側髖關節處于自然屈曲狀態。將暗盒橫放稍前傾,使其緊貼患側大腿前緣,囑患者雙手扶住暗盒背面。髕骨處于暗盒中心位置,中心線向頭側傾斜5°~12°,經髕骨后緣,髕股關節面垂直射入暗盒。需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度隨膝關節屈曲角度的加大而相應增加,其原則是中心線與髕骨長軸平行。

二、結果

2.1評片標準“優”為髕股關節面顯示完整,關節面無重疊,關節間隙對稱,且髕骨無變形。“良”為髕股關節面少部分重疊,關節間隙略為不對稱,髕骨未有明顯變形。“差”為髕骨關節面相互重疊,間隙顯著不對稱,髕骨也明顯變形。

2.2評片結果92例病例中,優片83例,占90.2%;良片6例,占6.5%;差片3例,占3.2%。

三、討論

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籽骨。當膝關節屈曲時,髕骨在股骨下端滑車前滑動。膝關節伸直時,髕骨關節面與滑車不接觸;屈膝20°時髕骨進入滑車;屈膝45°時髕骨關節面顯示最大;屈膝90°時,髕骨對應的股骨內外側的接觸面分離。因此,膝關節屈曲角度的變化影響著髕骨在關節中的位置,從而影響其顯示。用固定的投照體位或固定的投照角度,勢必給患者和工作人員帶來不便,也影響臨床對髕骨本身及髕股關節病變的診斷。經過改進的髕骨攝影方法具有諸多優點。首先:仰臥位的體位較舒適,它比坐位或俯臥位更能被患者尤其是重癥患者所接受。其次:對膝關節屈曲角度的要求適應范圍廣,實踐證明,在屈膝30°~90°時均可得到優良的髕骨軸位影像。再次:投照角度也能準確掌握。只要做到中心線與髕骨長軸平行且垂直攝入膠片,就避免了一系列由入射角的偏移而造成的影像重疊及失真。公務員之家:

參考文獻

[1]胡振民.醫學影像設備和技術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94.

[2]毛賓堯,張學義,樂興祥.膝關節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