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師藥學干預分析

時間:2022-06-28 10:53:59

導語:臨床藥師藥學干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藥師藥學干預分析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治療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減輕了諸多患者的疾病痛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但就目前來看,臨床不合理用藥問題日漸成為醫療服務的一大“毒瘤”,這為人類的健康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成為除疾病外威脅人們健康的重大隱患。統計發現,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藥,形勢嚴峻。臨床藥師對患者進行藥學干預能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對患者的用藥安全有著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臨床藥師對患者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60例,其中2015年1-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25~70(45.3±7.3)歲;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27~68(46.3±8.1)歲。2組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患者未給予藥學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給予藥學干預,具體的實施方法如下:(1)臨床藥師在患者的治療康復期間,應用藥學干預的方法,參與患者的用藥治療,并為患者制訂了合理的藥物使用方案,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以便掌握其藥物治療的效果與用藥后的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細心指導。(2)定時給有關的醫護人員講解藥物的有關專業知識,時常開展培訓課。目的在于讓醫護人員掌握藥物治療的方法,規范臨床用藥,以此避免不合理用藥在患者藥物治療中的危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3)認真準確記錄患者在臨床藥物治療期間的用藥不合理情況并加強管理,以便于統計與參考。此外,對醫護人員的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定期抽查,加強用藥的合理性。(4)臨床藥師要對藥方進行審核,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臨床用藥的依從性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1.3觀察指標。對2組的患者進行臨床不合理用藥的觀察與統計分析,包括藥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劑量不合理,藥物與患者病癥不相符,缺少專治藥品,重復用藥,未對癥下藥等臨床用藥不合理的情況。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臨床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為1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629,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藥物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臨床藥師又是藥物治療中的關鍵因素,加強臨床藥師的藥學干預與介入必不可少。據相關研究表明,不合理用藥會延誤患者的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更有甚者會加重患者的病情乃至死亡,以致于造成諸多醫療糾紛,為醫療服務質量敲響了警鐘[2-4]。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進行不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對策極為重要,對整個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藥師作為臨床用藥的主要責任人,其工作將對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相關研究顯示,藥師在臨床工作當中未能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在用藥方案的制定上存在諸多的不合理因素,包括藥量不足、藥量過大,藥物與患者病癥不相符,對藥物間相互作用的了解欠缺等,均會對臨床用藥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5-6]。此外,患者個人用藥習慣也是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的因素[7-8],此研究中未出現此種情況。本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患者臨床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研究結果與相關學者研究結果一致[9]。說明臨床不合理用藥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通過實施藥學干預措施,發現經藥學干預后可有效控制和改善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率,促進臨床合理用藥的合理性和發展進程,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和治療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黃俊 單位:貴州省銅仁市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