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山楂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09 10:50:00

導(dǎo)語:大果山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果山楂研究論文

1大果山楂的原植物及生藥學(xué)

大果山楂為臺灣林檎Malusdoumeri(Bois)Chev.和光萼林檎MalusleiocalycaS.Z.Huang的干燥成熟果實。

原植物臺灣林檎為落葉喬木,高15m,嫩枝被長柔毛,老枝毛脫落,單葉互生,長橢圓形,嫩葉密被白色絨毛,成熟時脫落,僅葉脈上被絨毛,花白色,先葉開放,花序近似傘形,苞片膜質(zhì),萼筒倒鐘形,外面被絨毛。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2胚珠。果實球形,直徑2.5~5.5cm。

大果山楂飲片,類圓形,直徑2~4.2cm,外皮具皺紋,無小凸點,頂部切片有一長1~5mm的管狀凸起,凸起處被微絨毛或無毛;中部橫切具5室,每室有2粒種子,種子遍平卵形,淺棕色,有光澤,長8~14mm,肉質(zhì)。外皮淡棕色,切面淡棕褐色,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大果山楂橫切面:表皮細胞排列整齊,最外層為角質(zhì)層。外果皮細胞為三角形,不規(guī)則形,細胞壁增厚,內(nèi)充滿淡棕色至黃色色素。中果皮占大部分。細胞呈不規(guī)則或多角形,石細胞隨處可見,數(shù)年相聚成團,呈長卵形,長方形,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胞腔大,孔紋清晰。內(nèi)果皮為薄壁細胞,散有維管束細胞及石細胞,石細胞較小,排列緊密成團,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1~4]。

2化學(xué)成分

2.1黃酮類陳勇等[5,6]用蘆丁作為對照品,北山楂提取濃液作為對照藥材濃液,與大果山楂及其葉的提取濃液共同點樣于一堿性硅膠G層析板,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為展開劑,以10%三氯化鋁甲醇液為顯色劑,結(jié)果供試品大果山楂及其葉色譜在對照藥材北山楂及對照蘆丁的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有相同顏色與藍色熒光斑點。表明大果山楂及其葉與北山楂均含有蘆丁,且含有相同的黃酮類成分。陳勇等還對北山楂,大果山楂及其葉的黃酮總量進行了含量測定,結(jié)果大果山楂及其葉含量遠比北山楂高(約2倍多)。林啟云等[7]對大果山楂成分進行了預(yù)試驗,也表明大果山楂有黃酮類成分。

2.2單體有機酸類有報道:以草酸、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和琥珀酸作為對照品,以北山楂作為對照藥材,大果山楂為供試品進行薄層層析。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與對照品蘋果酸、琥珀酸、草酸色譜對應(yīng)處有斑點,表明大果山楂含有蘋果酸、琥珀酸、草酸,其中以蘋果酸為有機酸類成分。

2.3熊果酸陳勇等[5,6]用熊果酸作為對照品,用北山楂作為對照藥材,大果山楂及其葉為供試品,進行薄層層析,結(jié)果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有相同的紫紅色斑點。表明大果山楂及葉與北山楂均含有熊果酸,并且大果山楂的熊果酸含量高于北山楂。

2.4其它成分林啟云等[7]對大果山楂化學(xué)成分進行了化學(xué)成分預(yù)測試,結(jié)果顯示,其中還含有苷類,萜類成分。

黃衛(wèi)文等[8]從臺灣林檎葉中分離得單寧成分,文潔等[9]從臺灣林檎葉中分離得2個化合物,經(jīng)鑒定為根皮酚和根皮酸。

3藥理作用[10]

3.1心血管系統(tǒng)

3.1.1對血壓的影響

對貓股靜脈慢推入相當于1g/kg大果山楂提取物,對照組用山楂,每10min記錄1次血壓,連續(xù)100min。結(jié)果:大果山楂和藥用山楂血壓下降平均百分率分別為18.8%和17.1%,表明兩種山楂均有輕度降壓作用。

3.1.2對心臟的作用用

戊巴比妥鈉減弱心臟收縮力,然后再加入用任氏液稀釋的藥物,使蛙心套內(nèi)的終末濃度為0.1%。此時,大果山楂和藥用山楂使蛙心收縮幅度分別增大5倍和1倍。

3.1.3降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喂高脂飼料的大鼠用大果山楂后,膽固醇含量為(109.3±19.9)mg而對照組為(146.0±18.33)mg;用大果山楂后甘油三酯含量為(75.19±18.3)mg,對照組為(94.2±23.99)mg。表明大果山楂可拮抗高脂飼料引起血清膽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的作用。

3.2對胃腸系統(tǒng)的影響

分離小鼠小腸一段,用去甲腎上腺素0.1ml(相當于4μg)造成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3min后,在同一部位滴入不同藥液0.1ml。結(jié)果0.5%的大果山楂使腸系膜血流流態(tài)恢復(fù)至用藥前狀態(tài)所需要的時間(4.52±1.68)min,對照組為(12.47±3.83)min,說明大果山楂能促進腸系膜微血管循環(huán)的恢復(fù)。歐賢紅等[11]用容積法測定胃液量以觀察BFH對胃液分泌的影響;采用酸度計測定胃液pH并計算胃液的總酸度和總酸排出量以觀察其對胃液分泌的影響;用麥特(Mett)改良法觀察其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用乙酰膽堿(Ach)、氯化鋇(BaCl2)所致腸管興奮以及阿托品(Atr)致腸管抑制等方面來考察BFH對小鼠離體小腸平滑肌的影響。結(jié)果為BFH能增加胃液的分泌量、胃液的總酸度和總酸排出量,以及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對腸管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3.3對催眠作用的影響

對小鼠腹腔注射2.5g/kg(按生藥計)藥物,各鼠給予等量的戊巴比妥鈉,結(jié)果,對照組小鼠睡眠持續(xù)時間為(31.8±20.1)min,大果山楂為(74.4±30.1)min。說明大果山楂能顯著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持續(xù)時間。

3.4抑菌實驗用平板法

觀察大果山楂和藥用山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奈氏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白喉桿菌的抑制作用,以最低抑制菌濃度(MIC)mg/ml為指標,大果山楂的MIC為62.5,15.25,31.25,15.25,31.25,15.25,15.25;藥用山楂組為62.5,15.25,31.25,31.25,15.25,31.25,15.25,31.25,15.25。結(jié)果表明大果山楂和藥用山楂有較好的抑菌作用且強度相似。黃衛(wèi)文等[8]分別將林檎葉用水、乙醇、石油醚浸泡,再以上述提取物對小鼠進行動物體內(nèi)抗金黃色葡萄球菌試驗。結(jié)果表明,林檎葉提取液所含的單寧和皂苷具有明顯的體內(nèi)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

3.5急性毒性實驗

用大果山楂浸膏對小鼠灌胃72h,LD50為(44.6±4)g(按生藥計)。據(jù)資料報道,藥用山楂對小鼠口服LD50為18.5g。故大果山楂比藥用山楂毒性要小得多。金雪萍[12]以林檎葉5組不同提取液對小鼠進行急性毒性實驗和最大安全耐受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A,C,E,F(xiàn)組的濃度為2.6g/ml,沒有發(fā)現(xiàn)小鼠死亡,其最大安全耐受量倍數(shù)為132,認為安全無毒,而D組的死亡率為80%,經(jīng)進一步實驗測定其半致死劑量為2.1g/ml,說明經(jīng)乙醇提取后,通過酸水溶解的生物堿具有毒性[11];潘瑩等[13]以大果山楂總黃酮進行急性毒性實驗和最大安全耐受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果山楂總黃酮最大耐受劑量為168g/kg,相當于生藥成人口服日用量(33.3g·kg-1·d-1)的678倍(按照生藥的果山楂果實中大果山楂總黃酮的平均含量計),認為安全無毒。

3.6保肝作用

潘瑩等[14,15]實驗采用CCl4,AAP,TAA,D-Gal給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損傷模型,運用大果山楂總黃酮灌胃預(yù)防給藥,結(jié)果大果山楂總黃酮對4種模型急性小鼠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其機理可能與其保護肝細胞膜,抑制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及避免肝內(nèi)鈣離子過量有關(guān);通過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損傷模型,運用大果山楂總黃酮灌胃預(yù)防給藥,檢測肝組織病理學(xué)改變和TC,TG,ALT,AST,SOD,MDA含量,以研究大果山楂總黃酮的藥理學(xué)效應(yīng)。結(jié)果大果山楂總黃酮能減輕酒精所致的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及抑制肝臟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和血液谷草轉(zhuǎn)氨酶(AST)、谷丙轉(zhuǎn)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16]。

3.7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李忠海等[16]觀察到林檎葉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明顯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3.8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鐘海雁等[17]分別采用Fenton反應(yīng)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測定林檎葉提取物對OH·的清除作用及對動物肝臟勻漿脂質(zhì)過氧化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表明,林檎葉經(jīng)乙醇提取再經(jīng)氫氧化鈉溶解和醋酸乙酯溶解組分對OH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達70%以上,兩組分同樣有較好的脂質(zhì)過氧化抑制作用。

4小結(jié)

目前已知對中藥山楂的葉、核、果實的研究報道很多。山楂的化學(xué)成分有維生素、鞣質(zhì)、三萜類、黃酮類、酚類及微量元素,對其藥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有助消化、降壓、降血脂、舒張血管、抗心律失常、抗癌、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菌止痛等作用。其中,黃酮類成分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明顯的藥理作用。而大果山楂,據(jù)陳勇等[5,6]報道,其黃酮類成分比北山楂高,由此推斷大果山楂對心血管系統(tǒng)應(yīng)有顯著作用。另外山楂的酚類物質(zhì)有抗癌活性,據(jù)文潔等[9]報道大果山楂中也含有類似成分,故大果山楂可能在抗癌方面作用也值得研究。

總之,目前對大果山楂的研究還很少,建議應(yīng)對大果山楂的成分、藥理等方面進行研究,為更好的開發(fā)利用大果山楂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參考文獻】

[1]黃燮才.中藥山楂原植物的研究[J].廣西植物,1989,9(4):303.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S].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1992:21,22,139.

[3]谷瘁芝.臺灣林檎及其近緣種的援救[J].廣西植物,1990,10(1):11.

[4]張偉生,李永福,李景玲.山楂及其混偽品的性狀鑒別[J].時珍國藥研究,1996,8(1):38.

【摘要】大果山楂為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臺灣林檎Malusdoumeri(Bois)Chev.和光萼林檎MalusleiocalycaS.Z.Huang的干燥成熟果實,大果山楂果實性味甘、酸、澀、微溫,有理氣健脾,消食導(dǎo)滯之功能;大果山楂葉味甘甜、微芬芳,具有開胃、消滯、去濕的功效。本文概述了近年來有關(guān)廣西大果山楂的原植物及生藥學(xué)、化學(xué)成分、藥理作用等的研究進展。它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資源豐富、使用安全、藥理活性顯著的特點,所以在臨床應(yīng)用的前景樂觀,值得進一步研究。

【關(guān)鍵詞】大果山楂生藥學(xué)研究藥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