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發展市場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08:12:00

導語:抗生素發展市場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生素發展市場研究論文

關鍵字:

抗生素、青霉素、頭孢菌素、研發、市場、預測、競爭

摘要:

近年來,世界抗生素市場的平均年增長率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場份額約為250~260億美元,各大制藥企業紛紛投入巨資進行抗生素藥物的研發,使抗生素新品不斷出現。在中國醫藥市場中,抗感染藥物已經連續多年位居銷售額第一位,年銷售額為200多億元人民幣,占全國藥品銷售額的30%,全國6700國家藥品生產企業中,有1000多家生產各類抗生素,產品競爭異常激烈。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averageannualgrowthoftheantibioticmarketoftheworldisabout8%,themarketshareoftheglobalantibioticisabout25060hundredmilliondollars,everylargepharmacyenterpriseinvest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thatahugesumofmoneycarriedontheantibioticmedicineoneafteranother,maketheantibioticnewproductappearconstantly.InthemedicalmarketofChina,haveresistedandinfectedmedicinesandalreadyoccupiedtheprimaryimportanceofthesalesamountforyears,annualsalesamountfor20billionmorethan,accountfornationalmedicines30%ofsalesamount,thewholecountry6700countryamongthemanufacturingenterprisemedicines,morethan1000produceallkindsofantibiotic,theproductsareunusuallyfierceincompetition.

[Keywords]:Theantibiotic,penicillin,hairsporehaveplainfungus,researchesanddevelops,themarket,predicts,competition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是由真菌、細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類具有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也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用很小的劑量就能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自1940年青霉素應用于臨床以來,抗生素的種類已達幾千種,在臨床上常用的亦有幾百種,主要是從微生物的培養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β-內酰胺類

(二)氨基糖甙類

(三)四環素類

(四)氯霉素類

(五)大環內脂類

(六)作用于G+細菌的其它抗生素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

(八)抗真菌抗生素

(九)抗腫瘤抗生素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從我國化學制藥2004年前三季度以來的表現看,2004年醫藥經濟運行總體看好,增長幅度仍然較高。2004年化學原料制藥行業整體利潤大幅度下滑。前10個月,化學原料藥實現銷售收入576.27億元,增長率為16.62%,但利潤卻出現了下滑,下降14.16%。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長25.54%左右,約5113.11億元;化學藥品銷售額增長16.54%左右,約1748.16億元。綜合各種有利與不利因素,我們預計2004年第四季度和2005年第一季度將是化制藥業最佳發展時期。化學制藥企業應把握這一良好機遇,促進全行業快速發展。

我國醫藥存在企業多、規模小、管理機制僵化、效率低、費用高、效益差、秩序亂等主要問題,另外隨著WTO條款的實施、國外醫藥企業國內競爭的加劇,我國化學制藥企業面臨著如何做大做強、培養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的現實選擇。

抗感染類藥物

抗感染類藥物的銷售額占世界藥品銷售額的15%左右,位居第2位。據調查資料顯示,世界各地抗感染藥市場所占的比例大體是:美洲為31%,亞洲為31%,歐洲為27%,非洲和大洋洲約占11%。面對不斷發展的趨勢和日益激烈的藥物市場競爭,世界各國藥業都在爭相開發和引進新產品,爭取以更大的優勢占領市場,同時還積極開展藥物市場調查研究,以便獲得研制開發的最佳效益。轉

從美國抗感染藥的銷售情況看,頭孢菌素類獨占鰲頭,占45%;其次是青霉素類占15%;第三是喹諾酮類占12%;大環內酯類為第四,占6%;四環素類為第五,占5%;其它類占17%。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銷售額呈明顯上升態勢,據分析與新藥開發速度加快,新品陸續上市有關。四環素類銷售量卻在逐漸縮小,主要是該類藥老品種占的比例較大以及毒副作用較大,影響市場銷售量。

近年來,國際市場抗生素競爭異常激烈,新品種不斷上市,產品生命周期縮短。有關權威機構認為,從目前抗生素發展趨勢看,世界抗生素市場雖有進有退,但總的發展趨勢是減緩。

當前,全球的抗生素市場增長空間有限,加上新產品不斷上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各國逐步改善環境衛生的條件下,致病菌也隨著受到控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步減少,另一方面,人類經過長期使用抗生素,也認識到濫用抗生素的嚴重后果,故對使用抗生素更趨于謹慎。

青霉素類抗生素發展趨勢討論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認為,目前我國醫藥市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社會需求穩步增長,增幅趨緩。

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人口結構的老齡化、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增加健康投資四個不可逆轉的因素是國內醫藥市場穩步增長的基本條件。1998年全國共出生人口1991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8375萬人,這是醫藥市場活力增強的根據。但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速降低,并低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城鎮和農村存在大量富余勞動力。特別是醫療、教育、住房等個人支付的項目增加,從而使居民即期消費傾向減弱,消費行為更為謹慎,使整個社會消費需求增速減緩,醫藥消費需求也呈現增幅趨緩的態勢。

二是全國醫藥零售市場持續暢旺。

三是農村市場亟待開發。特別是中央制訂西部大開發戰略后,西部人民的醫療水平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廣大的醫藥市場將進一步活躍起來。

四是藥品市場發展不平衡,地區間差異繼續擴大。

五是藥品銷售結構呈現出進口藥銷售回落,合資藥穩步增長,國產藥增幅加大的趨勢。同時,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的調查顯示,1998年上半年藥品消費貨源構成比例為:國產藥占57.22%,合資企業藥占29.33%,進口藥占13.45%。從藥品類別看,抗生素類抗感染藥占總額的35.78%,位居第一位。在抗感染藥物中,青霉素類占據首位,比重為42.38%。從具體品種來看,銷售額居前十位的藥品依次為:青霉素針、嗎丁啉片、頭孢唑啉鈉針、康泰克膠囊、頭孢呋辛鈉針、芬必得膠囊、人血白蛋白針、達美康片、脂肪乳劑、阿莫西林膠囊。青霉素針的排序重新躍居首位。

根據以上形勢,以及青霉素工業、國內臨床用藥情況,我們認為:

1.國內醫藥市場可能出現轉機

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出臺,外資、私營企業職工及個體將納入醫療保險范疇;國家基本藥物的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將使那些療效確切、質量可靠、價格低廉的藥品占有較大市場份額;醫藥分業,醫療機構與藥品營銷之間的經濟聯系被切斷,統一價格,良性競爭,使藥品零售業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制藥企業以產品為龍頭,大公司、大集團的聯合與重組,使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市場競爭力加強;國家經貿委關于嚴格控制進口,嚴格控制新開辦藥廠,對低水平、過剩的生產能力堅決予以壓縮的緊縮戰略,制止重復建設,建立長線產品定期公布制度,將逐步實現醫藥經濟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基本平衡,醫藥商品市場的盲目競爭將得到有效遏制,醫藥市場流通秩序在望好轉。

以1999年為例,青霉素針全國正常需求量為60~65億支,而這年首季就生產了18億支(正常為16億支),比社會需求量多出12%。這樣,在市場壓力下,青霉素針價格再次下滑,第二季度減產20%。一直到四季度產量才轉平,全年控制在62億支,比1998年下降了5%,供求關系得到調整,價格也趨于穩定。目前,80萬單位青霉素鈉的價格基本穩定在0.31~0.40元。2.青霉素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發展前途

由于國內經濟形勢的原因,青霉素類藥物市場有可能出現回升,那些療效確切、質量可靠、價格低廉的老藥將與療效好、價格高的半合成青霉素類、碳青霉烯類、青霉烯類以及復合型β-內酰胺類新藥并駕齊驅。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頒布,青霉素類這種大眾藥物仍會受到廣大醫患者的青睞。

3.加快半合抗發展速度

國內青霉素生產企業必須增強發展半合抗的緊迫感,加大6-APA、7-ADCA、GCLE系列半合抗的發展步伐,不能只重視青霉素G鉀工業鹽的生產,而忽略其深加工。對侖氨芐西林、復方阿莫西林、舒他西林、復方替卡西林、氟羥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和復方哌拉西林,以及碳青霉烯類的亞胺培南等加大開發力度,加強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聯合對其生產技術進行攻關。同時,擴大國際間的技術合作,集中資金引進國際上較為先進的半合抗生產技術和工藝,以促進其發展。

4.提高青霉素原料藥的生產技術水平

青霉素生產廠家應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依靠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在加入WTO之前盡快的占領國內市場。同時,采用最新生物工程技術,提高青霉素產率,降低生產成本。

5.努力開拓國外市場,擴大青霉素工業鹽及相關產品的出口

目前,我們應該對國外的藥品零售市場加以重視,這是我們加入WTO后所要面對的一個大市場。1999年國外抗感染藥物主要零售市場分布情況如下:

北美市場8521(百萬美元)增長率:15%

歐洲主要五國市場5123(百萬美元)增長率:3%

日本市場5252(百萬美元)增長率:10%

合計18896(百萬美元)

總之,只要將國內的大環境處理好,企業選好方向,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就一定能迎來青霉素類抗生素美好的明天。

2005年頭孢菌素市場熱點預測

7-ACA供應仍偏緊;繼續承受來自基礎能源的壓力;新品種值得期待;政策層面的影響還將繼續;大品種集中,小品種爭鳴。僅這五個方面可能難于精準地描述頭孢菌素領域,但把握這幾點卻是2005年駕御頭孢菌素原料藥市場的關鍵。

頭孢菌素以其高成長性和良好的臨床表現,在全球抗感染藥物市場上占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我國的頭孢菌素市場正處于大力發展階段,背靠著國內醫藥經濟每年15%的持續增長速度,有專家預測,近幾年內我國頭孢菌素抗生素的增長速度將高達30%。

頭孢菌素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吸引了不少弄潮兒頻頻涉足,從而帶動了上游原料藥、中間體的發展,使得這一產業鏈條得以有效的延伸而更趨完整。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一鏈條上每一環節出現的變動,都將或多或少對領域的發展產生影響。2005年度,風云變幻的頭孢菌素市場有著更多的看點值得期待和關注。

看點一:7-ACA供應仍偏緊,如果在年內7-ACA的供應瓶頸會被打破的話,希望主要寄托于原有市場“老大”的努力,諸如石藥集團等在這一項目上的擴產成功。

回顧2004年的頭孢菌素市場,7-ACA算得上是主角,供應緊張的局面持續了整整一年,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這一抗生素市場的正常發展,并讓眾多下游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商飽受其苦。而7-ACA市場全年整體平穩的價格定位,也讓國內僅有的幾個生產廠家牢牢地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840元/公斤的價位已經是部分7-ACA生產廠家的成本底線,這一雞肋的感覺讓這部分生產商在市場供應全線緊俏的2004年度里,并沒有嘗到多少快感。而這一價位也很難吊起進口商的胃口,相反,國內部分廠家為了保證自己的生產,只得出歐洲市場的高價從國外進口,以緩解這一供需矛盾。哈藥總廠在9月份就曾以101美元/公斤的高價從國際市場購進7-ACA。

比較2003年度7-ACA曾經出現的650元/公斤價格和現在相對高挺的價位,國內快速增長的頭孢菌素市場對7-ACA的巨大需求潛力,怎不讓領域內的“資本”怦然心動?國內這一大宗中間體原料的市場需求已經迅速突破了2000噸大關,面對著眼前這一市場機遇,山西威奇達、哈藥總廠、山東睿鷹等閃亮登場,讓買方在心理上很受安慰。這批新入圍者盡管曾經讓大家望穿秋水,但現在畢竟已經有產品上市,這一利好形勢遲早將徹底緩解目前7-ACA市場的緊張局面,接下來還會推動7-ACA市場走向充分競爭,從而給買方帶來更多的實惠。

冷靜思考2005年度的7-ACA市場形勢,從已經過去的這兩個月來看,過早的樂觀并不明智。7-ACA的生產技術含量高、投資大,原來的市場“老大”們還會運用價格等手段對新入圍者進行遏制。新入圍者亟需解決工藝、質量、產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等問題,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因此筆者認為,2005年上半年的頭孢菌素市場行情將在很大程度上拷貝2004年上半年的市場態勢,從而呈現出7-ACA供應依然偏緊、進口沒有被有效拉動、原料藥和制劑兩個市場需求旺盛等特征。如果在年內7-ACA的供應瓶頸會被打破的話,希望主要寄托于原有市場“老大”的努力,諸如石藥集團等在這一項目上的擴產成功。

看點二:頭孢菌素原料藥領域將繼續承受來自化工、基礎能源等多方面的影響;而終端需求的增長、部分品種的強勢表現也給這個產業帶來新的生機和希望。

回首2004年的整個原料藥市場,價格競爭、產能擴張、出口貿易爭端,給市場帶來了諸多的麻煩。2005年這些因素對頭孢菌素原料藥領域的影響將繼續存在,而化工和基礎能源對領域影響的表現將更加明顯。基礎能源漲價,使原料藥行業利潤受到壓縮,原料藥的生產經營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我國的頭孢菌素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進入新世紀的這5個年頭里,領域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領域內的競爭也更加充分。在國際市場抗生素新品種不斷涌現的背景下,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這就給眾多的新品種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像被國際權威機構看好的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都有不俗的市場表現。諸多有質量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將在市場上有更加不俗的表現。

看點三:在經歷了2004年大家競相搶報仿制藥品批文的沖動后,2005年頭孢菌素領域新品的推出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個中當然不乏GMP認證對仿制藥購買的巨大推動作用。

2004年度仿制藥的開發可以說是熱潮滾滾,批準生產的藥品數目也是大得驚人,在抗生素領域擁有強勢表現的頭孢菌素更是不甘其后,相關生產廠家使出渾身解數來搶報新品,個中不乏被世界權威機構推崇的好品種。而僅僅是搶報并不能達到為企業贏取相應利益的最終目的,只有相當的科研水平和生產能力的企業才能有名利雙收的效果。

2005年春節剛過,齊魯安替比奧就攜頭孢丙稀和頭孢匹胺酸兩個優勢品種閃亮登場,讓沉悶的頭孢菌素市場為之振奮。值得一提的是,頭孢丙稀是美國FDA批準的第一個可用于治療兒童中耳炎和鼻竇炎的口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其良好的安全性、顯著的療效和較之其他頭孢菌素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的特點,契合了兒童用藥的特征。而頭孢匹胺鈉注射后的血藥濃度也高于其他頭孢菌素,該產品至今國內完全依賴進口,原料藥價格昂貴,從而限制了其臨床的使用。此次齊魯安替比奧的生產成功,無疑會迅速打破這一瓶頸。

看點四:政策層面的影響還將繼續下去。

在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的新年寄語中,他明確表示了2005年全國醫藥衛生系統的中心任務,這就預示了過去一年中藥品降價的風潮將會在新的一年里延續。2004年6月7日出臺的,包括阿莫西林在內的24類約400多個規格的抗生素降價政策,也嚴重影響了頭孢菌素原料藥和制劑兩個市場,并將2004年的頭孢菌素市場提前引入了銷售淡季。2004年10月中旬,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若干規定》,更是顯示了政府希望通過集中招標采購來糾正藥品熱銷中不正之風的初衷,從而也使藥品價格再次處于下降的通道中。隨著這些政策的推進,對2005年度醫藥市場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2005年還會有新的政策出臺,新老政策互相呼應,對頭孢菌素市場乃至整個醫藥市場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強。看點五:頭孢菌素產業整體向好,大品種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小品種生產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我國頭孢菌素的發展速度之快確實令人吃驚,現在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品種被淪為“大品種”,代表品種有頭孢唑林鈉、頭孢曲松鈉、頭孢噻肟鈉等。從原料到制劑,利潤率都已大幅下降,導致只有少數有生產規模、成本優勢、大型銷售網絡的企業才能生產經營的局面。像齊魯制藥、哈藥總廠、石藥集團等大型制造商,在這些品種上的原料消耗都已經到了10噸級,而這些品種“微利”的現狀使得眾多中小型企業退出生產,從而使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這種生產經營的有效集中局面,較容易讓現存的經營商們達成默契,從而有利于大家在維持微利的局面下相安無事。

從大品種競爭中被擠兌出來的生產商更致力于利潤率較高的所謂“小品種”的生產經營,扮演著藥品使用中的“開路先鋒”。但隨著這部分市場的逐步擴大,進而在生產經營上就會進入“百家爭鳴”的階段。目前的頭孢他啶就正處在這一市場狀態下:頭孢他啶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主要依賴進口,進入本世紀后得以長足的發展和市場培育,到2003~2004年已經步入它的全盛期,目前發展前景仍將看好,2005年將會有更佳的市場表現。

在小品種市場逐漸被做大的過程中,吸引來了一些有規模效應的大企業加入競爭中,這時候就可以宣布這些品種“諸侯混戰”時代的到來了。剛開始,“小品種”的利潤尚好,市場還沒有飽和,所以大家都在紛紛上量,并逐漸向下游讓利。這種讓利又進一步推動著這些品種上量、上規模,最后的歸宿便是優勝劣汰,生產走向集中,最后重現現在頭孢唑林鈉、頭孢曲松鈉的命運。

頭孢菌素領域這種“大”“小”品種被不斷追捧的情況,有力地推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也提高了新品的推出速度和水平。

我們都知道,抗生素類藥物是戰勝細菌感染疾病的良方。自從青霉素開創了抗生素藥物的市場后,大量針對不同致病細菌的抗生素類藥物問世。人類對細菌感染疾病的戰斗還會繼續,所以人類與細菌的戰斗是一場持久戰。

西方經濟學界人士認為,今后5年,世界藥物市場的年增長率可望保持在7%~8%。隨著發病率的上升和新藥的不斷涌現,抗感染藥的市場將發生巨大變化,而臨床治療急需的新型抗感染藥物將成為醫藥市場上增長的新熱點。故研究生產新型抗感染藥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首都醫藥》

[2]《中國醫藥資訊》

[3]《中國化學制藥2005年預測及競爭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