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膳食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3:08:00

導語:孕婦膳食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孕婦膳食研究論文

【關鍵詞】孕婦膳食;營養;護理;保健

婦女懷孕后,生理上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因而為滿足自身組織和胎兒生長發育及分娩、哺乳的需要,必須儲備一些營養物質。孕婦的營養好壞,直接影響胎兒發育與出生后的體格發育。因此,應重視孕期膳食與營養?,F從孕早、中、晚期對孕婦的膳食與營養進行簡單介紹。

1孕早期膳食與營養

這一階段是胚胎著床到器官發育成為胎兒的初級階段,任何不良刺激均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導致流產、致畸、死胎等,合理膳食尤為重要。

1.1孕早期約半數以上孕婦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少數發生嘔吐,晨起明顯。因此,食物烹調要清淡、爽口、多樣化。以米、面為主,注意粗細糧搭配。雜糧可選小米、玉米、燕麥、豆類。多食新鮮水果和深色蔬菜。蔬菜應先洗后切,營養素不丟失。

1.2水分補充,妊娠后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會發生尿頻、尿急等癥,切勿減少液體攝入量來解除尿頻,以免影響機體代謝。在白天增加攝水量,夜間減少液體的攝入量。孕期勿飲酒、茶、咖啡等。

1.3對嘔吐嚴重的患者應選清淡無異味,易消化的烤面包、饅頭、稀飯等在胃內儲存時間短,可減少嘔吐。少食多餐,避免空腹。冷食是孕早期理想的食品,冷食比熱食氣味小,并抑制胃黏膜病態興奮。

2孕中期膳食與營養

孕中期胎兒各組織器官發育日趨完善,孕婦血容量增加且達到高峰,基礎代謝率也增高,因此,在此期應增加各種營養素的供給。

2.1增加熱能供給

熱能主要來源于糖、脂肪、蛋白質。此外在孕中期胎兒機體和大腦發育速度加快,腦組織的發育更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脂質是必需脂肪酸,是細胞膜及中樞神經髓鞘構成的基礎,植物油中所含脂質及必需脂肪酸最為豐富,因此在烹調時應增加植物油的量。

2.2無機鹽類及維生素的補充

鈣、磷是組成骨骼的重要物質,孕中期胎兒骨骼不斷發育成長所需鈣量增加,孕婦缺鈣,輕者可感腰腿痛,肌肉痙攣。重者可致骨軟化癥及牙齒松動。胎兒因缺鈣會出現先天性骨軟化癥。鐵是造血的主要物質,胎兒與胎盤的發育,子宮的長大均需要大量的鐵質。分娩失血及產后哺乳所耗損鐵質也需要預先儲備,故應加強鐵的攝入。含鐵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海帶、紫菜、蝦米、木耳、豆制品、芹菜等。維生素能促進胎兒生長,調節生理功能。孕中期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量亦增加,應注意從食物中攝取。

3孕晚期膳食與營養

孕晚期母體基礎代謝率增至最高峰,而且胎兒各組織器官及生長速度達到最高峰,此期胎兒體內營養素儲存速度也加快,飲食上應在孕中期的基礎上作相應調整。

3.1植物蛋白的攝入

孕晚期除保證動物蛋白攝入外,應增加植物蛋白,豆漿、豆腐為豆制品之精華。

3.2增加鈣的攝入

孕晚期鈣的需要量顯著增加,一方面是母體鈣的儲備增加,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骨骼鈣化加速,而且胎兒體內的鈣一半以上是在懷孕最后2個月儲存的,為滿足大量鈣的需要,應多食海帶、紫菜、蝦皮等。

3.3動物肝臟攝入

動物肝臟含有血紅素鐵、核黃素、葉酸、維生素A等,是孕晚期補鐵的理想食品。

總之,合理科學地安排孕期膳食可減少孕期及產時某些合并癥及低體重兒的出生,降低了圍產期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率。為提高人口素質,合理的孕期飲食必不可少[12]。

【參考文獻】

[1]張宏偉,常雅麗.整體護理與中醫理論內涵的統一性[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5):93.

[2]周海英.護士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