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藥學監護及合理用藥探討

時間:2022-09-19 03:20:16

導語:哮喘患者藥學監護及合理用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哮喘患者藥學監護及合理用藥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來本院就診的84例支氣管哮喘住院患者。這之中,男性患者有47例,女性患者有37例;患者的年齡為23~62歲,平均年齡為(42±2.77)歲。1.2方式。靜脈注入:給患者注入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同氨茶堿注射液;霧化吸進:給患者霧化吸進布地奈德混懸液、復方異丙托溴溶液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吸進:給患者吸進噻托溴銨型干粉同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劑;服用:給患者服用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潑尼松片、氨溴索片、氨茶堿片同孟魯司特鈉片。1.3成效評測:記錄全部患者的基礎訊息、服藥情況,記錄全部患者的身體狀況并對這些患者的基礎資料同藥品施以狀況加以探究。觀測患者的治療成效、施藥的科學性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治療成效評測的規定依據《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內的有關規定,有效即達到出院指標;無效即沒有達到出院指標。用藥科學性的評測規定:治療方式同藥品運用、劑量是否依據《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選取的藥品同運用是否同《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與相關的藥品說明書相符。

2結果

2.1治療成效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全部患者內有效的患者有83例,有效率即98.81%,無效的患者有1例,無效率即1.19%。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有5例,占比5.95%;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懸液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型吸入劑會產生不良反應,表現主要包含暈厥、頭疼、心律失常、心悸同電解質不均衡等,不過程度都不嚴重,運用對癥對策以后治愈。2.2施藥科學性:借助科學性施藥探究全部患者內有75例患者科學性施藥,科學率即89.29%;有9例患者產生不科學施藥,不科學率即10.71%;這之中,有4例(4.76%)患者藥品運用不科學,有2例(2.38%)患者藥品劑量不正確,有3例(3.57%)患者藥品協同運用不科學。

3討論

支氣管哮喘即由多個細胞尤其是肥大型細胞、嗜酸型粒細胞同T淋巴細胞型氣道上皮細胞一類細胞成分加入的慢性氣道炎癥,于免疫能力較弱的患者內這一炎癥會引發多次發作的氣喘、胸悶或是咳痰一類的癥狀,對哮喘加以治療的藥品有把控型藥品同舒緩型藥品。對急性發作期加以治療的目標即迅速舒緩臨床癥狀,還要匯編長時間的治療計劃,避免急性發作二次出現。本次試驗探究內全部患者都運用了霧化吸進布地奈德混懸液,同時,還有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同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氨溴索片同潑尼松片也普遍運用,異丙托溴銨同硫酸沙丁胺醇二者融合可以擴大氣道,具備協作互補功能,促使支氣管擴張[2]。中重型急性哮喘發作期間要運用全身激素以把控炎性介質的分散,而吸入劑即對長時間哮喘加以治療的最優藥品,協同運用β2受體激動劑,可以發揮消炎同平喘一類的功效。部分患者存在不科學施藥,如藥品選取不科學;不科學的藥品用法同用量;不科學的藥品協同運用等。不科學的施藥即阻礙哮喘患者疾病狀況把控并提升致死率的一大關鍵因素,相關藥師要全方位了解并把握藥學監護,準確分清把控同舒緩藥品,在核實醫囑期間找出錯誤以后要立即告知醫師,要提升患者對舒緩同把控藥品加以區別的意識;用法同用量、藥品協同運用的標準化,要依據所有藥品的藥理特征同t1/2與藥品間的關聯性,對醫囑本身的科學性加以核實,輔助醫師科學施藥;對患者服藥實施宣教,尤其要注重對吸入劑的用法同用量加以引導;觀測藥品的不良反應,藥師要隨時觀測患者運用藥品以后會發生的不良反應,注重與其有關的檢測成果,若發生不良反應,就要立即暫停施藥或是調節施藥。

總之,個體化依據性的藥學監護計劃運用到給支氣管哮喘住院患者科學施以藥品期間具備較優的成效,同時也具備臨床方面的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文潔.探討哮喘患者的藥學監護[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95):223-224.

[2]馬星海.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藥學服務及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58):205.

作者:賀前前 單位:東港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