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患者費用提升醫院效益的研討

時間:2022-04-29 06:29:00

導語:降低患者費用提升醫院效益的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降低患者費用提升醫院效益的研討

摘要: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始終是國家、醫院和患者都十分關注的大事,也是醫院多年來不斷探索研究的問題,從提高認識入手,著重從端正思想認識、擴大門診業務、縮短住院天數、開設日間病房、發展社區醫療、發揮經濟管理科作用等六個主要途徑和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等三個方面進行了重點闡述,提出努力減輕國家負擔,使醫、患雙方受益。

關鍵詞:患者費用;醫院效益;管理

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是每一位院長、患者、社會人和醫護人員,乃至國家機關、衛生行政機構及患者單位等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它是社會性質和服務宗旨的直接反映。因此,在世界各國都備受政府的關注。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還不是十分發達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還是十分必要的、緊迫的。處理好這兩者關系既是維護醫、患雙方權益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

1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有利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從字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對立的,但如果指導思想正確,服務宗旨明確,則從本質上講是一致的。這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看我們怎么去認識它和理解它。

1.1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醫院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

在社會主義國家里,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并不富裕,經濟還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醫療費用的個人支付能力較低。降低病人醫療費用,不僅符合我國國情,而且還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與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低水平、廣覆蓋”政策相吻合,讓更多的患者得到醫治。

1.2提高醫院經濟效益是貫徹中央衛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需要

由于國家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足致使醫院的建設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為了使我國的衛生事業、尤其是各級醫療機構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醫療需求,逐漸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醫療技術的差距,醫院必須在技術水平上、醫療設備上、醫療設施上、醫療環境上不斷有所改善。而這些技術、設施、設備等條件的改善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實力。在國家對衛生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醫院必須在不增加病人負擔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彌補衛生事業費的不足,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為患者服務。

1.3降低病人費用、提高醫院效益有利于衛生“三項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項改革”中,最受群眾所關心的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由于我國工資水平低,個人和單位籌集的費用少,支付能力弱,不利于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普及。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既可以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又可以緩解各級醫療保險機構的壓力,從而能使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參保,使醫療保險事業不斷壯大,人民受惠增多。

2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

2.1端正服務思想,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要實現降低病人費用、提高醫院效益這一目標,首要的是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改善醫德醫風問題,要使全院醫務工作者對國情、民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的傾向”[1]的思想,“以病人為中心”,以廣大患者利益為前提的。切實把醫護工作作為一個崇高的職業,處理好醫院、個人與患者之間的利益問題,切實做到合理用藥、適宜檢查,杜絕“紅包”、吃請給患者增加額外經濟負擔問題,消除“醫藥代表”在醫院左右醫師開藥的影響,使其不受“回扣”的干擾,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優質的服務。切實在醫療工作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2擴大門診業務,提高工作效率

通常在同一種病且病情差不多的情況下,門診治療往往比住院治療的費用要低得多。醫院應配齊門診各專科,除普通門診外,還應配備相當數量的專家出診,以提高門診質量,同時還必須有高效準確的檢驗、檢查技術設備,及時提供各種檢查結果,減少病人的往返和復診次數。這樣不但可以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和醫院床位緊張的壓力,而且,醫院的效益也可提高。當前,在國內一些大城市的大醫院,門診收入大約是醫院總收入的1/3~2/5,而發達國家多接近1/2水平。因而,進一步擴大門診業務還有很大的潛力。如對一些感冒發燒,輕度肺炎,胃腸炎等內科疾病;對闌尾、疝氣之類的外科手術,在門診進行術前準備,術后觀察一天就回家,病人可到醫院或社區醫院拆線。

2.3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綜合效益

住院時間的長短往往從本質上反映了醫院領導的思維層次、醫院的醫療質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別是在衛生資源的充分利用和醫院走內含發展之路中,是十分重要和行之有效的舉措。從不少醫院的經驗中可以看出,病人的檢查、治療和費用發生高峰多在住院全程的前1/3時間,約占總費用的45%,住院中期的1/3時間,隨著病情的控制或好轉,檢查、治療及費用的發生明顯下降,住院最后的1/3時間所發生的費用只有總費用的18%,即前1/3時間所發生的費用是后1/3時間所發生費用的近3倍。

若患者能提前一天治愈出院則病人的綜合費用會明顯減少,而醫院雖少收了最后一天費用,但由于床位提前一天得到周轉,效益就會明顯上升。一個明顯下降,一個明顯上升,是醫院建設發展的好路子。

縮短住院天數在我國還有很大的潛力。據報道,國外平均住院日為8天左右,澳大利亞的醫院平均住院日只有5~8天,美國7~8天,德國、法國10天,而我國醫院多為12~15天。當然,要縮短住院時間并不十分容易,它既有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也有醫院和患者中可控與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它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就醫院而言,必須從提高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入手,努力引進高、精、尖且適宜的醫療設備,不斷提升科學的管理水平和協調一致的工作能力。當前,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有:加強院前的有關檢查,嚴格住院條件;加強入院早期的“三級檢診”,提高三日確診率;大力開展新業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消除手術等待瓶頸,縮短術前住院日;加強院內感染控制,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輔助檢查的及時性、準確性,等等。

2.4開設日間病房,控制低效住院

日間病房的開設與降低病人負擔,增加醫院收益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日間病房”一詞是近年引進的。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綜合國外報道,主要包含以下幾層意思:它是設立在醫院內部的一個獨立的或附屬于門、急診部的一個科室,具備住院病房診療條件的,并由多方面專業人士組成的實體單位。主要功能包括檢查、治療和康復。收治對象主要是神志清楚的、有生活自理能力且無須陪伴的病人。他們既可得到如同住院治療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同時又不失家庭的舒適和溫暖。日間病房在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服務中已較多地開展了。在國內,雖有少數大城市的個別醫院在試行,但由于受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尚未廣泛開展。開設日間病房不但能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和拓展人性化服務內涵,而且對醫院能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如一些簡單的諸如闌尾,疝氣、大隱靜脈之類的小手術,一些內鏡檢查及創傷性診治,完全可以在日間病房進行。開設日間病房能夠有效地分流病人,提高住院床位的周轉次數和使用率,有利于促進病人的康復和提高生存、生活質量[2]。不但病人省去了很多醫療費用,醫院也提高了床位效益。醫護人員還能從繁瑣的文書書寫和床單元處置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用于開展新業務、新技術。

2.5落實社區醫療,實行分級救治

社區醫療在我國一些地區已逐步展開,這對于貫徹落實“低水平、廣覆蓋”方針有其積極的作用。避免了廣大患者舍近求遠,不論大病小病都往大城市、大醫院跑,浪費人力、財力、物力的現象。而相對大的醫院,也可收治與自己規模、功能、技術相適應的病人。避免了大醫院對所有病人—不論大病小病、輕病重病什么病都收,用能做肝移植技術的人才做闌尾、疝氣,能做大血管移植技術的人才去做大隱靜脈曲張等高級技術衛生資源的浪費。也避免了小醫院沒有病人,設備、床位資源閑置的現象。使患者少花錢,各級醫院也產生了應有的經濟效益。

2.6充分發揮衛生經濟管理科在該領域的作用

當前,在一些醫院,衛生經濟管理科的作用和地位被弱化、淡化、窄化了,醫院領導沒有充分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有不少的醫護人員甚至誤解為經濟管理科是為計發獎金而設立的。造成這些認識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二條。其一是經濟管理科本身的工作不到位、不出色,沒有讓領導和群眾感到經濟管理科在醫院和科室的建設發展中少不了、離不開。其二是領導本身還沒有意識到加強經濟管理不但可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可以通過效益分析去促進醫護質量的提高。要解決這個問題,首要的是醫院主要領導要正確理解醫療質量、工作效率與經濟管理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充分發揮經管科在醫院全面建設中的作用。其次是經濟管理科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醫院和各科的經濟效益上。積極主動地與科室領導一起分析,找出制約經濟發展的關節點,尋找效益提高的增長點,為領導和科室當好參謀和經濟師,使之成為科室歡迎的人、離不開的人。

3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3.1降低患者醫療費用與加強檢查、用藥的關系

有目的的和必要的檢查、用藥,尤其在當今充分利用現代高新科技設備和新藥、特效藥,是實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所必須的。這是醫藥科技進步的表現,是病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從總體上講對醫院和病人都是有利的。不少醫院都有這樣的教訓:在病人或家屬的要求下,在疾病或創傷的早期,為了減少患方的醫療費用,該作的檢查的未及時查,該用的藥未及時用,結果傷、病情突然變化甚至惡化,回過來再去檢查和用藥,不但多花了錢,而且造成搶救治療的延誤而后悔莫及。此外,必要的檢查也是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的重要法律依據。

3.2縮短住院天數與收治危重疑難重癥病人的關系

縮短住院天數是為了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是為了減少病人的費用。而不是單純為了統計上平均住院天數的減少,有些科室為了完成上級規定的指標,收一些與醫院功能規模不相適宜的、住院時間短、治愈率高的諸如一些感冒發燒、闌尾、疝氣之類的病種來調節和縮短平均住院天數。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對技術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都是無益的。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R].1997年1月15日.

[2]佟紱功,賈國洪.我院設立“日間病房”的做法[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1997,13(1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