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體位干預對婦產科的效果分析
時間:2022-02-07 08:30:28
導語:護理體位干預對婦產科的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68例進行研究觀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4例。標準:①根據臨床診斷標準判斷患者需要進行腹腔鏡手術;②避免患者有精神疾病和妊娠情況;③患者和患者家屬知情此次研究的醫學意義并進行配合;④患者檢查的凝血功能正常[2]。干預組34例患者,年齡28~35歲,平均年齡為(30±1.5)歲;34例中進行卵巢囊腫手術的有12例,子宮附件切除的有7例,子宮肌瘤摘除15例;對照組34例患者年齡為35~44歲,平均年齡為(37±2.5)歲;對照組患者進行異位妊娠術的有23例,子宮附件切除術9例,子宮肌瘤2例;在不同的手術當中干預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出血狀況等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可比性。1.2方法:①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護士對患者采用頭低仰臥截石位,角度控制在20°最佳。干預組患者在主治醫師輔以吸引器將體內的殘余液處理之前,護士調整手術床的位置,完成患者體位由頭低臀高截石位至水平截石位的轉變,引導腹腔內殘余的液體至低處,以便手術醫師吸凈腹腔內膿液、血液、炎性滲液、分泌液等。對照組使用常規體位干預方法,按照常規方式在醫師吸凈腹腔殘余積液之后,把手術床調整為水平位置。觀察兩組護理體位干預對患者腹腔鏡術后引流量多少的影響、對拔管時間和手術后恢復時間長短的影響。②腹腔鏡手術方法:腹腔鏡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的器材,插入腹腔內通過監視器顯像對腹腔情況觀察后進行手術,一般采用2~4孔操作方法。③腹腔引流置管方法:引流管一般不從原切口出,避免污染傷口引發感染,從切口旁邊戳孔引出體表,在下腹一側放置5mm的導管一根,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將引流管末端放至合理位置[3]。1.3統計學分析:數據統計借助SPSS21.0軟件,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用(x-±s)表示,計數治療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時為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引流總量對比:干預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腹腔鏡手術后,對殘余液體引流的總量進行對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術后恢復時間對比: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腹腔鏡手術引流后的患者恢復時間對比,即患者術后時間至出院時的天數,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1個月為依據,并且拔管時間越短,恢復時間越快,見表2。
3討論
腹腔鏡手術相對于傳統開腹手術具有出血量少、創傷面小、術后恢復時間快的特點,但是腹腔鏡術后患者由于頭低腳高的不良體位造成腹腔積液殘留[4],造成慢性炎癥引發疼痛感,甚至感染后影響更甚,因此術后的引流尤為重要,引流不單是可以清理腹腔內殘留的炎性滲液、血液、膿液、沖洗液等,還可以把腹腔鏡反復進入腹腔內造成的細菌帶出。腹腔鏡手術常見于各類婦科疾病,護士對婦產科患者的護理體位干預已經成為在醫學上被肯定的一種護理方法,護理干預(nursingintervention)是醫院為患者康復而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依據臨床經驗和醫學知識對患者進行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的恢復時間。
本文研究表明,頭低臀高截石位不利于吸引器吸引積液,造成引流量多,從而影響拔管的時間和術后恢復所需時間,而護理體位的干預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對引流總量的減少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身體負擔以及經濟負擔,有利于醫患關系的良性發展,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肖君香.護理體位干預對婦產科腹腔鏡術后引流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3,3(24):95-97.
[2]古艷芳,劉仲寅.體位干預對廣泛性全宮切除術后腹腔引流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導報,2014,8(16):127.
[3]王學花,付明媚,宋丹.體位干預對婦產科腹腔鏡術后腹腔引流效果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4,12(1):25-26.
[4]熊光福.腹腔引流的合理應用及管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4):142-143.
作者:郝娜 單位:大連市婦產醫院暨婦幼保健院
- 上一篇:婦產科手術止血效果研究
- 下一篇:供電系統運行及維護工作探討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